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如何走出困境 根本出路是核心技术

本来是朝阳产业的太阳能光伏企业,从去年开始普遍遭遇严冬。不仅一批后进入的中小企业纷纷关门倒闭,就是无锡尚德等龙头企业,也日子艰难,出现严重亏损。

每一轮经济调整期,受影响最严重的多是传统产业。比如经济速度放缓后,首当其冲的是钢铁、原材料等行业,而新兴产业往往会成为避风港。而此轮调整,前几年最被看好的新能源领域却成为第一拨受到冲击的产业,值得反思。面临“前狼后虎”局面的中国光伏制造企业,如何才能摆脱困境?

根本出路是核心技术

光伏企业目前困境重重,主要是因为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下,欧美国家减少了相关投资,并打响贸易战,使严重依赖海外市场的我国光伏企业受到致命打击。

中国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认为,光伏企业要想重振雄风,就必须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绝不能只是跟随,更不能仅仅充当一个来料加工的角色,否则没有出路。

道理很简单,新能源是未来的新兴产业,未来前景巨大。在传统制造领域,欧美发达国家可能不屑与我们竞争,但发达国家要发展实体经济,重振制造业,一定会选择新能源这样的朝阳产业与我们竞争。所以,如果我们不掌握核心技术,而还想重复过去的低端加工,就不会有明天。

光伏技术的突破口在哪里?行业专家指出,发展下一代以薄膜技术为代表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可能才是光伏企业提升技术实力的关键。因为在这一领域我们和国外起点差不多,并没有多大技术上的差距。

中国新能源商会副会长简明认为,相比已经成熟的晶体硅技术,下一代薄膜电池技术从能耗和污染上都优于晶硅,被认为是未来主流的光伏技术,已经开始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

一个令人兴奋的好消息是,国内企业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已经有所突破。比如汉能控股集团,近年来持续大力度在薄膜技术的研发上投入,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膜电池核心技术。目前汉能的薄膜电池光电转化率可以达到10%,成本也低于晶硅电池。今年内汉能的薄膜电池的生产能力将达到300万千瓦,成为全球产能第一的硅基薄膜电池生产商。

过去,由于薄膜电池生产设备投入比较大,因此装备是一大瓶颈,真正有实力进入薄膜领域的企业并不多。但李河君介绍,随着国内企业自主研发水平不断提高,设备成本也在逐年下降,装备的瓶颈已经逐步突破。“当我们硅基薄膜的发电成本能够做到0.3美元,也就是不到3元人民币,未来甚至都可以和火电竞争。到那时,中国的光伏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真正形成了。”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肖何】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