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销量逆势增长 欧洲反超中国登顶销量冠军

据全球新能源汽车乘用车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共售出289.2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逆势大涨逾40%,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200万辆,占比69%,而插电车型共销89万辆,占比31%。

全球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销量逆势增长 欧洲反超中国登顶销量冠军

数据来源:SMM

从趋势来看,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使新能源乘用车的主要销售市场,中国,欧洲,美国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中国市场上半年因实行大范围居家隔离,使得部分地区经济一度陷入停滞,新能源汽车市场遇冷。不过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市场经营活动恢复,中国市场自年中开始转暖。同时欧洲各国为在其碳排放法规及疫情纾困的双重驱动下出台了包括补贴,税收减免,加强下游基建在内的多项新能源汽车刺激政策,叠加各大车企爆款车型投放,拉动当地新能源乘用车需求。预计后市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增长趋势仍将维持。

从电动类型来看,2020年新能源汽车纯电车型与插电混动车型售出200万辆与89万辆,分别占总销量的69%与31%。相比2019年的75%与25%,插电混动车型上升趋势明显。主因近期欧洲车企面临着极为沉重的碳排放压力,据欧盟排放新规显示,自2020年起,欧洲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汽车需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95克每公里以下,而2021年生产的所有车型都需达到上述标准。如未达到上述目标,则将面临极为严重的惩罚。而欧洲车企也纷纷加速电动化转型,而插混车型作为既可以达到上述排放标准,同时也可以兼顾企业利润的选项受到了厂家的大力推广。此外,欧洲方面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同样刺激了该车型销量增长。

全球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销量逆势增长 欧洲反超中国登顶销量冠军

数据来源:SMM

从国家和地区来看,2020年欧洲销售新能源乘用车127万辆,同比增长超120%,反超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中国2020年售120万辆排名第二,美国为32万辆。从趋势上看,中国与欧洲市场在全球新能源总销量中分别占比43.9%与41.5%,从此前的中国市场一家独大变成了中欧并驾齐驱的局面。

全球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销量逆势增长 欧洲反超中国登顶销量冠军

数据来源:SMM

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2019下半年开始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萎靡,而2020年又遭受疫情打击,总体增长较为乏力。另外一方面是随着各国对环保议题的越发重视以及碳排放法规的约束下,欧洲各国近年来也纷纷出台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如德国就在2020年6月推出了其价格13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政策就包括了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疫情期间补贴加码),降低增值税(下降3%),延长纯电汽车税收减免期限并提高减免上限,加大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制造在内的多种行政刺激工具。同时燃油车方面,加大高碳排放车型税额,安排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两端发力,拉动欧洲整体新能源乘用车市需求。

全球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销量逆势增长 欧洲反超中国登顶销量冠军

数据来源:SMM

而从车企方面看,各大车企层次较为分明,特斯拉,大众集团全年累计销售44.2万辆与38.1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将其他车企远远地甩在了身后。特斯拉同比增长45%,虽然在欧洲市场表现不佳,不过凭借着Model3在中国市场的热销以及其美国市场的地位的稳固仍为其带来明显的增量。而大众旗下基于专用电动车平台MEB平台开发而来的ID.3在欧洲的走红无疑给正在转型期的大众打入一剂强心针。

全球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销量逆势增长 欧洲反超中国登顶销量冠军

数据来源:SMM

而车型方面,从车型方面看,Model 3销33.6万辆以绝对的优势排名第一,Model 3进入中国市场后,凭借着其超级品牌带来的知名度以及其快速完成产业链国产化后价格屠夫般的定价策略,在中国连续多个月垄断新能源汽车销量月度冠军。据数据显示,2020年Model 3在中国共售出12.1万辆,占其全年销售总量的36%。同时其在美国本土同样表现不俗,售11.8万辆,占35%。而五菱宏光Mini凭借着其在中国针对日常代步需求的精准定位,欧洲市场的出色表现,分别售出12.6万辆与10.1万辆,分列二三位。

总体而言,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复苏势头强劲,无论是中欧其政策导向的意味都较为明显,而世界市场整体格局从以往的中国一家独大过渡到了中欧两强并驾齐驱,而作为传统汽车销售大国的美国在这方面增长稍有滞后,不过随着美国政府换届,支持清洁能源的拜登登上权力宝座,其在任期内就新能源发展问题出台相关补助及刺激政策的可能性较高,因此美国市场的未来的增量潜力仍不可小觑,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的增长趋势预计将继续维持。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