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销量四连降 动力电池行业面临车市寒冬大考(2)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袁孝尚 李争光 时间:2019-12-09 16:52 点击:次
不过,多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的发生成为了“导火索”,引发行业关于激进追求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质疑。行业人士提出,一方面,市场需求是否完全集中在提高新能源汽车续驶能力上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另一方面,过分追求高能量密度、高充电倍率也会增加动力电池的成本压力和安全隐患。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梁锐向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过于激进地追求能量密度的做法有待商榷,新能源汽车发展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讲,未必一定需要很长的续驶里程,通勤代步车一般100多公里就能满足需求。他认为,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依然是技术研发的主要方向,但供应商不能因此就急功近利、牺牲产品的安全性,应该稳打稳扎、循序渐进、合理发展。
市场:技术创新必须放首位 找准定位寻找新增长点
对于动力电池行业如何应对市场“寒冬”的话题,业内专家给出的建议往往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观点格外突出——市场越艰难,越体现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在日前某峰会上表示:“动力电池企业必须掌握并不断创新核心技术,真正把技术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发展电池技术既充满机会,又面临巨大挑战,不断提高企业自身市场地位的最重要因素便是掌握核心技术。”此外,他还建议,上下游企业应加强协同合作,从而提升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动力电池供应商要与研究机构、核心材料供应商、整车制造商、回收和梯次利用企业等进行深度合作,保障我国动力电池技术持续进步,形成越来越强的国际竞争力,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前述动力电池企业高管则向记者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行业将回归更公平竞争的状态,企业未来发展不应再依赖补贴,而是要靠技术和实力赢得发展空间。“动力电池企业需要在技术研发上持续加大投入,做好新产品研发,应对未来可能的市场变化。”他说。
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在电芯成组、电池箱体、PACK等系统性优化设计、轻量化处理,以及改进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原材料体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有效提升了产品能量密度和品质,降低了成本。面对补贴退坡,技术创新升级仍然是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需要在高镍三元、硅基负极、固态电池等方面加快技术创新和突破。
基于对补贴退坡的预期和行业的不断发展,不同动力电池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其中,由于原材料供给侧持续放量,导致三元电池供过于求,而下游对高镍三元电池应用意愿有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反弹,在A00级车型、电动物流车、48V微混系统车型、电动网约车、电动叉车等细分领域需求明显增长。
业内专家认为,动力电池企业必须紧跟市场需求,调整研发方向,应对市场变化。吴辉表示,未来政策对技术性能的引导作用将进一步减弱,车企也会更多地依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选择技术路线。
事实上,动力电池企业也在扩大产品应用范围,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开拓电动自行车、船舶、储能、48V系统等细分市场。梁锐表示,欧洲、中国、美国对车辆油耗提出了更严格的目标要求,混合动力在降低油耗方面技术优势明显,未来或将成为动力电池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此外,在人工智能、智能穿戴产品、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光储充等领域,动力电池企业也在探索新的商业发展模式。
- 上一篇:动力电池陷入至暗时刻 明年下半年或迎来“满格”复活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