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锂电新能源产业链上的“浙商”典范(2)
来源:中国电池杂志-中国电池网 作者:于清教 陈芳芳 时间:2015-12-02 15:15 点击:次
2013年,万向集团获生产新能源客车与卡车生产资质。同年,万向击退美国本土巨头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完成对A123公司的收购,该公司是美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锂电池制造商,拥有核心磷酸铁锂电池专利技术;在2014年,又击败李泽楷财团为背景的混合技术公司(Hybrid Technology LLC),完成对美国高科技插电跑车公司菲斯克(Fisker)的收购。这两个跨国收购案例,都被美国媒体评为当年最佳收购案例。
数据显示,2014年万向的销售规模已超过200亿美元,而在美国的销售额已超过20亿美元。此时的万向不仅成为了美国汽车三巨头的供应商,并收购20余家美国企业,投资触及房地产及新能源领域。
能亲眼看见属于万向的第一辆车下线是鲁冠球一直以来最大的夙愿。在收购了A123以及菲斯克后,打通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万向,也终能实现了造车的梦想。
鲁冠球认为,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社会上一直有争论,万向从1999年开始,就认定搞纯电动,到现在还没有变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走纯电动这条路子已越来越清晰。万向搞电动汽车已11年,天天在“烧钱”,到现在还没有赚过钱,但已聚集了一大批人才,形成了从电池、电机、电控到电动汽车的全产业链闭环。
不出意外,2016年的某个时刻,万向钱潮有望获得国家批准的首批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
很少接待媒体的鲁冠球近日却高调表示,万向集团在“十三五”乃至“十四五”期间要干一件大事——十年用2000亿元打造一个万向创新聚能城。万向创新聚能城包括新能源零部件、电池、客车和乘用车。
中国电池网跟踪研究发现,在造新能源车方面,万向集团已投入了三十几个亿,还没能做到盈利。但鲁冠球仍然坚持,一定要花大力气做好电池,2000亿中有640亿是花在电池上的。万向的目标是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2013年收购A123,已逐步在市场上独占鳌头。就在最近,A123还挤掉韩国一个竞争对手,取得保时捷又一款车型的启停电池业务。另外,2016年7月万向集团在美国将上市Karma混合动力车,由宝马提供动力系统产品。新能源客车领域,万向集团已和上汽集团合资,现在也有100辆客车在运行。
在中国电池网2012年度的第二届中国电池行业年度人物评选中,中国电池网给予鲁冠球的推荐理由是——“人的一生,从生下来一直到生命停止,整个过程都是学习的过程,人生精彩不精彩,关键看你怎么学。”他堪称中国民营企业的“不倒翁”、“常青树”,年近七旬仍带领万向集团持续发展、年年登高。他认为,改革越深化,企业家的地位肯定是越来越高,但不能超过当官的地位,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安全距离,一定要听党的话。他警示自己和中国民营企业,改革面临的最大危险是如何破解利益难题,任何改革,都是权利的再分配。未来十年改革会很难,越到下面改革越难,但再难也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所以“四个坚持”不能变,这个底线不能破。
到今天,中国电池网在盘点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的“浙商”时意外并惊喜发现,鲁冠球和万向集团在攀登高峰中又一次成为行业的标杆和先锋。正如鲁冠球在随习近平主席访美前夕接受浙江日报的专访时说的一句话:人最后总要留下一点东西。我希望留下一个“新能源城”,一个做成全球榜样、做成样板工程的“新能源城”。
(部分资料据公开资料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