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拯救走到亏损边缘的光伏

在行业产能过剩及美国“双反”双重夹击下,红极一时的光伏产业陷入全行业亏损境地。山东省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省发改委调查,我省光伏产业同样存在产能扩张较快、布局相对分散、产业结构链条不合理等问题,亟需采取行业规划引导、提高进入门槛、加大重组力度等措施,拯救走到亏损边缘的光伏产业。

市场急转直下

去年10月19日,美国SolarWorld公司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的一纸“双反”调查申请,将我国的光伏产业推上了风口浪尖。同时,光伏这一新兴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也开始映入公众视线。

其后,国内光伏产业4大巨头英利集团、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业绩如表演高台跳水,去年三季度财务报告4家公司亏损额共计2.9亿美元。

我省光伏企业同样未能幸免。业内人士透露,全省光伏产业几乎全部亏损,“没有一家幸免”。4月17日孚日股份发布公告显示,孚日股份2011年度净利润为1.38亿元,同比下降26%。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对所持6.4%股份的德国博世太阳能这一长期投资计提资产减值作准备。同时,孚日股份持股50%的埃孚光伏,同样挣扎在盈亏平衡线边缘。埃孚光伏201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但净利润仅有15.68万元。

对于造成行业亏损情况的原因,省发改委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我省光伏行业90%市场在外,其中以欧洲市场为主,美国市场大约在10%。近年来,欧洲主要市场下调光伏发电补贴,令需求增长放缓,光伏组件价格降幅达四成,是对光伏企业利润造成重创的主要原因。

产能严重过剩

事实上,我省光伏产业本身并不具规模优势,同时存在产能扩张较快、布局相对分散、产业结构链条不合理等问题。

产能方面,2011年全球光伏产能过剩为10GW,其中8GW来自中国。业内预估今年产能过剩将上升到惊人的22GW。

我省是太阳能产业大省,太阳能光热市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光伏产业兴起之初,一批太阳能光热企业纷纷上马光伏项目,连其他产业的企业也纷纷在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太阳能组件、光伏应用系统等领域介入。记者粗略计算,目前我省已形成了以力诺光伏、东营光伏、皇明太阳能、孚日光伏、晟朗能源科技、巨皇新能源等骨干企业为主体的企业集群。此外,我省已投运和在建光伏生产基地、地面电站、屋顶电站和光伏建筑一体化电站等光伏发电项目20多个。2010年山东省光伏产业销售收入达270亿元,成为山东省太阳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尽管我省主要光伏企业已经初具规模,但各企业的生产能力大都在500MW以下,部分企业规划近期扩产后可超过1000MW。从全国排名来看,我省还未有一家企业排名进入前五。与较早在全国兴起的光热产业相比,我省光伏产业只能称得上是后起之秀。

特别是,作为一个完整产业,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系统工程、电站运营、研发及贸易等所有环节,而我省光伏产业的链条并不尽合理,多数企业产业链主要集中于中下游,大多从电池片做起,个别企业从事硅片加工。因此,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影响,不具规模优势的我省很多企业首当其冲。

亟待整合升级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局面下光伏行业进入洗牌整合期已成业界共识。许多企业负责人认为,每一次市场的低潮都是对企业实力的一次检验,对产业的一次重新整合,目前光伏产业正面临这样的一个阶段。

根据我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省建成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800MWP。建设2个国家级光伏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培育5个光伏产业基地,打造7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使全省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规模不低于3000MWP。

相关人士认为,要根据十二五规划安排,加大行业规划,尽快建立光伏产品生产企业的行业准入标准,给予多方面的债务融资支持。建立行业标准,一方面严格限制新一轮盲目投入;一方面对符合标准、具备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光伏企业,参照国际通行办法,给予税费、贷款、债务融资等多方面支持。同时,政府还要在整体布局、研究制定光伏电站规模布局及用地的战略规划上做好规划引导。

同时,从化危为机的角度,专家提醒,在国际市场遭遇寒冬的情况下,我省光伏企业应当抓住国内发展的机遇,适当调整战略规划,增强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寻求光伏产业新的增长点。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肖何】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