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上险量约98.8万辆 同比增长222%

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上险量约98.8万辆 同比增长222%

日前,今年6月及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上险量出炉。数据显示,6月新能源汽车上险量约为21.9万辆,环比增长约22.8%,同比增长约172.4%。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上险量约为98.8万辆,同比增长约222.0%。

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上险量约98.8万辆 同比增长222%

从所有权来看,上半年个人和出租租赁上险量拉动作用明显,其中个人上半年上险量约75.9万辆,占比约76.8%,出租租赁上险量约为11.5万辆,占比约11.6%。

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上险量约98.8万辆 同比增长222%

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二季度持续增长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上险量增长主要得益于纯电动和插电混动的发力,尤其在二季度,两个细分市场上险量均在持续增长。其中,纯电动汽车上半年上险量约为82.0万辆,占比约83%;插电混动上险量约为13.8万辆,占比约14%;增程式混动份额仍较小,占比约3%,上半年上险量约为3.0万辆。

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上险量约98.8万辆 同比增长222%

在纯电动细分市场,上半年五菱、特斯拉上险量均超过了10万辆,比亚迪紧随其后,但其与特斯拉相差了近5万辆。从品牌来看,纯电动市场除特斯拉以外,自主品牌依托车型较多或明星车型拉动,上半年上险量贡献度较高。

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上险量约98.8万辆 同比增长222%

插电混动方面,上半年上险量主力品牌有比亚迪、大众、荣威、宝马,这四个品牌上半年上险量总和已占插电混动上险量整体的74%,其中比亚迪已经高位领先,比亚迪今年3月相继上市的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在二季度上险量持续增长,秦PLUS DM-i 6月上险量6212辆,位居当月新能源车型第六。

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上险量约98.8万辆 同比增长222%

据悉,今年下半年比亚迪还将在插电混动上持续发力,中信建投研报分析,比亚迪今年后续还将推出3款DM-i车型(汉、宋pro、宋max),随着产能瓶颈突破,DM-i车型销量将继续攀升,插混车型将加速实现对比亚迪燃油车替代。

与纯电动和插电混动相比,增程式混动目前市场份额很小,仅为3%,上半年上险量约3万辆,其中理想ONE贡献约2.94万辆,其次是赛力斯。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底,华为智选SF5首批用户交付,在上险量上,SF5 6月上险量为455辆,环比增长约313.6%,今年上半年,SF5总体上险量为958辆,低于千辆。

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上险量约98.8万辆 同比增长222%

据了解,按照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此前披露的规划,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在今年7月底计划进入华为200家零售店,今年年底将扩展到1000家。这或意味着赛力斯SF5在今年下半年市场表现有望持续增长。

理想上半年上险量微超小鹏

今年上半年,造车新势力(含特斯拉)上险量与整体新能源市场上险量增幅相当,同比增长218%,总体上险量约为28.3万辆,占比约28.6%。

分品牌来看,上半年特斯拉上险量大幅领先国内新势力,位居第一;国内新势力中,蔚来以月均近七千辆的水平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理想,其6月上险量为国内新势力“状元”,当月上险达到了7846,也由此,理想上半年对小鹏汽车实现了反超,小鹏位居第三,但其与理想上半年上险量仅相差639辆,双方的缠斗还将持续。

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上险量约98.8万辆 同比增长222%

第二梯队中,哪吒汽车上半年上险量位居第四,与小鹏有1.2万辆差距,被取而代之的威马上险量名次下滑至第六,零跑位居第五,仅以380辆的微弱优势暂居威马之上。

在车型方面,上半年特斯拉两款车型位居榜单前两位,理想ONE居国内新势力车型第一,且大幅超过小鹏P7与蔚来ES6,而与理想ONE相比,小鹏和蔚来的车型上险量走势趋稳。

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上险量约98.8万辆 同比增长222%

在上险量城市方面,上海市是造车新势力最青睐的城市,上半年新势力在上海上险量约为4.4万辆,大幅领先于杭州、深圳、北京等城市。而上半年在上海热销的新势力品牌依次是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这四个品牌在上海上险量占据了新势力整体的92%。

上半年新能源车累计上险量约98.8万辆 同比增长222%

相比杭州、深圳、北京等汽车限购城市,上海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条件相对宽松,“绿牌”延续至2023年,这也成为了新势力及其他新能源品牌主攻的城市。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陈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