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行业里的“新浙商” 郑永刚:决胜于时光之外(2)

“企业做长久,做强、做长,它的核心是思考。你的企业做成现在这样,其实是你10年前、8年前的思考形成的结果。所以多数企业的生命周期特别短,就因为它没有思考,干到哪儿算哪儿,亲自指挥,亲自打仗,打赢了就打赢了,打死了就打死了。真正做大企业,要有思考的,然后经过长时间不断地追求和坚持。”

作为首家在A股上市的服装企业,杉杉早已在业内遥遥领先。但郑永刚意识到,服装行业做到500亿难度很大。随着其他服装企业品牌营销意识的提高,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品牌的大量进入,国内服装业高速发展期将随之结束。

郑永刚提出,服装行业还是要坚持做好,但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就够了。杉杉集团必须要综合发展,在转型中寻求突破。

1999年,在浦东区政府的盛邀之下,郑永刚带领部分团队从宁波搬到了上海。依靠杉杉的盛名和郑永刚的个人声誉,想在当时已经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中分得一杯羹,并不是什么难事。

房地产不是核心竞争力。郑永刚的目光似乎有些游离物外: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科技。杉杉要进军高科技。

做衣服的要搞高科技了,这步子太大,旁观者心里不免有“扯淡”的嘀咕。

郑永刚自然不懂高科技(他坦陈,自己连做衣服也并不懂),他让集团投资部门广泛调研项目,要求有两个:技术必须领先,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快速反应的投资部门把一份报告放在了郑永刚的案头:鞍山热能研究院正在研发“中间相碳微球”即“锂电池负极材料”,已申报国家863发展计划项目,具有国际领先性。当时的充电电池市场还是镍氢电池的天下,锂电池处于起步阶段,但前景广阔。“当时整个国家都没有这个产业,而我断定,未来新能源新材料肯定要成为颠覆性的产业。”

1999年9月,郑永刚成立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连人带技术全部收购,一起弄到上海来。

仅用了一年,新公司就完成了年产200吨中间相碳微球项目的设计、施工、设备安装与调试,并于2001年正式投产,终结了日本企业对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垄断。当时日本产品卖到中国是60万元/吨,杉杉产品上市后将价格降到了40万元/吨。杉杉成为行业内国内最大、全球第三的生产企业。

2003年,杉杉决定涉足锂电池正极材料。而此时企业既无技术也无生产能力,郑永刚就马不停蹄走访了全国4家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当年11月,郑永刚迅速圈定其中客户最认可、技术最强的一家,投入几千万元收购并扩充产能。目前这家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已经是全国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公司。

郑永刚在战略会上告诉下属:“全世界有200多家锂电池制造企业,我们只做材料供应商,他们全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客户;我们要是做锂电池,他们就都是竞争对手。”锂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铜箔和隔膜组成。郑永刚决心把每一个关键环节纳入杉杉怀中。2005年2月,杉杉科技收购了东莞市锦泰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电解液项目收入囊中。

杉杉搞新能源一路攻城略地,但好几年都没有赚钱,全靠集团支撑,赔钱赔到所有人都觉得没信心了。郑永刚沉住了气:“我如果具体参与这个企业经营的话,经营上连续亏损,就会连头也抬不起来,关掉算了。但从做战略的角度考虑,付出努力,做到全球最高水平,你总有一天会赚钱的。”

几年后,杉杉的高科技板块果真迎来爆发性的增长,从年利润百万级跃升亿级,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赢利点。

从服装进来,从金融出去

未及人们了解郑永刚的高科技新身份,郑永刚又扎进了金融圈。

“从服装到高科技,又做金融了。这个跟上学一样,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那是自然的事。实业是基础,金融肯定要去涉足,思考产业资本跟金融资本怎么样去结合。”

早在1990年代,杉杉即投资设立了信用社,这是中国资本充足率最高的银行之一——宁波银行的前身。

2007年,杉杉为股权投资搭建了专门的平台——杉杉创投,主要致力于股权投资和产业并购领域的项目研究、投资实施和投资交易操作,形成了以Pre-IPO投资为主,中短期收益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产业资本的并购投资和财务顾问等多业务并举的格局。

通过持有26%正德人寿(现已更名君康人寿)股份,郑永刚的脚步又迈进了保险业。

“保险是低成本的长期资本。没有金融支撑的话,实体经济发生了困难,人家也不可能老去了解你这个企业到底怎么样,解决不了问题的话,会很危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 能源财经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