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渔光一体”将新能源发电与水产养殖相结合-新能源-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渔光一体”将新能源发电与水产养殖相结合

“渔光一体”将新能源发电与水产养殖相结合

在不增加土地等资源要素投入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业产业效益?近年来,江苏如东、射阳等地的“渔光一体”示范基地创造性地将光伏新能源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了“鱼、电、环保”三丰收。

“渔光一体”,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在水面架设光伏电池板、水下养殖鱼虾的方式,实现养殖和发电并行发展。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拥有养殖水面1.2亿亩,其中约4500万亩精养鱼塘具备发展“渔光一体”的条件,如果全部实现改造的话,总量可达1200GW至1500GW,年发电收入将达1.2万亿元至1.5万亿元。

通威股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企业,直接或间接拥有900万亩优质鱼塘。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说:“我们曾测算过,900万亩精养鱼塘水产养殖年产量可达1350万吨,通过新建和改扩建‘渔光一体’项目,可增加300GW至450GW装机容量的光伏电站。在年日照2000小时以上地区,每亩池塘的利润将比单纯水产养殖高3倍以上。”

成本方面,和常规养殖或一般电站相比,“渔光一体”初期资金投入稍高,但后期的运维成本并不高,随着无人化值守的实现还可使成本进一步下降。

尤为可观的是环保效益。据介绍,以20至30亩鱼塘水面建设的太阳能电站为一个单位计算,每年由此可节约标煤34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00吨。

“渔光一体”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但这种独特的创新模式已经受到了主管部门以及农业、光伏行业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介绍,在“十三五”期间,预计每年光伏工程的投资将达到1500亿元,光伏产品的出口也将达到1500亿元。预计在10年左右,光伏发电将具备全面与煤电竞争的能力。

“在国家持续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大背景下,‘渔光一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魏宝振说,利用水产养殖集中地区丰富的池塘水面资源来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充分运用新能源产业、高效渔业与休闲旅游产业的集成优势,可实现新能源集约化发展和高效水产产业化发展的良好结合。

复旦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国家现代农业光伏产业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执行主席孙耀杰教授认为,“渔光一体”将直接降低水产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针对增氧机、饲料投饵机等养殖设备的机械耗电,用水上的光伏发电,将有效减少这部分养殖成本。‘渔光一体’作为新型工业与现代设施农业的结合,实现了产业叠加和资源共享,可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孙耀杰说。

在江苏等地,已有数千亩精养鱼塘采用了“渔光一体”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益。以射阳的“渔光一体”示范项目为例,该项目首年每亩鱼塘发电收入即达6万余元,较之前每亩7000元至1.5万元的养鱼收入大幅提高,每亩“渔光一体”池塘年利润超过4万元。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