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技术:从手机到电动汽车的距离有多远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综合报道 时间:2016-01-05 14:51 点击:次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2日晚,在长达13天的艰苦谈判后,来自195个国家的代表终于就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一致通过了《巴黎协定》。根据协定内容,在减缓气候变暖方面,协定指出,发展中国家应依据不同的国情继续强化减排努力,并逐渐实现减排或限排目标。
在中国,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举措,便是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的普及。然而,电动车在中国面临的最现实的障碍便是充电问题。
如果电动车可以实现快速充电呢?
可见的事实是,中国的手机厂商已在快速充电领域率先突破,甚至,距“秒充”这一终极目标已不再遥远;与此同时,汽车快速充电也越来越接近“立等可取”。
手机突破了什么
“与日渐成熟的硬件配置相比,续航问题是手机厂商的一大痛点,也是用户吐槽最多的问题。”OPPO R7产品经理李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智能手机时代,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早在2013年,OPPO在推出Find 5手机后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彼时,Find 5手机第一次采用1080P屏幕。虽然这种屏幕能带来极好的视觉体验,但随之而来的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就是续航能力大大降低。
随后,OPPO开始在原有技术积累的基础上研发快充技术。2014年3月,OPPO推出了首款搭载VOOC闪充技术的Find7手机。这款宣称“充电30分钟可达75%电量”的手机一经推出就备受消费者喜爱。
此后,OPPO又相继推出了N3、R5、R7等多款带有快充技术的智能手机,市场反响均不俗。与此同时,OPPO手机的快充效率也从最开始的“充电30分钟可达75%电量”达到现在的“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2015年初,OPPO决定在2000元以上的手机产品中均开始搭载VOOC闪充技术。截至目前,搭载了VOOC闪充的手机累计销售量已接近1500万台。作为国内第一个推出带有快充技术的手机厂商,OPPO在快充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技术积累早已走在行业前列。
OPPO快充项目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其实Find 7手机标称的“充电30分钟可达75%电量”是一个保守说法,是产品测试中所得的最低充电效率,“实际上很多产品的效率都要比这个高。”
其实,为了提高手机续航时间,不少手机厂商曾尝试通过加大手机电池容量来解决续航能力。如金立通过加入两块3000mAh的锂电池,使手机具备了6000mAh的电池容量,直接提升了手机续航能力。
但由此造成手机过重、过厚,并不符合手机超薄便携的发展趋势。也因如此,这种放入两块大容量电池的方案并没有被广泛采用,多数手机厂商仍坚持使用一块电池,但将容量大大提高。
在OPPO工程师看来,目前市场上的各类快充方案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发热。手机充电过程是通过电压电流转换来实现的,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寻求更高效的转换技术本身就是行业瓶颈。
“手机充电时转换效率基本在80%左右,最多也就90%,这就意味着还有10%没有转换的能量会变成热量。”上述OPPO工程师说,这部分热量导致手机发热。由此可能引起用户对于安全问题的担忧。“如果不能保证安全,再高效的快充技术都是无用的。”
高压还是低压
前述OPPO工程师告诉本刊记者,在研发快充技术的过程中,曾实验过很多方案,包括目前市场上亦有广泛应用的高压方案和研发难度更大的低压方案,但为了追求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用户体验,OPPO最终选择了后者。
他说,OPPO的闪充技术使用的是更接近于锂电池极限电压的标准5伏电压,这一电压比高压快充方案低很多,“但却能在保证快充效率的同时,保证手机充电过程中更好的安全性。”
由此,OPPO成为目前市面上唯一使用低压快充技术的手机厂商。
不过目前高压快充领域也发展很快。全球两大手机芯片厂商高通和联发科推出的快充解决方案都属于高压技术。
高通早在2013年初就通过收购快充技术的持有者——Summit Microelectronics,推出了快充技术Quick Charge 1.0。但由于当时技术可能不成熟,采用该方案的手机厂商寥寥无几。次年,高通又推出了更加成熟的2.0版本,该版本支持10W的充电功率,并且将最大充电功率增至36W。
2015年10月,高通再次更新了其快速充电技术,推出3.0版本。这一版本将快充速度提高了72%,使得一部普通手机从零电量充至80%只需35分钟左右,而不具备Quick Charge的传统移动终端通常需要1.5小时左右。
而联发科也在2015年7月推出了类似的高压快充技术——Pump Express Plus,魅族最新旗舰机MX5采用的正是这一技术。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高通的快充方案还是联发科的快充方案,都只是提供了一个接口协议,更多工作仍需厂商自己完成。
据本刊记者了解,无论是高压还是低压快充技术,都需要厂商具备相应的技术实力,就现实而言,很多手机厂商并无快充技术的研发实力,这令很多厂商无法在终端产品上使用这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