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创建以人为中心的日本式制造业物联网IoT-行业新闻-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创建以人为中心的日本式制造业物联网IoT

创建以人为中心的日本式制造业物联网IoT

“如果没有人的支撑,IoT(物联网)就无法实现。以人为中心,力争实现包括隐性知识在内的数据连接方式,才是日本式的制造业IoT”。IndustrialValueChainInitiative(IVI)理事长、法政大学设计工学系教授西冈靖之如此说道。据其介绍,通过由人来介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而不是随意进行收集,可以发挥日本制造业IoT的优势。 

IVI是成立于2015年6月的团体,目的是探讨灵活应用IoT来构筑制造业的新合作形态。由以制造业为主的30多家企业以实现“联网工厂”为目标聚集而成。IVI提出了与提出工业4.0概念的德国等欧美国家不同的IoT概念,那就是“以人为中心的IoT”。西冈在2015年7月6日于东京举行的“FACTORY 2015 Summer”上登台发表演讲,介绍了IVI力争实现的日本制造业IoT。 

融入现场的技术经验和知识 

以人为起点是什么意思呢?西冈表示,“虽说是IoT,但其实并不是所有信息都能变成有用的数据。要变成有用的数据,需要由人类来甄别。人类的作用是对其赋予意义,比如在什么时机发送什么数据。人类如何管理数据非常重要”。提起IoT,往往会使人联想起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或数据采掘工具来分析从工厂收集的大数据。但“除了这种形态之外,作为一种补充方式,‘现场员工的视点’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不仅要通过计算机进行全力分析,还可以通过运用现场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使IoT变得更有效率。 

据西冈介绍,要在制造业中实现日本独特的IoT,关键在于对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界限进行定义。不过,二者的界限单靠一家公司来探讨研究是无法得出结论的。实现联网工厂时,成员企业要在讨论过程中弄清楚哪些范围是自己的机制,哪些又是与其他公司具有共同点的通用机制,这是IVI的重要职责之一。西冈表示,IVI打算在讨论过程中找出相关课题,在推敲多种意见的同时弄清楚共通部分,并对竞争和合作的界限加以定义。 

目标是“宽松的标准” 

关于IVI的具体活动,该团体将制定用来实现工厂联网的“参考模型”。“由熟悉现场业务的人讨论业务的执行方法,从设备管理、工序管理及质量管理的具体实例中找出共通课题,基于场景来考虑可以利用IoT实现什么目标,并制作出参考模型”(西冈)。据介绍,参考模型只是共通部分的模型,因此可以防止IoT中令人担忧的技术泄露问题。 

关于此时参考模型的应有形态,“力争实现‘宽松的标准’”。原因是如果参考模型过于严格的话,就无法使用各公司培育的技术经验了。IVI认为,实现自定义余地较大的“宽松标准”之后,就可能会成为用以发挥各公司的优势来实现工厂联动的参考信息。因此,“在不同情况下,联网方式也不一样,虽然不可能像插件(Plugin)那样,但无需像原来一样花费巨额成本就能实现‘联网工厂’”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