盘点逆势进军光伏业的那些资产大鳄们

回顾2011年,伴随光伏行业出现最多的新闻就是组件价格骤降、光伏补贴削减、光伏企业亏损、裁员、倒闭、以及国际贸易纠纷等等,可以说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是在“风雨”中步履蹒跚。导致这些最基本的原因就是生产与需求不平衡,太阳能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或许正如人们所说,光伏的发展似乎已经走到尽头,光伏的“奶酪”已经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企业也纷纷舀丢这个曾让他们为之疯狂的“羹肴”。在许多企业纷纷撤离光伏行业之时,同样也有许多资产大鳄逆势大举进军光伏。或许,人们可以说他们有独特的眼光,或许也可以说他们仅仅是头脑发热。不管结果怎么样,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发展计划与理念,成功与否也许不那么重要,但重要的是他们给光伏业带来了什么以及留下了什么。

红杉资本豪掷1亿投资光伏企业格瑞特

2012年3月,海外投资巨鳄红杉资本携招商科技进军中国新能源领域。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格瑞特成为红杉在中国投资、培育的第一个可再生能源企业。据了解,自十二五计划以来,许多太阳能变电企业纷纷出口转内销,引发了第一波返潮风。红杉签约格瑞特成为返潮风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国内政策持续加温,从2012年初起,许多太阳能企业“返潮”回国发展。红杉负责人透露,红杉投资在能源方面,经过考察,只选择了格瑞特一家。红杉选择投资企业,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必须是中国的企业,熟悉本国情况;团队为青年团队,有发展空间。格瑞特不仅具备如上优势,还是国内出口第一的逆变器制造商,具有国内外相结合的特点,具有全球光伏市场的竞争能力,在抗风险、市场前景上具有优势。

红杉资本本轮投资约1亿人民币,如全面扩充产品线,红杉将会进一步追加投资。据了解,格瑞特在进入欧洲市场的时候,是第一个敢在国际上公开测试的厂商,技能排名全球第一。格瑞特预计在今年6月引入券商,在今年完成前期体检工作,使公司每一个细节都符合上市规范;2013年初,公司将完成股改;2013年6月,券商进入辅导,年底验收;在2014年初即提交材料,预计2014年10月前上市。

中国化工欲逆势进军光伏业

2012年3月,从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国化工”)内部了解到,该公司正在筹建一个覆盖光伏全产业链的航母级企业,新成立的企业不仅会包含中国化工现有的子公司以及相关产业,还将并购一些光伏民营企业。

中国化工内部人士透露,牵头组建光伏全产业链大型企业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现在光伏行业正处于低谷,多晶硅、光伏组件价格都偏低,是整合的良机;二是中国化工已拥有与光伏产业相关的化工产业,组建光伏全产业链企业有利于中国化工的多元化发展。

知情人士还表示,中国化工的该行动还得到了国资委的支持,组建航母级光伏企业是中国化工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一部分。

“鉴于目前光伏产业行情较差,中国化工此时出手整合付出的成本较低,时机较好。”中国石油与化学协会信息部副主任祝昉说,光伏业出现国资主导的龙头企业,对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也有好处;但祝昉也坦言,一旦规模巨大的国有光伏企业占领更多市场,则有可能形成垄断的风险。

风电企业金风科技、华仪逆市涉足太阳能光伏

2012年2月,金风科技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甘肃金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与酒泉工业园区管委会签订了项目建设入园合作协议,计划在酒泉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光伏逆变器2000台的生产项目。另据相关信息显示,金风在肃州区东洞滩拟建设30MW光伏发电站。金风科技是中国最早投入风机制造的企业,如今在进入光伏领域也领先一步。

与此同时,华仪电气也宣布全面进军光热发电领域。“整个产业链的产品华仪都已经可以自主生产,未来光热发电这一块还有可能单独上市。”华仪集团副总裁高航向本报记者宣布了华仪进军太阳能领域的决心。

“目前光伏产业处于产业低谷,但是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风电企业趁目前行业陷入低潮的时机进入有利于抢占先机。”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

风电行业危机已成定局,2月,通用电气预计,受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不断下调的政府补贴影响,愈来愈多的企业将退出风电领域。而早在去年,就有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2012年将是风电行业大洗牌的一年。

“向太阳能领域拓展业务,并不是风电企业资金充沛的表现。恰恰相反,体现出风机企业对于自己行业前途深深的忧虑。”一位风电龙头企业高层告诉记者。

中海油投资3亿美元涉足光伏行业抢占光伏电站市场

2012年2月,有媒体报道,中海油通过其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与西班牙太阳能公司Isofoton(以下简称Isofoton)在天津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发展亚洲地区光伏电站业务。中海油持有合资公司51%股权,Isofoton持有49%股权。

据了解,中海油总投资3亿美元,计划建设150MW太阳能电池生产工厂及光伏电站,Isofoton将为此提供技术支持。

报报道称,Isofoton成立于1981年,目前在俄亥俄州有一个100MW的组件厂。Isofoton曾经在2007年为本国首相官邸提供太阳能电池组件,自2009年西班牙政府削减光伏组件补贴后,将其业务重点转移到了中国。

中海油在这种背景下首次涉足光伏行业大幅降低了初始投资成本;可以凸显自身资本实力雄厚和立足于太阳能电池自产自用的垂直一体化业务模式的优势。此外,可以将主营锂电池业务的子公司与光伏电站储能业务结合起来,延伸了业务链。

湖南旗滨集团150亿投资光伏产业项目

2012年2月,湖南株洲旗滨集团今日透露,公司“光伏及玻璃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开发”落户福建东山,项目计划投资150亿人民币,欲打造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重要光伏产业基地。

项目首期规划用地3785亩,计划在18个月内完成一级开发,建设薄膜光伏电池、玻璃新材料等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将打造成为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基地。公司依托旗滨玻璃的优势,延长其玻璃加工产业链,以形成薄膜光伏电池、晶硅光伏电池等新能源制造,及TCO镀膜玻璃、减反射镀膜玻璃、LOW-E低辐射节能玻璃、超白玻璃等新材料深加工基地。

同煤集团进军光伏欲打造世界级基地

2012年2月,同煤集团与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和硅片生产企业协鑫集团在江苏省徐州市共同签署了《关于大同光伏产业循环经济项目合作意向书》,这是同煤集团在发展新型产业的道路上迈出的又一新步伐。

同煤集团是一家典型的资源型企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由单一的煤炭生产企业,发展成为煤炭、电力、煤化工、机械制造等多业并举的综合能源集团。“十二五”期间,同煤集团将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战略部署,大力推进煤电主业,全力发展新型产业,建设多元发展、开放创新、安全高效、实力强盛的煤电一体化的国际能源大集团。

按照约定,双方将发挥各自的规模、技术和资源优势,合作建设高纯多晶硅、铸锭、硅片和自备电厂等项目,采用“冷氢化”、“新单晶”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生产转化率最高、竞争力最强、品质最优的光伏产品,打造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

在目前光伏市场低迷的形势下,同煤集团与科鑫集团逆势而上,充分显示了协鑫集团驾驭光伏产业的能力,也显示了同煤集团转型跨越发展的决心,项目的建设,对于促进就业,加快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有喜表示,将根据政策、市场、技术路线的变化等,进行科学规划,加速项目落地,进一步延伸双方合作领域,共同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实现合作共赢。

红海战略再发威富士康投资千亿进军光伏业

2011年10月,就在全球光伏市场陷入低谷之际,代工大王,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却宣布投资1000亿人民币进军光伏产业。郭台铭的这一举措,让整个业界一片愕然。

其实早在2010年,郭台铭涉足光伏产业的想法就已经初露端倪。他曾计划与英利合作,但最后无疾而终。之所以流产,正是因为触到了郭台铭为他人作嫁衣的隐痛。秉持“胸怀千万里,心思细如丝”的郭台铭想生产多晶硅和电池组件,建立自己的品牌,所以与英利合作的产品必须在名字上让人看出是他的“娃儿”,而英利则担心沦为这个代工之王的垫脚石,不仅白忙活一场,还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培养出个新的竞争对手。

但是不论英利是不是愿意,都已经没法阻挡郭台铭的脚步了。确定了方向的郭台铭说:“除非太阳不再升起,否则不能不达到目标。”于是,保利协鑫上了郭台铭的合作名单。保利协鑫的业务范围是多晶硅与硅片生产、太阳能光伏电站,不涉及电池片和组件生产,而这恰恰是郭台铭看重的。而且,保利协鑫在晶硅原料方面是行业龙头。

2011年9月开始,重磅消息就不断出炉了:9月16号,郭台铭完成山西大同新能源项目的揭牌;9月17号,郭台铭又现身江苏盐城阜宁县,出席富士康在当地的光伏基地项目签约仪式。根据规划,这两个项目的总投资高达1000亿人民币(其中山西项目投入900亿,江苏项目投入100亿),最终两大基地的规模为:多晶硅产能10万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达到10GW。

在光伏产业,郭台铭的出手可谓又快又狠。那么在从没有涉足的领域,豪掷1000亿元,郭台铭依靠红海战略,在已经成熟的竞争中靠低价取胜,此次他们进军光伏很有优势。

中利科技拟投资4.82亿进军光伏产业

2011年8月,中利科技晚间公告,公司拟以4.82亿元收购江苏腾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从而使腾晖电力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进入太阳能光伏行业。

公告称,腾晖电力目前部分产能已实现投产,在今年年底形成1G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产能。根据预计,腾晖电力2012年将实现750MW晶体硅太阳能组件销售,预计销售金额达58亿元,利润率维持在4.55%水平,实现净利润26381万元。

本次交易腾晖电力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承诺,2011年净利润至少达到3130万元,2012年净利润至少达到26381万元,2013年净利润至少达到36625万元。

广东榕泰投资8000万元全面“进军”光伏产业

2011年6月广东榕泰公告,拟与广东信泰科技有限公司出资设立广东榕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新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亿元。其中,广东榕泰出资8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0%;信泰科技出资2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本次出资主要用于引进国外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技术及购买生产设备,建设生产车间。

同时,公司还将设置研究开发中心主要开发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及光电转换效率技术。据了解,铜铟镓硒(CIGS)薄膜电池是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的新一代产品,采用溅射法的制造工艺生产,与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较,其生产过程具有低能耗、无毒、无污染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其抗辐射能力强、光电转换效率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且成本低、柔韧性大、稳定性高、寿命长。

公司表示,本次投资,旨在掌握太阳能光伏自主核心技术,以期打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

海通集团28亿进军光伏产业

2011年6月,海通集团公告称,公司拟以拥有的除民生村镇银行600万股股份外的所有资产及负债作为置出资产,与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股东持有的亿晶光电100%股权中相应等值部分进行置换,以2009年9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置出资产评估价值为6.98亿元,置入资产评估价值为28.24亿元。对于置入资产评估价值超过置出资产评估价值的21.26亿元,公司将以8.31元/股的价格向亿晶光电股东非公开发行2.56亿股份作为受让该部分资产的对价。

亿晶光电注册资本3.59亿元,主营业务是单晶硅、单晶硅(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与销售。截至4月底,亿晶光电资产总计44.74亿元,营业收入14.33亿元,净利润2.82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亿晶光电股东将持有上市公司不同比例的股份,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持有上市公司46.08%的股份,其中荀建华将直接持有39.56%的股份,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交易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将从果蔬加工转为单晶硅棒、硅片切割、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的生产和销售。公司的资产和主营业务发生整体变更,光伏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受宏观经济和国内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光伏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此外,亿晶光电对出口的依存度在90%左右,也易受出口政策影响。

西门子正式进军太阳能光伏领域

2011年6月,西门子集团宣布已收购了美国Semprius太阳能科技公司16%股份,从而在新能源领域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这家位于美国被卡罗莱纳州的公司拥有先进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应用该技术的太阳能电池集成度高,能源转换率超过40%,比普通的电池板能效高,而且发电成本更低,特别适合太阳照射强的地球赤道地区。预计今年7月份Semprius公司将开始制造第一批电池板生产设备。

西门子集团表示,通过参股,西门子将帮助Semprius公司进行技术改进和工业化,并由此进入太阳能光伏领域。

日本软银集团欲涉足太阳能产业

2011年5月,软银集团–日本第三大移动运营商宣布,计划从销售收益中抽取一小部分投资太阳能。

“我们的主营业务仍是电信业务,这不会发生任何变动。但我认为,我们可以从3万多亿日元(即366亿美元)的销售额中抽取一部分投资可再生能源,并作为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公司总裁MasayoshiSon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公司早前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建造约12家大型光伏电厂,力图重振已经受重创的日本可再生能源市场。

日本政府也在周三确认了这一消息,并减少某些地区15%的用电量,以避免夏季用电高峰期的断电现象,当前各家电力公司正奋力修复因3月11日发生的地震及海啸所遭受的破坏。

“巨力”投资百亿进军光伏产业

2011年3月,保定高新区与巨力集团签约,“巨力”将投资120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索具全产业链”和“1GW光伏太阳能全产业链”两个项目。

据悉,“年产30万吨索具全产业链”和“1GW光伏太阳能全产业链”两大项目总用地2400亩。其中,“5万吨缆索全产业链项目”的生产工艺实现了牵引绕包一体化,属国内首创。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规模最大、生产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缆索产业基地;“1GW光伏太阳能全产业链项目”包括铸锭、切片、电池片、组件四部分。项目投产后,单晶转换效率可达19%以上,多晶转换效率可达17%以上,在光伏电池产量及光电转换效率方面,位居国内前列。

保定高新区将为“巨力”提供项目用地,并在税收、高级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巨力”将在高新区投资建厂、扩展产能,助力“中国电谷”新能源产业发展。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肖何】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