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行业风口巨变 从“桩”到“网”
来源:能源财经网 作者:梁小婧 时间:2021-06-08 17:52 点击:次
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让充电桩迎来最强风口,充电桩行业在“万亿级”的市场潜力下迎来巨变。
330位技术专家,140万工程师齐聚青岛,线上线下共同见证“第一届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技术创新大会”。
大会传递出的信息:“充电桩已无法支撑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发展,只有建立充电网才能承接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从‘桩’到‘网’的充电网时代正加速到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介绍:
“充电行业下一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快充技术和V2G车网互动充电模式。车网互动时充电要花钱,但还可以卖电挣钱。他指出,新能源汽车的重点是新能源,在碳排放、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要使用新能源电。充电系统不仅要向电动汽车充电,而且要向电力系统放电,以达到调节新能源电力系统,使电力系统平衡的目的,这就需要充电系统必须和电车、电网、建筑和家庭进行一个整合形成大的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创始主席陈清泉曾撰文:
“尽管我国目前已建成充电桩超过了181万,但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自动驾驶等规模化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充电桩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桩’到‘网’变得势在必行。”
从“桩”到“网”成为大势所趋
“充电桩”和“充电网”,一字之差,却有本质区别。
充电桩就是一个简单的充电设备,充电网是深度融合的智能充电系统,强调的是能源的互通和数据的互联。充电桩只满足于分散式充电,只有建立充电网才能满足我国大规模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要。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汽车与储能分会会长王志轩:
“充电行业正处于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全新发展阶段,随着交通、能源的转型与融合发展,充电设施发展的未来,需要开展顶层设计、提前布局,特别是ChaoJi、V2G、互联互通等先进充电技术,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
相较目前“广圈地”、“低互通”的充电桩发展模式,数据化、能源化、智能化的充电网,成为破解充电大功率、用户充电难的推手,成为智慧交通与智能电网之间的联结纽带。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永东:
“充电桩不再是单一‘桩’的概念,将成为充电网络的其中一环。充电网与5G、通讯、大数据分析技术相契合。比如,充电网的布局、充电网到后台的通讯技术、整个充电运行行为分析、安全分析等。充电桩行业将从‘各自为战’走向‘互联互通’,在编织充电网的同时,通过大数据为充电赋能。”
作为充电网技术路线的最先倡导者和引领者,特来电始终坚持推进充电网技术路线,致力于打造从智能制造到充电运营,再到数据增值服务的价值闭环的充电网生态。会上,特来电发布《电动汽车充电网技术白皮书》,共享充电网发展之路。
特来电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龚成明:
“充电是因电动汽车能源补给的需求而生,但是充电网的使命远超这一基本需求。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充电网广泛链接了车、电池、用户和电网,充电网能够成为交通网和能源网之间的缓冲器。通过交通出行或运营以及电力能源在场站、园区、配电网、系统运行等多个层级上协同调度,充电网能够充分发挥充电需求在毫秒至数日时间尺度内的弹性潜力,为电力系统提供稀缺的灵活性资源。通过进一步利用电动汽车装车及退役电池的富余能力进行双向充放电,充电网所释放灵活性资源的规模还将提升一个数量级,使得电动汽车充电网能够成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实时和短期灵活性资源的主要来源。此外,充电网运行过程中积累了海量的能源、电池运行大数据和用户行为大数据,基于这些大数据可以在电池健康诊断和安全防护以及无感充电调度等方面持续创造新的价值,使得充电网成为工业物联网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
充电网肩负能源管理与调度职责
除了大数据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在跨行业的能源侧,充电网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也承担电动汽车储能资源聚合与电网间缓冲的角色。依托充电网,实现新能源发电高波动性、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高弹性和放电能力高剩余特性之间的协同互补。
欧阳明高透露,“当前中国的碳净排放100亿吨,等于2050年巴黎会议规定的全球的碳排放指标。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净排放为零。这首先要靠能源体系的去碳化,而能源体系的去碳化要靠新能源汽车储能,这是下一步新能源汽车的目标。用新能源汽车带动新能源革命,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网电动副总、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秘书长王文: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储能技术的发展,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海量增长,在消耗大量电能同时,通过充电设施应用车网融合技术,车上电池可以成为不需额外投资的巨大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有利于电网的绿色化发展。充电网不仅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服务,而且将成为电网的重要的组成,为我国汽车与能源低碳化同时做出重要贡献。”
所以说,充电网还肩负着能源的管理和调度职责。充电网把所有电动汽车电池及梯次利用电池链接聚合成了一个巨大储能网,低成本高效率地消纳和平衡新能源。
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邵浙海:
“未来充电设施技术发展,一是大功率充电、直流小功率充电、V2G、光储充等适用不同应用场景的充换电技术将逐步实现;二是智能化技术和人工智能将广泛应用于充电网;三是充电网与电力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高效互动、深度融合。”
事实上,“充电网”的概念和愿景并非刚刚提出,行业龙头特来电7年深耕,一直在推进充电网技术路线。
据记者了解,7年时间特来电总投资80亿,累计研发投入13亿,获得专利1200项,构建了充电网的技术体系和平台架构。大会期间,特来电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网技术白皮书》,清晰定义了:“充电网是支撑大规模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设施新网络;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微电网;是链接聚合电动汽车电池及梯次利用电池的储能网;是深度链接人、车、电池、能源的工业互联网”。
“充电网一头连接汽车强国战略,一头连接能源安全新战略,从‘充电桩’到‘充电网’的延革,将引领充电行业发生风口巨变,撬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出行业转型强大的虹吸效应,证明这一风口的价值”,与会业内人士一致认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 上一篇:东莞首座加氢站充装调试 5年内拟建成加氢站超20座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