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质变前夜 看看2014年微型电动汽车业都发生了哪些事?-行业新闻-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质变前夜 看看2014年微型电动汽车业都发生了哪些事?

质变前夜 看看2014年微型电动汽车业都发生了哪些事?

对于微型低速电动汽车来说,过去的这一年可以说是风云变幻、跌宕起伏。2014年初即迎来当头一棒,一次3.15将低速电动车推到风口浪尖。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这个行业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市场也似乎开始峰回路转。同时,强劲的需求也让低速电动车自身加快调整,以破除身份尴尬。此后,电动汽车百人会成立,分时租赁模式开始在杭州推广,国内首个地方行业标准在山东发布,而时至年底,乘用车生产资质征求意见稿又为行业打了一针兴奋剂,微型电动汽车似乎看到希望的曙光正变得触手可及!

当头一棒 3.15严查低速电动车

在2014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山东老年代步车即低速电动汽车不幸“中枪”,被称为“马路杀手”。 在2009之前,低速电动汽车主要动力来自于铅酸电池,主要适用于高尔夫、厂区、公园等封闭环境,因此其生产、使用均无需严格的质量标准,更谈不上走上公共车道、上牌等一系列问题。那么为什么会造成央视报道的马路杀手现状呢?2009年中国将电动汽车上升作为国家新兴产业战略时,各城市也陆续展开示范推广工程,不断加码财政补贴力度,但由于传统车企生产的电动汽车价格贵,且外形老旧,因此难以获得市场认可。这时,低速电动汽车以其低廉的价格、时尚的外观外形、无需上牌及驾照等优势,再加上“环保汽车”的宣传外衣,走国家政策发展“擦边球”战术,迅速走出厂门。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中国低速电动汽车发展保有量达80万辆。

而面对数量众多、政策空白的发展现状,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吴卫多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低速电动汽车不符合国家汽车标准,不符合公共利益。”对于坊间盛传的“低速电动汽车转正”的消信息,他明确表示,“就汽车项目审批的发改委立场而言,我们不认为低速电动汽车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在央视的“无情”曝光下,低速电动汽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车企所面临的是整顿甚至破产等严重后果。

推动顶层决策 电动汽车百人会成立

2014年5月5日,由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产业界等的官员、学者、企业家共同发起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在北京成立。据悉,百人会定位为中国电动汽车领域跨学科、行业、部门、所有制的,非官方和非营利性的政策和学术研究机构,国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第三方智库。百人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促进不同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最终形成研究成果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百人会首批理事会成员由来自汽车、能源、信息、交通领域等的相关企业家以及政府、高校的官员、学者等组成。理事长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陈清泰指出,目前是电动车产业化初期,我国在这方面大体跟上了全球的步伐。电动汽车是我国产业升级的一个突破口,不仅要作为经济短期增长的点,更应该作为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亮点。

百人会力求打破行业、学科、所有制和部门局限,它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商业模式创新 微型电动汽车推广分时租赁

目前,分时租赁模式已经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试点进行,预计2015年将继续在重庆进行推广。

分时租赁系统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只需输入手机号和密码,一辆电动汽车即可提走。北京市科技部一楼大厅设置了“绿狗”电动车分时租赁自助终端。这是一个由触屏电脑和类似于超市储物箱的钥匙柜组成的自助终端,显示屏上列出了可用车型、车辆剩余电量和租金信息。选定租用车型后,相应柜门弹开,即可取走钥匙,完成这个过程只需4分钟。

#p#

在开走电动车之前,需要拔下专用充电插头;使用完毕还车时,必须把插头重新插上充电,这样才能完成自助还车流程。

由于我国电动汽车推广目前存在种种困境,因此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就此诞生了。它有效的补充了公共交通所存在的缺陷,尤其在人们出行的行驶里程在50公里左右时,打车嫌贵,公交系统又不能随心所欲,租一辆燃油车显得手续繁琐,这个时候,自助分时租赁的电动汽车便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山东首先破局全国首个地方行业标准出台

2014年6月12日,山东省发布了国内首个地方低速电动汽车行业标准——《山东省小型电动汽车行业标准》,它从低速电动汽车的范围界定、规范性引用文件到产品的型号和技术参数、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9个部分对低速电动汽车进行了界定。

新标准规定小型电动车的最高时速不超过70km/h,续驶里程较之前相比所有提高,匀速40km/h~60km/h行驶,温度20℃及以上时,一次充电续驶里程不应少于100km,温度5℃~10℃,一次充电不应少于80km(2011年标准为70km)。小型电动车的可靠性行驶里程由3000km提高到8000km,平均无故障间隔里程由1000km提高到2000km。低温起动是新增加的要求,电动车在—15℃±5℃的环境温度下,浸车8小时后应能正常启动和行驶。标准还增加了产品型号与技术参数这项规定,便于识别管理。电动车总成、零部件、装备方面也有平整、无缺损等具体要求。

在小型电动车生产企业准入方面,也有严格的规定。准入共设有10项条件,涉及生产设备、研发能力、投入规模、售后服务、电池回收、产品出口、技术方向等多方面要求,生产企业需符合其中八项以上方可申请准入。

在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安全方面,小型电动车保险通知的发布也可视为有力之举。通知涵盖了保险责任限额、保险费用等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两种小型电动车保险方案和投保及索赔等各方面详细流程。

行业技术标准、企业准入条件、行业保险档案三份文件齐齐出台,为山东省小型电动车提供了更为有序健康的发展方向。但目前该标准仅作为自律性标准,不具备强制性。

《山东省小型电动汽车行业标准》的出台,有效的规范了低速电动车的生产,微型低速电动车只有真正完善了自身的品质,才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

政策开闸生产资质征求意见引发鲶鱼之争

2014年11月26日,发改委出台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对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生产准入条件做出相关规定。《规定》就放开纯电动车准入征求意见,确定了准入政策的大致框架,要求企业在申报前具备一定的条件。

《规定》中所要求的三条基础能力中,最核心的是:(申报企业)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

此后,申请企业要根据投资项目的基本要求编制投资项目申请报告,按照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等进行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对不能保持生产准入相关条件、投产后产量过低、不能履行承诺、已经破产或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等情况的企业”,进行相应的惩处。

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确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要求新建企业只能生产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其他乘用车(包括增程式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不在准入范围内。

发改委此次公开征求意见,表明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有望进一步放宽,将引入更多非汽车生产商进入电动汽车行业,进一步加快行业发展步伐。这也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电动车生产门限放宽的期待。

从2014年微型电动汽车行业的这5件大事可以看出,虽然是饱受争议、处境尴尬,但强劲的市场需求、新能源车推广突破的拉动、政策开闸的机遇等都为行业带来了希望和动力。随着行业的不断规范,以及市场规模的爆破,政策和产业环境将迎来持续利好,再加上传统车企在这一领域的不断发力,综合这些因素的推动,2015年微型电动汽车将迎来爆发式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