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控股李河君: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
来源:瞭望周刊 作者:屈一平 时间:2012-03-04 19:27 点击:次
2011年12月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通明的小礼堂内,“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座无虚席。在众人掌声中,唯一一位新能源领域企业家缓缓走上主席台,接受大家诚挚的祝贺和敬意。他当选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十大先进典型,并致获奖感言,题为《汉能,因祖国强大而强大》。
这位企业家,全球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公司的缔造者,创造了规模比葛洲坝要大10%的汉能水坝奇迹;他投入千亿元打造中国太阳能清洁能源,在四川双流建立了一期300兆瓦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制造基地,为全球单厂产能最大的单体厂房树立了一个样板。
他就是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舆论眼中的“逐日”领跑者。
因祖国强大而强大
“尽管曾经获得很多奖项,但得知获得这个奖项时,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能源民营企业者的自豪。”作为汉能控股集团的董事长,作为一位17年来不曾停歇脚步的新能源追逐者,李河君面对本刊记者,将自己跋涉与奋斗的力量源泉,概括为两个词——“中国”和“使命”。
“望着金沙江上那巍峨耸立的640米长、160米高的大坝,望着那奔腾而下的激流,望着那指向天边的高压线塔架,我万分感慨,受的这些罪值了,流的这些泪,痛快!”李河君在《汉能,因祖国强大而强大》的主题演讲中,回顾了自己走出校门后的“原始积累”、涉足水电行业的心路历程,以及到金安桥的“八年抗战”。正是国家对他开发新能源梦想的认可和褒奖,使他在这条艰辛旅程上的行走中,感受到了“使命”。
2010年,李河君代表中国民营企业家,去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参加“政府在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会议。由于场合非常正式,发言者多为英文念稿,然而李河君却是完全脱稿演讲。
“因为我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我具备这样的能力。”八分钟的演讲,收获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胡德平在现场激动地拥抱了李河君,他说:“你给中国民营企业家,给中国人争光了!”在当天的晚宴上,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何亚非也对李河君脱稿演讲赞赏有加。
李河君表示,是祖国的强大成就了汉能的“能”,民营企业进入能源领域,建成世界最大的水电厂,资金的保障至关重要,“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国家开发银行按照国家对非公经济的鼓励政策,给了我第一笔2.4亿元人民币的贷款,使我们民营企业进入了能源这样的国家经济命脉产业!”
如他所言,汉能控股集团的发展,离不开国家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两次大机遇。2005年,汉能控股集团大力投资水电开发,目前水电装机累计已达600万千瓦,与五大发电集团同台竞技。2010年,汉能又进入了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并形成了设备制造研发、电池生产、太阳能发电的全产业链。
就在近日,国家开发银行再次提供汉能300亿元的授信,为汉能集团在国内建设运营光伏电站和水力发电站以及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全面支持。
“这是个历史机遇”
上世纪80年代末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李河君放弃了国家分配,选择了“下海”经商。他从卖电子元器件开始,第一份原始资金是向老师借的5万元,涉足过国内贸易、矿业开采、矿泉水生产、房地产等行业,到1995年,公司已经积累了上亿元的资金。
“完成了初步积累,反而有几分失落。”李河君说,“赚了些钱,好像并没有抚平我内心的一种冲动,也无法满足我全部的追求。什么是好企业?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这个问题一度困扰着我。”
1990年代中期,大家都不看好电力行业,国家也暂缓了对电力的大规模投入。但是,李河君坚信自己对未来的判断,认为市场对电力的需求一定会出现持续快速增长。他处理掉其他业务,把全部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投进了清洁能源行业。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从1993年开始筹备,历经十年后,2002年,汉能的前身——北京华睿投资集团公司斥资4个亿,在广东河源市建成年发电量近千万千瓦时的东江木京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成功。从几万千瓦的小水电开始干,一直干到十几万千瓦、几十万千瓦,李河君积累了资金,积累了经验,建设了一支国际一流的水电专家团队。他期待着有更大的舞台展示汉能的力量。
2002年,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等组织民营企业家赴云南考察。当时云南省有1亿千瓦水电资源处于待开发状态,省委省政府迫切希望民间资本进入。“这是个历史机遇!”李河君立刻决定,投资10亿元,开展金沙江中游流域水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很快,云南省和汉能正式签署了投资近200亿、一期装机240万千瓦的金安桥水电站项目开发协议。这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百万千瓦级特大型水电项目。
2011年3月27日,历时8年,一期装机240万千瓦的金安桥水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成为迄今全球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最大水电站,也是金沙江干流上第一座并网发电的特大型水电站,它也是国内首座由民企出资建设的特大型水电站。
李河君感叹:“这8年中,汉能人历练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历练了心态,历练了团队,懂得了感恩,懂得了责任。”金安桥水电站的并网发电,为汉能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瞄向第四次工业革命
几乎是在金安桥水电站建设的同时,汉能开始了自己在太阳能领域的布局——“一基两翼”,即以传统清洁能源水力发电板块为基础,以太阳能研发与生产等高科技能源板块为左翼,以太阳能光伏应用为右翼的产业结构。
李河君告诉本刊记者,自己开始关注太阳能新能源缘于2006年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的成立,被推选为会长的他,开始全面研究新能源。
“当时尝试了燃料电池、氢能、潮汐能、地热能,还有秸秆发电……所有新能源都尝试了,中间摸索了三年多的时间。当时为了新能源发展路线才定了这个战略方向,为此也交了不少学费。”
2011年6月15日,中国最大的汉能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在成都双流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建成投产。一期年产能可达300兆瓦、电池光电转换率可达到10%。这标志着中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量产取得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中国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汉能控股集团在进军新能源行业、领跑世界光伏产业的征途中,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主导,汉能计划在四川、广东、海南、浙江、山东、江苏等地陆续投资建设太阳能产业研发制造基地,预计到2012年各基地总产能将超过2GW,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清洁能源企业,这个目标不是虚的,不可操作的,一个企业,在决定做什么事之前,一定要设立一个遥远却可及的目标。”李河君坦言,这样的底气源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实力。
早在2004年,集团即组建了新能源研究院,聘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lanMacDiarmid先生为首席科学家,同时聘请了大批归国中青年科学家,组建了逾百名博士、硕士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的汉能高科技能源研发中心。
汉能目前的研发中心面积达1万平方米,有12个国际一流水准的清洁能源实验室,并与国内外多家知名院校合作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燃料电池以及相关关键原材料的研发和中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在新能源领域已申请专利近20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总数的60%。经国家批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汉能控股集团设立,该工作站将为汉能及全行业培养更多更高端新能源研究人才。汉能控股集团在科研领域和自主创新方面站在了中国同行的前列。
“新能源不是补充,而是替代。”李河君说。2011年全国两会,身为政协委员的他,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优势新能源产业,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提案》,指出“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是一场革命,它将比10年前的信息产业革命更重大、更深远,应该是世界农业文明以来最伟大的革命之一。如果说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化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产业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新能源则可定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由此可见,若我国以新能源,尤其是以太阳能为突破口,打造大体量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将是调整我国产业结构最好的选择之一。”
为人类造福
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是,以金安桥水电发电作基础,汉能当初完全可以投入看起来最火热的多晶硅发电领域。可是,汉能为什么选择了投入大、技术门槛高的薄膜电池呢?
“其实汉能是最有条件做多晶硅的,我们有这么大电厂发电,多晶硅(的生产)主要是耗能,我们可以做最好的多晶硅,但我们为什么不做多晶硅呢?因为它一定会被薄膜替代掉,所以不做。”李河君说,“除非企业为了生存才做,而汉能不是仅为生存的企业,我们要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他预言,当太阳能发电成本降到每度五毛钱的那一天,就将是能源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石油最终也难逃被替代的命运:第一,太阳能在2015年一定会大规模替代核能、火电,甚至替代石油;第二,全球的能源格局将发生改变。
面对这样的变局,李河君笃定地说:“汉能要么领导全球新能源,要么死掉!”
李河君的思考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企业领导者,他更像一个对人类有着终极关怀的修炼者。他告诉本刊记者,他一直在思考人类能源的终极利用方式,相信“还是会返还到原始”。他坚定地认为,并且佐证说,从6500年以前,人类开始使用能源以来,都是间接的,唯独利用太阳能是直接的利用,它没有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以,太阳能一定是革命性的,一定是继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一革命的主角应该是中国。
汉能对外这样描述自己的目标——2020年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清洁能源企业,汉能坚持走清洁能源发展道路,将以迅捷的步伐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清洁能源企业,为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