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不相信中国人造不出顶级汽车

在享受了二十多年高速增长的蜜月期之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2018年首次转向负增长,但是新能源汽车仍然保持至少超六成的增速。对此,王传福如何判断全球汽车工业的未来形势,比亚迪又面临怎样的危与机?近日,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比亚迪。

“我之所以转行做汽车,是由于一个汽车梦,我不相信我们中国人造不出顶级的汽车。”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公开资料显示,1997年比亚迪开始量产锂电池,2003年比亚迪进军汽车产业,至2018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而且在电动公交车等领域,领先海外市场5年以上,王传福也应邀在联合国环境署发表关于汽车电动化的主题演讲。

在享受了二十多年高速增长的蜜月期之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2018年首次转向负增长,但是新能源汽车仍然保持至少超六成的增速。对此,王传福如何判断全球汽车工业的未来形势,比亚迪又面临怎样的危与机?近日,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比亚迪,证券时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与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王传福

采访:证券时报社长、总编辑 何伟(左) 嘉宾: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 王传福(右)

“百年不遇的汽车工业变革,让我们赶上了”

何伟: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发表了重要讲话。您说过是改革开放给了比亚迪机会,是深圳给了比亚迪机会,公司从20多人到现在24万人,从几十万元收入现在1000多亿元,这都是跨越式的发展。所以,比亚迪是中国奇迹和中国速度非常鲜活的一个样本。

王传福:我们公司在深圳,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因此,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其实,深圳这片热土有创新创业的氛围,是中国最早的实现市场化的城市,目前也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城市。

在我看来,市场化实际上是公平竞争的一个环境。有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像我们这种毫无背景、毫无资源的热血青年来到深圳创业,能一样得到发展,所从事的行业也获得了进步。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让比亚迪迅速壮大,2017年1050亿元的收入,2018年继续保持增长。这是在逆势中成长,因为大家知道中国汽车消费市场高速增长近二十年了,2018年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贸易较为复杂,开始转向负增长,也应该是第一次出现负增长。

何伟:您提出比亚迪未来发展目标要从千亿元级走向万亿元级,如何实现?

对话王传福

王传福:比亚迪精密制造业务的增长也很快,2018年有较快地增长,2019年预计继续保持较高速的增长。这是比亚迪最早进入的业务领域,我们主要给全球顶级品牌做ODM等服务,比如华为、三星、苹果等,供应链现在已经开始集中化了,我们未来想做到两三千亿元/元规模。我们现在越来越成为主流厂商,因为我们精密模具和精密材料等方面是比较强,包括手机精密制造、外观设计、材料等。

我们是研究材料出身,因为电池科学实际上就是材料科学,这个板块很大,另外一个板块是电动汽车。坦率讲,百年不遇的汽车工业变革,让我们赶上了,机会非常好。2003年,比亚迪收购了一家汽车厂,我们认为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必然大势。我们一开始就研发、掌握电动汽车的主要核心技术,比如电池、核心的功率半导体IGBT等。

2018年这些产品都非常紧缺,不仅优质的电池供不应求,而且功率半导体IGBT非常缺货,这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可以控制电动汽车的能源变换和传输。早在十三年前,比亚迪就开始组建研发团队研究IGBT。我认为,企业的长期战略很重要,并且技术首先要为战略服务。

何伟:10多年前比亚迪就开始研究IGBT,这是非常有远见的。

王传福:当时大家对电动汽车都不看好,但我们坚定信心、组建团队来研究IGBT,现在IGBT基本上由比亚迪自己供应,而且如果你很难从其他厂商买到。因为全球只有少数几家厂商可以供货,而且门槛比较高,加上属于半导体产业,供不应求,价格也涨得很高。目前,比亚迪已经掌握了功率半导体和电池“双芯”、电机、电控等电动车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同时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

何伟:所以,大家对比亚迪还是寄予很高的期望,特别是从资本市场来看,觉得公司市值是被低估了。现在比亚迪发展最大的瓶颈是不是电池产能?

王传福:比亚迪新能源车现在成长速度会很快。2018年,电池在产能上碰到瓶颈,现在在西宁和重庆都扩建了厂房,大幅提高了我们的电池产能。而且,我们这些核心零部件不不仅供应比亚迪,也可以外销。

比亚迪的零部件要走市场化方向,一方面做自己的生意,一方面要做别人的生意,做到国外顶级车企的生意,这才叫本事。所以,我们的每个零部件都想成为一个小比亚迪,要和同行比,杀出去,这样才能真正让我们零部件做到有竞争力。零部件有竞争力,比亚迪的整车才有竞争力,比亚迪这个企业才更加有竞争力。

采访王传福

“新能源车销量连续三年全球第一,市场+政策双驱动”

何伟:随着汽车行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产能优化的加速,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2018 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近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但新能源汽车依然保持增长势头。

王传福:2018年是整个车市第一次下滑,二十年来第一次,当然新能源车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至少超六成的高速增长。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差不多增长了110%,高于行业一倍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目前电池不够,如果电池产能充分,我们2018年的新能源车可能做到30万台。2018年前11月,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突破20万辆,这是在电池非常紧缺的情况下。

电动汽车对中国是机会,对比亚迪更是好机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国汽车工业现在是大而不强,中国要从大国变成强国,新能源车是必由之路。比亚迪按照讲话精神规划企业发展,我们牢牢掌握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在这场电动汽车变革当中,中国人应该可以走到前面去。现在比亚迪已经连续三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排名第一,增速可以达到一倍。并且,比亚迪汽车销量增长来源不仅仅是乘用车,而是遍地开花。

比亚迪生产的公交大巴、重型卡车(泥头车),正在逐渐替换市场上的燃油车,这个领域我们领先于国外至少五年。2019年,深圳计划将一万台泥头车更换为纯电动车。深圳市非常有环保观念,2017年已经将15000台公交大巴全部换成电动车,2018年将2万台出租车全部换成电动车,未来几年泥头车也要换成电动车。深圳空气PM2.5平均数值为28,政府目标是继续下降到26,这是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那么我们一定要把使用柴油的一万多台重型卡车更换掉,而中国柴油车的保有量可能已经达到7%到8%的水平,但排放了大约75%的PM2.5颗粒物。但是泥头车一台车有三十多吨重,技术上难度较大,比亚迪是全球第一家在重型卡车上实现突破的车企。未来,我们不仅计划更换深圳的泥头车,而且包括港口、机场、矿山、仓库用车等都可以电动化,目前北京的环卫车很多也是比亚迪生产。

比亚迪纯电动车内部环境

比亚迪纯电动车内部环境

空中纯电动车充电塔外景

空中纯电动车充电塔外景

何伟:其实比亚迪的电动大巴销量也在较快增长,我们如何判断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市场前景?

王传福:汽车产业的竞争,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电动化是从公交车到出租车到私家车。如果早期的时候完全按照市场来推动,那肯定大家都是买燃油车,因为燃油车历经百年工业制造已经完美无缺。中国发展新能源车充分发挥了体制优势,中国在全球第一个提出公交电动化,因为我们中国政府很聪明。我们经常到国外考察,发现国外发展策略并不聪明,因为公交电动化是最好实施的,固定路线、固定区间、排放大,公交车一天要跑18个小时,私家车一天才跑2个小时,一台车相当于30台私家车的排放,补助再多钱也比补30台私家车的金额少很多。我们也在国外推广新能源大巴,比亚迪的电动公交在全球大概有300多个城市成功地示范运行,包括日本京都、美国洛杉矶、欧洲伦敦,以及南美等地。

不仅是电动大巴,比亚迪的乘用车一直是高速增长。2018年市场有一个新的特点,比如此前比亚迪售车可能70%来自限购城市,这些城市实际上是政策在驱动。目前,有50%左右电动汽车销量来自于没有政策驱动的城市,比如说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城市,这些城市购买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同等待遇,不限行也不限购,但是这些城市增长很快。因此,2018年新能源车市场的特点,从政策驱动型的单轮驱动,变成政策+市场的双轮驱动。

我觉得这样的增长方式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续,因为政策驱动有一天会退坡的,各种政策也在慢慢减弱,新能源车真正未来的驱动还是要靠老百姓买车。我们也调研了一下原因,感觉到确实来自老百姓的需求,觉得电动车的性价比已经大于燃油车的性价比。老百姓的心里有一本账,电动车和燃油车哪个划算买哪个。我们估算是如果售价差距不超过4万元,他就认为购买电动车更加合算。4万元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各种税减免,少了1万元,二是油和电的差价导致使用电动车的成本更低。使用电动车每年的使用成本大概比燃油车下降1万,因为电的成本大概一公里在1毛钱,油的车一公里在6毛钱,油电差价大约5毛钱一公里。如果私家车一年跑2万公里,一年差1万元,三年就是3万元。

我们2018年推出元EV电动车,原来燃油车大概在6万元,燃油车可能一个月销售一两千台。但我们推出的元EV规划是4000台,现在需求达到15000台,就说明老百姓已经这样算过账了。

“用技术创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何伟:这几年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特别是前两年很红、很热,后来又遇到了一些挫折,比方说我们当初提出弯道超车,希望通过新能源汽车跟世界先进的车企一起并跑,但国外几个大车企一旦醒过味来做新能源汽车,也有很多技术储备。您是技术出身,在这方面比亚迪规划如何?

王传福:作为比亚迪,我们实现技术创新,做好产品,然后争取国家的政策配合。我相信比亚迪这几年可以抓住百年不遇的行业变革机会,让中国的汽车工业走到前面去,实现国家的弯道超车。

中国现在急需的一是新能源车解决城市的污染,另外就是轨道交通,来解决城市的拥堵。城市拥堵靠修路解决拥堵是不可能的,因为城镇路增长每年大约1%到2%,但汽车的增长都是百分之十几。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我们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改变,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比亚迪是个有责任的企业,我们的使命就是用技术创新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亚迪的云轨、云巴用了电动车的很多技术,比如说轻量化、电机、电控、电池,完全是统一的产业链,包括无人驾驶、智能化都绑在一起。

何伟:我记得您有一个观点“汽车是移动的手机”,这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王传福:汽车的应用场景远远比手机大,因为手机没有腿,汽车有腿,而且汽车可以能智能驾驶、无人驾驶。从传感器数量看,手机传感器只有13个,汽车传感器有340多个,13个传感器就产生了200多万个APP应用软件,汽车300多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如果开放的话,将产生难记其数的应用软件、场景、应用生态。

何伟:按照这个思路,将来我们普通人肯定是车不离身。

王传福:车就变成家了,变成办公室了。对于智能汽车,未来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燃油车是个机械车,就像算盘一样,算盘打不出互联网,算盘只是算个数而已,机械车只能代个步而已。电动车不止是算数那么简单,它可以干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它是电的世界,它可以无所不能。因此我觉得,未来中国在电动车上占了一个优势以后,在智能汽车上,又站到另外一个高度,会产生类似BAT的巨头企业,会产生一个超级的汽车生态。

何伟:在新一轮的合作过程当中,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有没有需要突破和补齐的一些核心短板?

王传福:中国汽车的趋势很明显,电动化这是大势所趋,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像家电和手机产业一样,因为中国民族勤奋、进取、聪明,我相信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份额会逐步逐步提高,做到家电一样,市场占有率能达到70%、80%。现在市场占有率是40%多,未来中国自主品牌的潜力很大,也可以相互合作,像我们现在和长城汽车有良好合作,我们给它供电动压缩机,它已经订了我们的产品;我们与长安汽车合作也很好,我们给它供应电池,会合资建电池厂。

未来我们还会和其他的自主品牌一起,为了中国自主品牌发展,我们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中国市场很大,一定会产生类似于像大众和丰田这样的汽车巨头。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