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出台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时间:2012-06-06 09:40:47
《天津市滨海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和《天津市滨海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未来新区将打造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高地和国际一流的新能源产业聚集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新型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国内领先的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建筑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和纳米材料、海洋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基地。
现状:产业发展迅速
“十一五”期间,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技术创新水平大幅提升,成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聚集区。新材料产业依托新区产业基础和科技优势,聚集各类新材料企业100余家,在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膜分离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亮点: 链式发展显现集群效应
“十一五”期间,通过引进和培育,新区在化工新材料产业初步建立起石油化工—合成树脂—改性塑料—塑料助剂—塑料加工—制品应用的产业链条;半导体照明材料初步形成了衬底材料—外延片生产—芯片制作—封装—应用产品的产业链条;电子信息材料初步形成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电子器件—电子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
不仅在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在过去几年其产业链也在快速完善。以风电领域为例,新区形成了从主机设备的整套机组到电机、齿轮箱、叶片等配套零部件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风电累计装机总量占全国的30%,成为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基地。
对策: 创新体系助力产业提升
在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的规划中都提到,产业整体自主研发能力有待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大型企业不多的问题。这也是当前处于转型期的国内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遭遇的共同瓶颈。针对上述问题,两项规划提出了清晰应对策略。
例如针对风电企业新区提出建立技术研发激励机制,对企业研发活动进行资助,吸引国内外著名风电整机企业在新区设立研发机构。
针对绿色二次电池领域,新区鼓励和支持各领域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新型储能电池领域加强合作,以产学研联合方式促进创新体系建设。
针对新材料产业,新区提出通过建设企业创新支撑平台、公共研究服务平台、设立新材料产业联盟等,整合创新资源,完善服务体系,突出企业主体作用。
到2015年,新区仅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就要建设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服务平台达到30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