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出口骤降倒逼反制出手 或退出美国市场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张慧敏 时间:2012-08-18 14:59 点击:次
一边是美国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导致出口规模骤降近六成,一边是悬而未决的欧盟反倾销调查可能带来的灭顶之灾,中国光伏产业已走到“十字路口”,政府、行业和企业联手反制或成必然之策。
美国商务部近日公布的美国商品进口数据显示,6月美国进口中国太阳能产品总额同比大幅下降近六成。业内人士分析,美国5月开始实施的对华光伏双反税征收是主要原因,今年下半年中国出口美国太阳能产品受影响将更为明显。
被迫退出美国市场?
数据显示,6月中国出口美国太阳能产品总值为996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415亿美元下降近60%,这是继5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出口额下降20%后出现的更为严重的下滑。
今年5月17日,美商务部公布对华太阳能电池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裁定中国涉案企业适用31.14%-249.96%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率,并将征税措施向前追溯90天。据美方统计,2011年中国涉案产品对美出口金额约为31亿美元,此次关税决定将影响到59家中国太阳能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光伏组件约占美国市场的43%。在全球份额中,美国市场约占据中国组件出口份额的10%。大幅下降的出口规模也印证了企业退出美国市场的迹象。
“即便是以31.14%的税率,光伏产品出口美国也已经没有什么利润可言,”国内一家电能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10月终裁维持原判,中国光伏企业可能退出美国市场了。
欧盟虎视眈眈
更加让光伏企业感到绝望的是,7月24日,德国企业又向欧盟提交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而欧盟预计将于9月中旬宣布立案与否。
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甚至认为,一旦欧盟此次反倾销立案成立,将对中国光伏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海外光伏产品总价值约为358亿美元,欧盟占60%以上,欧盟此次反倾销案将涉及超过200亿美元的出口额。
面对欧美这两大光伏市场对中国设置的“致命”障碍,中国显然不会坐以待毙。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战略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张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对贸易摩擦的应诉能力逐渐增强,如果不通过政府行为来对相关产业提供应有的保护,很可能产生连带效应,因此政府方面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力挺中国光伏产业,在不违反相关世贸规则的前提下有礼有节地争取合法利益。”
中方反制已有成功先例
通过坚决反制打掉美国贸易壁垒在上一轮金融危机就有先例,2009年中美轮胎特保案发生之后,中国商务部毅然决定对美国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双反”立案审查,逼迫美国最终选择了妥协。有消息称,商务部日前已经紧急召见了英利、尚德、天合以及阿特斯等中国光伏企业四大巨头入京,共商对策。
日前,美国的最大经济发展组织大凤凰城经济理事会(GPEC)执行副总裁卡马乔表示,该机构已正式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抗议信,反对向中国制造的光伏电池和组件征收关税,“双反有50%的可能性被判定成立,但是征税的额度可能会比初裁时低”。
张莉表示,光伏案前后已经“纠结”了超过一年时间,对于国内相关产业也敲响一个警钟,尽管光伏产业在做大做强,但利润并不高,也没有国际话语权,企业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应当从产品数量扩张型的发展模式转型为质量和效益型的提升。
步步紧逼的对华光伏“双反”
2011年10月 美SolarWorld等7家光伏企业向美政府申请,要求美国商务部向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超过100%的关税。
2011年11月 美商务部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双反”调查,这是美方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双反”调查。
2012年3月 美商务部做出对华太阳能电池产品反补贴调查初裁,认定中国涉案企业存在2.9%-4.73%不等补贴幅度,并追溯90天。
2012年5月 美商务部公布初裁结果,裁定中国涉案企业适用31.14%-249.96%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率,并将征税措施向前追溯90天。
2012年7月 德国企业又向欧盟提交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而欧盟将有45天研究时间,再宣布立案与否。
2012年10月 据相关法律程序,美国商务部将对中国光伏产品做出反倾销终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