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升温” 自主品牌需直面六大行业难题(2)
来源:我爱电车网 作者:张倩 陈语 时间:2020-03-10 20:26 点击:次
长城欧拉R1纯电动车 电池网资料图片
动力电池安全一直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根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与动力电池相关的电动汽车安全事故超过50多起。
此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王赟松曾表示,因电池衰减问题和充电故障而进行投诉的比例分别占到55%和15%,成为新能源汽车投诉最主要的因素。电池成本占车辆价格比例过高,电池衰减严重导致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比燃油车明显偏低。
同时,电池续航里程直接关系到出行结果,也是消费者考验产品好不好的一个重要标准。国内新能源汽车历经近十几年的发展,虽然技术进步带动续航里程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但随着补贴门槛与续航里程挂钩以及合资品牌加入带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快,续航里程不断攀升,主流产品已经由300公里开始向700公里逼近。相信700公里续航里程可以满足大量消费者要求,但续航里程往往都虚标严重,冬季续航能力更是受限,“续航忧虑症”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
即使续航里程真的达到700公里,消费者也心存疑虑,纯电动车充电效率比较低,充能不及燃油车快速便利也影响消费者认可度。比如一辆续航仅为300公里但充电只需10分钟的电动车,也要比一辆续航700公里充电8小时的电动车,更加容易让消费者接受。
破解充电难题亟需转换思维
新能源汽车不仅充能效率影响消费者认可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是直接影响新能源车推广。受市场需求及产业链逐步成熟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以来,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整体规模滞后等因素依旧成为制约新能源车发展的核心要素。
于清教指出,目前充电桩标准不统一、在线结算模块不统一;坏桩率过高,重数量不重质量,利用率不高,布局不合理,电价高,服务费高等严重影响充电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
2019年以来,国家政策层对充电桩的重视也愈发明显,“补购置”转向“补运营”过渡,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引起市场关注。
今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提出要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新基建”板块,“充电桩”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而如何面向市场实现产品最优化,打造更优惠、更便捷的充电服务,保障新能源汽车用户出行,实现由量到质的冲刺,成为考验充电桩行业的现实问题。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经理赵健对未来几年充电基础设施的布局是乐观的,他认为,充电桩纳入新基建重要领域应该是个必然,也一定会集合行政、社会、企业、市场等资源加快产业的优化布局。
赵健指出,目前充电桩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政府和行业要支持有安全防护、质量保障的技术和产品成为行业标准,提高充电桩的技术门槛;2、市场上更不应该以价格选择充电桩,选择了低价很多时候,安全隐患、质量问题就相伴而来;3、充电补贴更多要向充电运营企业和用户倾斜,比如按照城市充电度数补贴,那么就能直接优惠到汽车用户的使用,这样充电企业也愿意继续投入,继续加快建设,并且更多的优惠给到用户。
性价比就是持续满足用户的变化需求
2月26日,今年首期北京市小客车指标发布,释放6万个新能源购车需求,车企间“抢客战”、“营销战”加剧上演。
用户会客观根据性价比优势及购车优惠政策考虑入手哪款车型,而补贴逐步退坡下,产品的性价比高低检验着是否禁得住市场考验能力。
国产特斯拉Model3主打性价比,兼具科技和性能体验,就颇具市场吸引力,2019年12月30日国产特斯拉实现首批交付,Model3补贴后售价低于30万,考虑到财政补贴下滑以及产能提升后规模效应,业内人士预计2020年国产Model3大规模交付价格在26-28万左右。特斯拉的性价比优势,使得其新能源汽车市场地位超越一些本土品牌,同时也成为造车新势力重点对标的品牌,而在2019年,特斯拉的销量第一次超过了比亚迪,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面对这样一条“鲶鱼”,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又该如何守住先发优势?企业要做优做强,就要进一步优化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还要考虑消费市场定位。于清教建议,企业能够重视产品的迭代开发,通过不断的修正、迭代更新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降低零部件的不兼容风险和成本。
在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自主品牌还是要提升技术、降低成本,实现销售价格逐步与用户需求接轨,占领市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曾预计,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在2025年出现性价比的转折点,然后迎来大发展。
- 上一篇:跨国车企“动真格” 自主品牌“忙转型”:新能源车市决战年开启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