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传统能源 “淮南梦”:剑指立体能源城

谋求实现传统煤电城市的全面转型

在上海,每天所用电力中有4个小时来自淮南;长三角所用煤炭中,每4吨便有1吨来自淮南。一个因煤而建、以煤为主的资源城市,如何破解“资源枯竭”的世纪难题,走出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困局?为此,淮南市提出实施了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四煤”发展战略,通过打造立体能源城,实现传统煤电城市的全面转型。

做强传统能源

6月9日,在淮南市朝阳路上,环卫工人姚国菊正在打扫马路。作为老淮南人,扫了7年马路的姚国菊对这座城市的环境变化感受最为真切。“以前不敢穿白衬衫,因为灰尘太多,现在没有这个问题了。”

环境的改善来自于这座城市3年来的积极转型。

煤变成电,价值提升1.7倍;从燃料变成化工原料,提升价值则是12倍……淮南人学会了“算细账”。“我们在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的同时,注重煤化工和新能源的发展,积极转型。”淮南市能源办主任张全红说。

2010年12月18日,中国石化皖北煤电煤化一体化合作项目在淮南开工建设,同时中石化安徽煤化工基地、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挂牌成立。这个以煤炭为原料,实现煤的深加工的煤化工项目先期投资242亿元,后期投资600亿元,最终将形成每年深加工原煤2500万吨的能力。

建新能源产业

4月中旬,记者来到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日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参观采访时,这里正进行世界上第一条高倍聚光光伏的试生产。总投资80亿元的日芯光伏高倍聚光光伏产业项目是安徽省“861”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我们一年可以发电20亿度,满足350万个家庭使用。”日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高倍聚光太阳能是目前太阳能发电效率最高的技术,该项目的建成将为淮南奠定新能源产业基础。

在打造光伏产业的同时,淮南市还大力发展风能和生物能发电。目前,凤台县已经建造了2座各1.5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站,即利用秸秆、稻壳等发电,满足半径50公里范围内居民用电。

在淮南这方100年前就开始煤炭工业化开采、装备过首台国产发电机组的热土上,传统煤电城市正在奔向立体能源城的征途上。(记者张安浩 李阔 许佳 陈群)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