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中利集团“智能光伏+科技农业”助力光伏扶贫-新能源-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中利集团“智能光伏+科技农业”助力光伏扶贫

     10月16日-17日,“2016中国扶贫日县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中利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柏兴代表“光伏扶贫产业联盟(筹)”作了创新“智能光伏+科技农业“的主旨发言。

中利集团“智能光伏+科技农业”助力光伏扶贫


    王柏兴首先介绍了中利多年来在扶贫项目上作出的贡献,先后在青海、内蒙、宁夏、新疆、甘肃等西部贫困地区,投资了 6个产业企业,总投资超过了50亿,为西部贫困地区解决扶贫就业4500多人。2013年,四川雅安大地震的第一时间捐赠了500套小型光伏发电系统( 价值700多万元),为灾区救援提供了急用照明。王柏兴认为脱贫致富还是要与产业共盈创造“造血扶贫”,要从“扶贫先扶智”的国策着手,中利还捐赠了青海省共和县3000万元的学校建设。

  王柏兴推荐了中利 “智能光伏+科技农业”,创新村级“光伏扶贫农场”,实现光伏与农业同步推进:光伏项目桩距跨度达到10米、组件高度达到4米以上、组件单板倾斜安装等先进技术,满足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和满足光伏下面农作物达到75%以上的太阳光照,创新光伏+设施农业的高效扶贫。以光伏领跑者的技术、品质要求,让贫困村有保障,让扶贫项目获取最大的收益。

中利“智能光伏+科技农业”项目,创新实现了农光结合的高效扶贫,在本次论坛上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农业专家、各贫困县县委书记、县长的高度赞成。在17日下午项目意向协议签订会上,中利与15个贫困县签订了《全县贫困村光伏+农业扶贫》协议,实施了包县脱贫,成为今年中国扶贫日县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论坛上签约数量最多、效果显著的“精准扶贫”典范。

  王柏兴对成立“光伏扶贫产业联盟”,实现“光伏产业组团包县脱贫”提出了初步方案:为推进村级“光伏+设施农业”的高效扶贫,中利可以提供“智能光伏+科技农业”的专利技术标准,对项目进行统一招标和帮扶企业原则让利的方式,使光伏+设施农业项目成本不超过普通光伏电站造价,既要让扶贫企业获利,更要让扶贫项目低成本运作,保证贫困村实现20年产业收益的脱贫致富。

  村级光伏扶贫项目的资金来源:联盟企业共同出资30~40亿作为“光伏扶贫产业基金”的劣后发起企业,希望国务院扶贫办帮助协调商业银行、国有机构等优先的方式,达到“光伏扶贫产业基金”300亿规模,为村级光伏扶贫项目提供20%的资本金,三大政策性银行提供80%的扶贫贷款。约能实现全国50%(6万个)贫困村、无需各级政府出资,实现20年“光伏+农业”稳定收益的“精准扶贫”。

  王柏兴最后希望在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的领导下,有序成立“光伏扶贫产业联盟”和“光伏扶贫产业基金”,利用光伏产业20年的稳定收益,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他认为此举同时能推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为决战2020全面脱贫作出光伏行业的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