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能源汽车与电池供需关系,前晨汽车创始人、CEO黄晨东预测,到2023年有望达到平衡。此外,电池还需要关注两个挑战:“超充”和“低温特性”。...
肖峰强调,作为客户乃至整个行业最关注的问题,安全是重中之重。其建议,安全的保障需要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及全生命周期监控等多维度考虑。...
在蔚来汽车电池系统副总裁曾士哲看来,基于换电技术的电池研发制造,二次利用电池价值的效率会有很大提升。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要把体验感做好,还要把背后的技术做好。...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放南分析称,快充化尤其超级快充将成为高端市场未来的发力点。此外,高能量密度永远是行业追求的主要方向之一。未来能量密度的提升,包括固态、半固态、锂空等会成为前沿技术在能量密度上的突破重点。...
关于未来新型氢能产业链,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锐明表示,比较理想的是产氢全程绿氢,储运和加注过程低压化,到了使用的时候,通过燃料电池来使用氢气,可以把氢气中的化学能转成电能。...
虽然前景广阔,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挑战也不少,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廖世军认为,主要来自六个方面:制造及使用成本、耐久性、基础设施、铂资源、技术发展、效率竞争力。...
随着双碳目标、顶层产业规划、示范城市群落地等利好政策的推进,氢能产业正蓄势待发。但在张震看来,氢能大规模产业应用仍面临成本、技术瓶颈、系统性能等等挑战。...
30日上午,北京大学教授、电池“达沃斯”学术委员会主席其鲁在论坛上做了题为《电动汽车和电力储能中的先进锂电池与地球实现零碳排放的艰难漫长之旅》的主题演讲。...
30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化学教授、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坦利·惠廷厄姆在ABEC | 2022中国(广东·东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论坛上做了题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视频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徐政和指出,为了保证资源安全,避免环境污染问题,电池回收势在必行,预计到2030年,三元锂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规模将超1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