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再扩80GWh产能!588Ah储能电池发布!锂电黑马再亮新招-国内新闻-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再扩80GWh产能!588Ah储能电池发布!锂电黑马再亮新招

能源财经网9月28日讯(常青 宋蜀伟 湖北宜昌报道)在全球“双碳”目标推进与能源结构转型的浪潮下,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核心与电化学储能的关键载体,行业规模持续高速扩张。随着锂电池行业进入TWh时代,储能与动力电池两大细分赛道需求旺盛,推动行业进入“产能布局+技术突破”的竞争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一批具备快速响应能力与创新实力的“锂电黑马”加速崛起,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楚能新能源)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继2022年启动湖北宜昌锂电池产业园一期项目,实现“一年内开工、建成、投产”的行业标杆后,公司再度加码产能与技术布局。

楚能新能源宜昌80GWh全新一代锂电池项目开工

9月26日,楚能新能源宜昌80GWh全新一代锂电池项目开工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本次开工项目是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二期,规划年产能80GWh,研发生产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及Pack模组等新能源产品。

80GWh项目开工 力建全国最大锂电池产业基地

电池网现场获悉,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项目总规划投资450亿元,用地近5000亩,是集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及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022年8月,该项目一期65GWh正式开工建设,于2023年8月正式投产,实现了一年内完成开工、建成、投产的行业壮举,目前产能正在全面释放。

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

“80GWh全新一代锂电池项目不仅是楚能千亿战略目标的重要布局,更是楚能以产业助力宜昌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的重要部分。楚能将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建成项目,力争早投产、早达效,将宜昌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锂电池产业基地。”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在开工现场讲道。

据悉,在战略层面上,楚能新能源已构建“黄金三角”产能布局,湖北武汉、孝感、宜昌三大基地覆盖了动力、储能两大领域的研发、生产、制造的产业生态。

代德明透露,楚能即将进入大规模扩产状态,未来将建成超过500GWh的有效产能,同时参与市场竞争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电池网了解到,楚能新能源的大力扩产,背后的底气来自于持续增长的订单。2025年,楚能新能源新增订单总量已超过80GGWh,单月出货量突破8GWh。

另外,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1-8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TOP15中,楚能新能源的市场份额也正在快速提升,相比2024年增长迅速。

就在上个月,楚能新能源还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柳汽)签署动力电池开发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楚能新能源将在未来五年内向东风柳汽提供超过30GWh的多款乘用车、商用重卡电池产品。同时,双方还将建立联合研发机制,整合优势资源,聚焦高能量密度、轻量化、梯次利用、商用CTP等前瞻性动力技术开发,共同探索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的出行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订单规模持续增加的同时,自2025年以来,楚能新能源已先后与华创新材、瑞德丰、常州锂源、天赐材料、诺德股份、科达利、杉杉科技、新宙邦、贝特瑞等电池材料配套商签订采购协议,涉及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铜箔、结构件等,协同发展供应链,深化战略合作和技术交流,实现共赢发展。

588Ah电池发布 精准应对全球储能市场未来需求

楚能新能源的创建,得益于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赛道,作为“电池新兵”,公司加大创新研发投入,组建了强大的研发队伍。通过产能规模+技术研发双重布局,公司正围绕电化学储能、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等商业应用领域,不断推进材料创新、技术创新,全面布局新能源电池领域。

新一代588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

就在开工活动前一天(25日),楚能新能源新品发布会在宜昌举行,楚能新能源执行副总裁卜相楠发布新一代588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

卜相楠提到,本次发布的新一代588Ah储能专用电池凝聚了楚能在材料体系、结构工艺与智能制造领域沉淀多年的尖端技术成果。单颗电池能量突破卷绕工艺极限达588Ah,质量能量密度为190Wh/kg、体积能量密度为419Wh/L,能量效率高达96.5%,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大容量电芯,以电芯数量减少、管理复杂度降低、制造与集成效率提升等显著优势成为储能行业发展共识,但其在加速行业技术进步的同时,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为储能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和技术难题。

据悉,在刷新技术参数的基础上,楚能新能源588Ah储能专用电池同时具备“高可靠、高安全、长寿命”的显著优势。

高可靠:588Ah电池平移已量产的472Ah电池成熟材料体系及制造工艺,核心可靠性已通过前置验证,有效控制新品风险,为客户带来“可预期、可依赖”的稳定品质与快速量产交付的双重保障。

高安全:高安全是588Ah电池大规模应用的基石。楚能构建了从“事前预防”到“事中控制”再到“事后防护”的全栈安全体系。通过结构材料的创新设计,有效降低内短路及析锂风险;独创定向泄压通道设计,实现高温气流毫秒级定向泄压。

长寿命:长寿命是588Ah电池对全生命周期收益的保障。通过正极多级粒径调控、负极稳定骨架设计、电解液自修复技术三大核心技术,精准应对电池衰减难题,实现超12000次的循环寿命与优异的容量保持率,以时间见证价值。

“楚能新能源三大基地已有超过200GWh的产能布局,依托强大的生产能力,588Ah储能专用电池将于2026年二季度正式开启小批量产交付,在三季度实现全面量产交付。”卜相楠强调。

除此之外,与本次588Ah电池一同亮相的是楚能588-CTP2.0储能PACK解决方案及“百变金刚”系统平台。

据了解,得益于极简无模组设计,CTP2.0储能PACK解决方案物料种类及数量减少20%,单体PACK质量能量密度高达170Wh/kg、体积能量密度高达285Wh/L。通过采用1000℃耐热隔离层设计,有效阻断热蔓延,将高安全从电池级延伸到系统级,为电站运营构建了坚实屏障。行业首创的“吸护双法”工艺,将生产效率提升35%,规模化交付能力更出众。

另外,“百变金刚”系统平台以其高度模块化、配置灵活、快速部署的核心特点而得名。标准10尺柜容量为3.13MWh,标准20尺柜容量为6.26MWh,能够根据项目具体需求进行灵活组合与扩展,完美适配从发电侧、电网侧到大型工商业等多元化应用场景,提升了产品对不同客户需求和复杂应用环境的适应能力,缩短项目交付周期。

结语

EVTank预计,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1899.3GWh和5127.3GWh。

楚能新能源此次80GWh产能扩张与588Ah储能专用电池的同步落地,既是企业对全球锂电市场需求的精准回应,也折射出当前行业发展的核心趋势:一方面,随着储能电站、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市场对大容量、高安全、长寿命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整合上下游供应链、构建高效产能网络,成为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

在这一进程中,楚能新能源正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技术与产能协同升级,不仅将实现自身快速成长,更将推动整个锂电行业向更高效、更安全、更绿色的方向迈进,为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责任编辑:常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