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丰田VS 特斯拉:氢燃料电池车与纯电动车之争-国际新闻-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丰田VS 特斯拉:氢燃料电池车与纯电动车之争

丰田VS 特斯拉:氢燃料电池车与纯电动车之争

    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宣布对外公布特斯拉全部专利之后,又有一个车企来“争当活雷锋”了。丰田在CES上展示了其燃料电池车,同时也宣布,为促进燃料电池车的普及,将无偿提供丰田独有的约5680项燃料电池相关专利(包括正在申请中的专利)的使用权。

  据悉,丰田无偿提供专利使用权的具体内容为:在市场导入初期(预计到2020年底为止),无偿提供燃料电池组(约1970项)、高压储氢罐(约290项)、燃料电池控制系统(约3350项)等作为FCV的研发与生产基础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相关专利的使用权,用于FCV的生产和销售。

  此外,为促进加氢站尽快普及,将无限期无偿提供制造、供给氢气的加氢站相关的专利(约70项)的使用权。

  谁更有技术含量?

  跟特斯拉比起来,丰田此次开发的技术则更为“高级”:特斯拉作为一个“后来居上”的汽车品牌,它的技术亮点在于电池组的排列构造和控制系统,集成大于创造,而丰田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已经开始研发燃料电池车,其首款量产销售的燃料电池车Mirai已经上市销售,并且通过技术创新将成本大幅下降,使得其最终购买价格可以控制在30万元以内,其开放的专利技术更具含金量。

  为什么要当“活雷锋”?

  当然,虽说丰田此举表明了其开放、无私的态度,但其实也是在为自己争取“同盟军”。目前,关于未来汽车的能源形式,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是两大方向,谁能占领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的话事权。

  基于时下时髦的“互联网分享思维”,你采用了我的专利,就更利于我在该领域建立标准,同样也就更有机会成为领军者及市场占有者。

  当然,其他车企也在对未来的能源形式做自己的选择。绝大多数车企都采取“两条路并行”的方案,既着手燃料电池车的研发,也不放弃纯电动车的推广。在此次CES上,宝马带来了其拥有无线充电技术的电动车i8,并开启了名为“BMW i ChargeForward”的智能充电项目;奔驰则在F015概念车上使用了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来源;而通用则展出了第二代增程型混合动力沃蓝达。

  事实上,目前这两种新能源车方向也都拥有自己的缺陷:纯电动车受限于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电池体积大等因素的困扰,而氢燃料电池车则面临着氢燃料费用高昂、依赖公众加氢站建设等问题。所以说,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赌博。由此看来,“活雷锋”频现也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