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短期将造成汽车供需大跌 新能源汽车中长期增长逻辑不变
来源:平安证券 作者:综合报道 时间:2020-02-07 11:42 点击:次
疫情短期将造成汽车供需大幅下跌,行业中长期逻辑不变。从产能看,短期疫情首先对东风系和日系等品牌将产生影响。消费者外出减少,短期抑制需求,消费及服务业短期受影响大,从业人员购买力下滑,或将推迟购车计划,疫情结束后“延迟购买”或将有效弥补前期的销量损失。疫情将提升公众对公共交通的戒备心理,刺激首购需求。长周期看,国内多个省份千人保有量仍较低,有较大的需求潜力。
品牌格局调整,短期东风系及日系受影响最大。短期从区域看,湖北产能占比较大的车企如东风系等品牌受影响较大;从潜在购买者看,消费及服务业从业人员短期收入预期降低,可能导致其消费需求被抑制,短期内对自主品牌和尾部品牌的销量影响更大。中期首购刚需释放,利于一线自主品牌。疫情加速行业洗牌,中长期我们依然最为看好日系、德系及一线自主品牌份额提升。
客车行业探底复苏时间延后、中短期现金流压力加剧、洗牌加速,长期看好龙头份额提升。疫情导致公众对共同交通出行忌惮,这种心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对客车业造成短期或中期负面影响,预计客车行业的探底复苏时间较乘用车延后,疫情的持续会导致中小企业新能源补贴尚未收回情况下,现金流进一步吃紧,预计市场份额进一步向龙头集中,利好龙头企业。龙头份额提升的节奏会加快。
新能源汽车中长期增长逻辑不变。从总量来看,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产销探底,二季度开始爬升回暖;中期由于湖北新能源销量占比较小+下半年疫情大概率消除+政策托底的可能性加大+2019年低基数带来产销大幅提升,2020年全年有望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长期看由于双积分政策引导+特斯拉国产化+欧洲政策扶持,增长的逻辑不变。预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160-200万辆,全球超过300万辆;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700万辆规模,渗透率提升至25%。从结构来看,消费端新增电动出租车和网约车的投放可能延后,但中长期影响有限;私人购车需求或将受疫情影响而实现更快增长,对应限购城市中高端电动车型的放量,非限购城市A0级以下通勤车型销量占比的提升。企业端,短期内疫情严重地区销量占比低+新零售模式转型快+新车型迭代速度加快的企业有望提升市场份额,长期看产品力和品牌力依然是影响行业格局的最主要因素。
投资建议:疫情短期大面积影响行业供给,但不改行业长期复苏逻辑,疫情解除后或刺激消费者加速实施首次购车计划;短期严峻形势加重现金流压力,给尾部企业雪上加霜,加速行业淘汰,行业格局优化提速。客车业探底复苏时间延后,进一步恶化现金流,中小企业洗牌加速。我们重申2020年年度策略《冬尤在,寻存量王者》中的三大投资亮点:1)中期平台期寻存量王者,龙头时代来临;2)汽车电动化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带来的产业链机遇;3)顺应整车发展趋势,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的优质配件企业。整车推荐长城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关注吉利汽车;全球化进程中零部件企业具有重要机遇,推荐有技术实力和全球客户的企业,如星宇股份、银轮股份、中鼎股份、福耀玻璃、拓普集团;建议积极关注特斯拉/LG化学/宁德时代供应链企业的成长机会,强烈推荐宁德时代、当升科技、汇川技术,推荐宏发股份、杉杉股份、璞泰来、新宙邦、星源材质、卧龙电驱,关注三花智控、恩捷股份。
风险提示:1)疫情影响时间延长的风险:若疫情中短期内没有办法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企业复工时间和消费者购买需求的延后,对汽车产业的复苏造成负面影响。2)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达预期。放开股比的政策利好下,特斯拉等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外资电动车加速国产化进程,导致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丢失市场份额,利润快速下降。3)自主车企高端化突破不及预期。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完全开放,竞争加剧,自主高端车型若未被市场认可,高端化受阻,将导致较大损失。4)主机厂年降压力高于预期。整车厂年降压力传导至上游零部件企业,导致零部件企业产品毛利率降低,盈利能力下降。5)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如果国内外政策对实现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软化或改变,导致政策出台力度低于预期,将显著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