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产销量均突破3万辆 追问新能源汽车“涨”字的背后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 封华 时间:2016-05-27 09:48 点击:次
在经历了年初产销量短期下滑之后,今年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继3月之后持续回升。
5月中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分别公布了4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情况。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上月新能源汽车生产31266辆,销售31772辆,同比分别增长178.3%和190.6%,前4个月累计产销量均超过9万辆,同比增长130%左右。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看,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07万辆,同比增长149%,前4个月累计6万辆,同比增长120%。两家机构的数据均显示出,由于3、4月持续发力,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已呈现出明显加速的态势。
■限行、限购仍是强劲推手
继3月突破2万辆后,新能源汽车的4月产销数据持续走高并达到3万辆水平,对于这一现象,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向记者表示,主要原因依然是限行、限购政策在持续地推动消费市场向前发展。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原副总经理颜景辉,他认为:“政策的倒逼带动市场迅猛发展,像北上广深这类限行、限购城市,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方面承担一定的引领任务,因此也是销量最集中的市场。目前的欣欣向荣局面,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在强有力地推动市场提升需求空间。”
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就有近3/4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集中在实行限行、限购的城市。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表示:“在乘用车领域,国内许多城市仍然在限行、限购方面设置了很高的门槛,并且各地方相关政策只会加严、不会放松,这将促使消费者本着退而求其次的心态购买新能源汽车,相信这股政策的力量会推动电动汽车销量继续加速攀升。”
颜景辉分析认为:“在私人消费领域,一部分消费者由于担心新能源汽车号牌也将像燃油车一样变得‘紧俏’,纷纷提前‘占座’拿下新能源汽车号牌,这类消费者是出于刚性需求而购买;同时在北京地区还出现了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市场,根据目前的统计,有接近20%的车主有意向以汽油车的号牌置换新能源汽车,他们今后若再置换成汽油车,依然被政策允许。这种吸引力的来源,当然并非仅仅出于节能减排的自觉意识,而是看中新能源汽车所具备的不限行特权。”
■不利因素对销量影响有限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在最近两个月的持续增长出乎不少人的意料。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在前一段时期受到骗补风波未平、补贴政策不明朗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骗补风波主要牵涉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补贴不是从消费者手中获取,与消费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所以骗补事件对消费市场的影响并不明显。”钟师说,“另外,尽管骗补现象多出现在商用车领域,但由于部分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试点城市必须在未来一段时间完成由传统燃油客车向新能源客车的替换工作,地方政府有一定的政绩压力;同时许多城市的财政预算相对充足。因此,有赖于政绩任务的推动和资金的支持,新能源客车应该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4月,第三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对外公布,共有309款车型上榜,其中新能源客车就占据302款,崔东树说:“8到10米的车型在上月出现爆发式增长,尽管受骗补风波干扰,新的补贴标准也尚未出台,但业内认为这是一个能够盈利的细分市场,因此都没有降低在这一细分市场的投入力度。”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4月末的2016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光是研发的事,不光是汽车制造商的事,更多是全社会的支持。工信部部长苗圩也于近日表示,新能源汽车大有可为。因此从政策上看,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扶持态度依旧十分明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相对于去年近3.3倍的增长率,近期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到2倍的增长速度已经有所放缓,因此不足以称为“逆势增长”。师建华谈到:“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出现增速明显的态势并不奇怪,况且个别的骗补行为不能代表全行业,只要市场有需求、政策上有支持,产业就一定会正常地发展。”
■车企面对“内忧”与“外患”
短期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不存在大问题。不过,钟师表示了另外一层担忧:“目前已经暴露出很多由质量和服务欠缺带来的隐患。由于驾驶体验方面的信息交流不畅通,潜在用户并不知晓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问题,依然在不断地购买。”钟师指出,售出的车辆越多,后续暴露的问题恐将越明显。
自去年以来,业界就有相关人士提出,新能源汽车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较大隐忧,关键技术缺失严重,如果不加强管理与检测,市场行情可能会面临“跳水”。
颜景辉认为:“从乘用车产销分布状况看,高端的A级纯电动乘用车和B级插电式混动乘用车占比不断提升,可供选择的新能源汽车车型正在丰富,这是除限行限购政策外,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又一原因,基于此,销量增长出现‘跳水’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大家担心的品质、售后问题,也曾在燃油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借鉴燃油车的发展经验,以达到预防警示的目的,或者帮助自身在短时间内快速调整。”颜景辉建议,国内各大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充分利用当前大好的发展时机加快发展。
除了“内忧”外,近段时间,不断有新兴的“搅局者”杀入新能源汽车市场,让当前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面临“外患”。5月17日,继北汽新能源之后,长江汽车正式获得纯电动车生产项目资质,而一大批同类新兴造车企业也在积极申请。对此,钟师表示:“国内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已经厉兵秣马、潜心发展多年。尽管现在多数仍处于前期研发、试验或审批阶段,但他们都在质量与设计方面低调发力,试图超越传统生产厂商。”据了解,这些被视作带来“鲶鱼效应”的企业将集中在2018年上市自己的产品,届时传统车企能否抵御这类新兴企业的冲击,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