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尹同跃:只有冷静 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奇瑞汽车尹同跃:只有冷静 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近年,转型中的奇瑞一直被“绯闻”包围着,产品、渠道、人事等环节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在圈内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外界对奇瑞的一切似乎都看得很清楚,但其实又未必很透彻,他们所期待的转型是立竿见影的,而奇瑞却始终不紧不慢地按着自己的节奏前进。日前,《中国汽车报》采访团一行走进了奇瑞,零距离地去了解奇瑞在想什么、做什么以及它未来的模样。

  到有“绯闻”的企业采访,记者心理难免会带着“预判”和“好奇”,比如这次到访奇瑞。不过,“十一”长假后的这次与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面对面,并没有看到预期的焦虑,他告诉记者:“我的心比较定,因为已经找到方向了。”

  在尹同跃看来,这个方向是不以销量论英雄的。销量,销量,销量,这一定是尹同跃经常被逼问的一个词。这段时间,奇瑞因“绯闻“而让人”捉急”,而“绯闻”的广为流传,本质上来自外界对其在自主系中销量排名下滑的焦虑。奇瑞已经以“转型”为关键词进行了5年的痛苦涅槃,以至于令“爱之深”的人都有些等不及了。对此,尹同跃满怀信心地劝慰道:“汽车工业是一盘大棋,不能只看一两步,只有冷静,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我们在问自己”

  奇瑞这盘棋从落子至今,下了18年了。从无到有,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0年,奇瑞一路奔腾到2007年累计销售100万辆。对于跨国公司来说,这不算惊人的数字,但对于当时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来说,确是头一遭。那时,他的名字常被写作“同耀”,鲜花、掌声、下线仪式、研讨会,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尹同跃却说,奇瑞陷入了反思。

  这是繁华盛世下的一次主动反思。“那些年我们太着急了,现在要静下心来想想,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企业?要做什么样的人?我们还能走多远?怎样能做长寿型企业?”他说,“是要做一家捞浮财的公司,还是要做能留给子孙的品牌企业?”

  静心自问,尹同跃说,他得出的结论是要做品牌。当时,行业里的老领导来参观,都建议要好好塑造品牌了,时任总书记胡锦涛来视察,明确指示必须要做品牌。但,什么是品牌呢?怎么做品牌?奇瑞当时其实是困惑的,“因为,这条路别人没有走过,奇瑞在自主品牌企业中是第一个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没有经验可借鉴。”尹同跃说。走弯路,是难免的,奇瑞走了。

  瑞麒、威麟相继诞生,奇瑞开始多品牌战略转型。这是一次失败的探索,面对记者的诘问,尹同跃并不讳言。对此记者认为奇瑞曾患上过“品牌焦虑症”,他也认同,即对自己品牌所遇到的上天花板感到焦虑,急于突破,于是试图另起炉灶,摆脱旧有品牌的影响。从2007年到2010年,尹同跃归纳为是奇瑞寻找自我的时期。

  虽然这次多品牌尝试没有成功,但却让奇瑞人明白,品牌并不是简单的高大上,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品牌的第一要素是品质,而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要做好品质,只有依靠体系。“所以近5年时间,我们都在研究怎样建立体系。”他说。

  ■“我们做了什么”

  尹同跃认为,品牌是垄断型资源,而垄断会产生垄断利润,这就是品牌溢价,继而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会增强。为了确保品牌的基础品质的实现,就必须要打造一个保证品质的体系。于是,奇瑞从2010年回归一个奇瑞品牌,至今已经进行了5年的体系建设转型。至于转型的意义,对内,即是实现由“速度型”向“品质型”发展模式转变;对外,则是适应消费市场的升级。“转型”是个抽象的概念。在这次面对面采访中,尹同跃为了把抽象概念具象化,亲自在白板上画起了图,他说:“要告诉大家,这几年我们到底做了什么。”

    首先,建立起战略运营、质量、产品、采购、生产、营销、财务、人力和IT等9大运营管理新体系。其次,建立起了矩阵式研发组织,使得产品开发模式由单位型向矩阵型转变,并实现了统一的组织机构、统一的流程、统一的体系。为此,奇瑞投巨资完善了试验硬件,以至于被人说成是“败家子”,但尹同跃认为要想真正搞自主研发,这都是必要的。

    再者,建立起全面覆盖入门级、中端、中高端、豪华级的品牌新架构,奇瑞、观致、捷豹路虎以及凯翼、开瑞,旗下品牌逐一对应各自细分市场。“过去的开发流程是从车到车,现在则是从人到人。”尹同跃一边在白板上手绘,一边给记者解释,“早期是一字型开发,从买样车——拆车——变型——画图——试验——上市;而现在奇瑞必须做‘V字型’开发,‘V’的两端是人,经历产品定义、设计目标、平台、系统、零部件开发到实验验证,再到工程集成、生产,最终再面向市场和消费者。

    现在,奇瑞逐渐明白,开发的过程实际是个验证的过程,但开发的工作量过大、周期长,又给企业带来很大负担,于是,必须走平台化、模块化路线。这些领悟,很大程度上来自观致的实践。“前面的准备工作和基础工作必然是一个慢的过程,但后面的工作会越做越快。”尹同跃说。

  对于人才,尹同跃说,奇瑞的态度是不能破坏性使用,奇瑞引进了德国的培训体系,“要让每个在这里工作的人都增值”,当然,这在另一方面也让奇瑞成为了中国汽车界的“黄埔军校”。谈到实现企业转型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尹同跃说,是统一思想,因此奇瑞重新梳理了企业文化,希望以文化“软实力”助力战略转型。

  ■在发力的前夜

  做对产品、做好产品、卖好产品,这是体系的力量,也是形成口碑、树立品牌的路径。“企业的竞争靠积累,奇瑞正是处于积累的阶段。“尹同跃说。

  在销量方面,2014年,奇瑞销售汽车51.4万辆,逆势增长5.6%,出口量连续12年保持全国第一。2015年1~9月,奇瑞系(含控股、股份)销售36.5万辆,同比增长8.1%;其中自主品牌(含观致)35.2万辆。观致汽车销量9411辆,同比增长高达125.1%。

  在产品品质方面,2015年,汽车之家、益普索联合发布的《汽车之家2015年乘用车新车质量报告》显示,奇瑞汽车产品质量再次居中国品牌前列:观致汽车位居中国品牌第一,全部品牌第二位。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