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峰:电动汽车充电新国标制定过程问题重重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王凌方 时间:2016-01-11 10:22 点击:次
作为最新版充电国标GB/T 18487.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牵头单位主要参与者,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用电技术分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倪峰拥有较为丰富的国际标准制定经验。记者与倪峰沟通时,发现他对国内这次标准修订工作感触颇深。在他看来,这次修订工作肯定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在标准使用后获得更多的反馈后,存在再次修订完善的可能性。
■国内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国内企业参与度太低,每次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反馈最多的是外企,国内企业参与的太少,有时征求意见稿公布一个月,国内企业竟然一条意见也没有。”倪峰表示,“仅靠几个专家制定标准,肯定会有遗漏,而产业链相关企业的经验和建议可以弥补很多疏漏。”
在倪峰看来,这就是不重视标准的体现,仅把标准挂在“嘴边”是没有意义的,等到标准强制执行时,再来指责标准存在各种问题为时已晚,只能在后期再次修订时才能完善,非常不利于推进产业发展。
倪峰向记者表示,他在参加电动汽车国际标准制定时,前期讨论比国内丰富得多,参与的企业非常多,讨论十分积极。倪峰认为,这些企业就非常关心标准的制定,而非挂在“嘴上”的关心。
倪峰希望,后期再有标准的制定、修订时,国内企业能够积极参与,为标准的制定献计献策。
■标准或有缺失 数据支撑不够
根据倪峰的判断,修订后的充电标准还不完善的另一原因是技术数据匮乏,对一些技术条件等相关问题的判断或许会存在偏差。
国内外企业对标准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国外大企业标准制定部门大多相对独立,该技术团队单独对董事会负责,企业研发团队和实验室的数据优先供给该团队,在标准讨论时派出的参加人员只是这些团队的发言人。”倪峰表示,“国内企业研究标准的或许只有少数几个人甚至可能仅有一个人,并且该人士还身兼数职,分给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的时间太少了。”
“企业在数据支撑方面投入的更少。”倪峰表示,这就导致标准制定过程当中会有“拍脑袋”现象发生,此时制定出的标准出现疏漏甚至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
倪峰希望,以后在制定相关标准时,企业能够积累并提供相关的一线数据,这样有助于提升标准的质量。
■标准非设计指导书 思想误区需扭转
目前很多厂家把标准当成了设计指导书,任何一点不清楚都需要在标准当中找到依据。倪峰对此表示,这是不可能的,国家标准只是规定了接口在安全性、一致性、操作性等领域的要求,不会也没必要提供详细的技术实现细节。
“有些厂家希望标准能够把电路图、电阻、电容全部标出来,这已经不是标准而是设计方案了。”倪峰说,“希望企业能够理解,如此细节化的内容应该出现在企业标准中,而不是国家标准之中,希望企业能够扭转这种思想误区,细节内容需要企业自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