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中国CEO海兹曼:新能源汽车为何迟到?(2)

而在政策制定层面,海兹曼强调,“希望有机会能与政府、其他厂商、客户一起深入商谈”。

逆袭隐忧

其实,大众在“造新”上的克制,同样体现在其竞争对手丰田身上。

双擎卡罗拉和雷凌两款产品,刚刚开启了丰田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售。然而在此之前,丰田新能源在国际市场中早已取得不菲成绩。

为何大众与丰田的新能源汽车,都没有急于对国内市场开启猛攻?不难发现,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优势实在太过明显。

即便是核心技术需要采购,但是靠着行政优惠、税费优惠等补贴,国产新能源汽车仍然可以将价格拉低到10万—15万元价格区间。

因此,尽管腾势、宝马i3以及特斯拉等车型实现了良好的口碑,但最终销量短期内仍然难以取得巨大突破。

在优惠政策退坡之前,外资品牌似乎已经因此集体“拒绝”发力新能源汽车。毕竟,其原有传统汽车品牌仍然非常畅销,实在没理由顾此失彼。

数据显示,上汽大众2015年全年实现销量1,812,077辆,位列国内乘用车销量榜首,其中大众品牌累计销售1,532,009辆,同比增长6.2%,毫无悬念的蝉联国内单一品牌销量冠军。

手握如此吸金利器,大众的新能源汽车战略自然不必操之过急。

而反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等自主品牌,这些企业为国人普及了新能源汽车的知识、也顺势占据了20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的重头,并让他们收获颇丰,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依赖,也多少有些孤注一掷的“无奈”。

数据显示,比亚迪预计2015年度实现净利润26.8亿-28.5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518.18%-557.39%。去年年前1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50797台,全球第一,同比增长高达231%。

但同时,2015年1-11月,比亚迪汽车整体累计销售38.83万辆,同比增长0.87%。这一数据显示,比亚迪在除了新能源汽车与SUV上收获成功之外,传统汽车细分市场上依旧面临困局,因此押注新能源是他们重新实现盈利的希望。江淮汽车亦是如此。

同时,尽管国产新能源汽车实现“逆袭”,但是技术不成熟的问题仍然存在。电池产能受限,几乎成了所有新能源品牌的通病。而电机电控技术的瓶颈也仍在逐步突破进程中,毕竟并非每个新能源汽车品牌都是比亚迪。

科技部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就表示,“不要被目前销量暴涨、全球销量第一等光鲜的外表迷惑,一定要认清楚形势,自主品牌的整体技术水平较粗糙,一旦补贴退坡,外资进入,挑战还是很大的。”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受制于人的危机已经显现。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涨后,很多车企拿不出产能,原因是电池供应商供不上,电池短缺严重。电池材料的价格开始暴涨,到2015年底,电池级碳酸锂已经从2014年9月的38500元/吨上涨了1.55倍。

而不少国外电池供应商企业也开始发力中国市场,目前三星集团旗下的西安锂电池工厂已经竣工投产,拥有年产4万台汽车的动力电池生产线。韩国LG化学,也确定了在中国建厂生产动力电池。

因此,国产新能源逆袭的背后,技术隐忧依然不容忽视。大众在新能源汽车上的迟到,有可能只是为了等待国内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利用这段时间积极储备先进的技术和量产能力。

而目前自主品牌的崛起,则很有可能为“大众们”的到来,起到市场培育的作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