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未来学家:新能源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边慧 王峻峰 时间:2013-09-26 10:09 点击:次
2012年夏天,《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中文版在国内上市发行,并随即成为2012年度中国图书市场上最热门的财经图书。至今,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热烈讨论仍在持续,该书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也在短时间内成为最受国人关注的西方学者之一。
9月18日上午,里夫金受邀在石家庄举行了一场关于可再生能源与网络、经济可持续发展话题的讲座。此前一天,他还接受了省内部分媒体的采访,并回答了本报记者的多个问题。
无疑,里夫金所倡导推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颇多相通之处。而他此次一番演讲,又会为我省加大创新驱动、调整产业结构带来哪些启示?
能源之变是解环境难题的机遇
里夫金在其所阐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理论中,涉及到的经济学、IT技术、能源技术等各类专业知识宏大而复杂,而大多数老百姓关心的是,当身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我们身边到底会是怎样一幅景象?
“每家每户、每一个工厂、每一间办公室都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发电厂。每家都会有太阳能电池板或者小型的风力发电机,所有这些分散的发电装置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我们可以把这家发出来的电力通过互联网交给下一家,或者我们集合起来,把整个小区发的电量交给工厂……”
在9月18日于石家庄的演讲中,里夫金给出了上述答案。里夫金认为,在未来30年之内,一些站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前沿的国家将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新能源的深度融合,开启生活方式、商业模式乃至社会结构的新时代,而中国在这一变革中被赋予引领者角色。
曾错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在以石油等碳基能源为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创造发展奇迹的中国,有多大可能抛弃过去的发展模式而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
9月17日下午,记者将上述疑问抛给了里夫金,而他则微笑着掏出手机反问:“你会在意发一条短信、看一张图片所花费的成本吗?现在没有人会考虑上网成本,但这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未来,我们的新能源也能发展到这样一个规模和技术的话,我想这方面的边际成本也会像网络一样渐趋于零。”
事实上,里夫金的团队曾就这一问题做出统计,他们的结论是:在未来的20年当中,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新能源的发展将是一个成本大幅削减和小型化的过程。
与之相对的则是高企的石油价格所导致的经济危机。“2008年7月,当石油价格超过147美元每桶时,所有衍生产品的价格都大涨,经济发动机停驶了。通货膨胀日趋严重,购买力在下降,这是真正的危机。”里夫金说。
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也是里夫金认为世界尤其是中国需要尽快投身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原因。在9月17日下午与我省媒体的见面会上,里夫金专门提及了河北。“有人告诉我,河北省是中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尤其是石家庄,据我了解,这座城市饱受工业污染之苦。令人欣慰的是,你们的政府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我知道市里的官员正同国家高层领导商讨这方面的事宜。我想,这是一个契机,将促使这座城市、这个省份、这个国家抓住变革的机遇。”
开掘本土市场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当务之急
在谈到中国能源资源时,里夫金打了一个比方:像石油界的沙特阿拉伯。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最近中国政府宣布其页岩气资源潜在总量约是美国的两倍,而且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风力资源。其中海上风能资源占3/4,根据一项由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进行的研究成果表明,至2030年,风力发电就可以满足中国所有的电力需求。此外,中国也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对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却仅仅在近些年才提上日程。中国的生物能与地热能的总量也相当可观,但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勘探。”里夫金认为,中国每平方英尺的可再生能源潜力要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国家,而这也是他预言中国将领导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
“中国应该立即行动起来。”里夫金建议,中国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议程时需要非常小心,因为目前碳基能源的使用是主流,需要一个逐步转移的过程。“我认为中国政府要先制定可再生能源总体的路线图和框架,再落实到地方政府去因地制宜地执行。”
尽管里夫金对于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将扮演的角色寄予厚望,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前,以光伏业为代表的我国新能源产业,正在遭受内部无序发展与外部申诉的双重压力。这一问题同样引起了这位西方学者的注意。
“中国新能源产业存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毫无疑问,中国成为了新能源,尤其在太阳能和风能方面的生产第一大国,但在中国本土,新能源提供的生产生活动力只有不到20%。你们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统统出口到欧美,作为一个外国人,我非常感激中国能让欧美国家开开心心迈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征程,可是你们自己为什么不用这些技术呢?”里夫金认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当务之急应是转向开掘本土市场、开拓内需。
这一观点与去年年底至今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撬动国内新能源,尤其是光伏市场的政策不谋而合。
就在今年7月4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其中提出,要把扩大国内市场、提高技术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基本立足点。并明确提出,2013至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吉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吉瓦以上。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商,总部位于保定的英利集团也从今年4月份开始在国内跑马圈地。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市场将成为光伏企业未来的新战场。而里夫金则乐见于此:“至少,这会是中国开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助跑器。”他给出的另外一个建议是,作为一个沿海省份,河北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时,要把海洋能源和港口交通一起纳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框架之中。
尽快启动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在里夫金的构想中,可将新能源收集起来的建筑,亦即分布式能源所依赖的基础设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大支柱。“只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的边际成本才会逐渐降低。”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核心区、经济公寓、街区、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的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城郊大片地产以及工业区繁荣的话,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则会将每一栋现存的大楼转变成一个两用的住所———住房和微型发电厂。”在里夫金看来,每一栋楼都是一个潜在的小型发电厂,它能吸收可再生能源,包括照射到楼顶的太阳能、墙外的风能、从房子里排出的污水、楼房下面的热能等。
将大楼转变为小型发电厂,就地收集绿色能源———在欧美国家,这样的尝试已经开展并初见成效。
菲多利公司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卡萨格兰德的工厂就是这些新一代小型发电厂中的一家,它的理念是“零排放”,工厂利用太阳能聚光器产生的电来炸制薯条;在西班牙的阿拉贡,通用公司的生产装备顶端装有一个1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机,产生出可以供4600个家庭使用的电量,最初7800万美元的投资将会在10年内收回成本;在法国,建筑业巨头布依格公司则在巴黎郊区创建了一个先进的综合商业办公区,这个地区收集的电能不仅能供自己使用,甚至还有节余。
在我国,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个人光伏电站”也渐成井喷态势,越来越多地方的单位和个人开始试水分布式光伏发电。仅在我省,今年以来,就有张家口、保定、邯郸、承德等地的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相继并网发电。今年8月底,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第一批18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名单,我省高碑店开发区、保定英利新技术开发区名列其中。
但在里夫金的观察之中,我国新近涌现的这些私人电站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丽。“中国的这些建筑在‘智能化’上还有欠缺,而依托能源互联网所呈现出来的‘智能化’,恰恰是这些建筑物不同于以往两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所在。”
里夫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史上第一次智能基础设施革命。能源互联网将每一件家电、机器,每一个企业、住宅和每一辆交通工具都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智能网络。他预测,今后十年,美国和欧洲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每一座建筑物都将装上智能电表。每件家电都会装上与智能电表和能源互联网相连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收集任何事物的大数据,如天气变化,社会运动的实时跟踪,生产线上的生产流程,后台与前台服务等,再转而向每一家联网的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大数据,从而提高热力效率,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对于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我的建议是中国需要马上开始去做!”说到这里,里夫金做了一个坚决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