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矿之王:拥有“金山”的*ST众和正游离在退市边缘(3)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王东岳 时间:2018-09-29 17:06 点击:次
交易前的2013年,公司账面的货币资金为1.54亿元。同期,公司有短期借款4.44亿元、长期借款1.9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44%。
收购后的2014年,公司短期借款升至5.46亿元、长期借款升至5.14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69%。此后数年,资产负债率连创新高,直至资不抵债。
2014-2016年,众和股份利息支出分别为6652万元、1.28亿元和1.47亿元。巨额的利息费用和传统主业下滑使得公司经营状况迅速恶化。2015年,众和股份巨亏1.47亿元。
巨亏的众和股份并未意识到风险,致命的恶果还在成长。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众和股份前董秘詹金明曾表示,“金鑫矿业的探明储量一直在增长,增加的储量都在高尔达八号矿脉,公司希望在储量探完后再办理采矿权证。否则,若办理完采矿权证就不能再探矿了,那就很可惜。”
按规定,当矿山已探明储量由探矿转为采矿权证时,原有的探矿权证将灭失,不能继续进行探矿。因此,考虑到探采权证申报的机会成本,有条件的公司往往会在矿区全部探明后一次转采。
资金几近枯竭的众和股份显然条件不符。2016年9月,由于缺少环保投入,金鑫矿业无法达到生产标准,公司被责令全面停产。时至今日,金鑫矿业仍因无力支付环保整改所需资金无法复产。
此时,众和股份选择了隐瞒。
2016年10月和2017年1月,众和股份曾两次发布全年盈利预告。2017年2月28日,众和股份在业绩快报中更是披露实现净利润5769万元。
但直到2017年4月28日,众和股份发布2016年年报称,公司当年亏损4830万元,远低于此前披露的盈利预期,金鑫矿业停产的真相才被揭露。
即使2016年年报披露前的一分钟,投资者还相信公司会像业绩快报中说的实现扭亏。然而,年报亏损,披星戴帽,立即停牌,陷入重组;6个月后,重组交易对方及方案不确定,董事长被捕,2017年继续亏损,可能退市。之后,2017年11月3日,不顾巨额融资盘尚未平仓的压力仓促复牌,上演了A股市场一次空前的融资盘踩踏事件。
这就是一个普通投资者,根据众和股份发布的公告,在A股市场所遭受的真实经历。公司业绩变脸的直接后果是引来监管层的关注及问询,直至立案调查。
2017年5月,公司更名*ST众和,退市警钟悬顶。
“生”的希望
实控人许氏父子应是最了解*ST众和境况的人。早在业绩变脸之前,许氏父子已开始频繁与各路资本接触。
财务投资者意在“壳”资源,各方提出的方案多是保壳思路。按照最初的计划,*ST众和原本打算利用体外资金收购上市公司纺织业务或者深圳天骄资产,通过人为制造盈利实现保壳。然而,2017年3月许建成因涉嫌合同诈骗被警方逮捕。几近失控的*ST众和与外界的谈判因此停滞。到2017年9月,*ST众和再想通过出售资产实现保壳,为时已晚。
2017年11月3日,停牌半年的*ST众和复牌,公司股价连续18个交易日跌停,跌幅近60.18%。2018年4月,*ST众和发布2017年年报巨亏10.4亿元,净资产由期初7.15亿元变为-4.74亿元。
而此时,碳酸锂价格尚维持在15万元/吨左右的高位,由于金鑫矿业的真实价值未完全在账面体现,因此这意味着,谁能成功拯救*ST众和,谁就能获得金鑫矿业最终归属权。
金鑫矿业的争夺早就开始。
据报道,2017年10月,在政府有关负责人的撮合下,厦门泛华开始与*ST众和洽谈。据知情人告诉本刊记者,厦门泛华开出的股权对价为16.9元/股。遗憾的是,由于定价难以达成一致,双方谈判最终不欢而散。
本刊了解到,除厦门泛华外,包括盛屯矿业、川能投、北汽新能源等诸多公司均与*ST众和有过不同程度的接触。
直到2018年4月23日,*ST众和发布《关于接受财务资助公告》称,为解决面临的债务危机与退市风险,公司拟引入兴业矿业作为战略投资人参与和推动众和股份重整事宜;众和股份拟接受兴业矿业在2018年度提供合计最高额不超过6亿元的财务资助。资本对于金鑫矿业的争夺暂时告一段落。
5月4日,中融信托与兴业矿业的大股东兴业集团签订债权转让协议书,约定将其对*ST众和的《贷款合同》及相关担保合同项下公司享有的信托贷款主债权、担保权利等全部权利转让给兴业集团。
根据资料,中融信托是*ST众和最大的非银行机构债权人。2015年1月,金鑫矿业以公司持有的四川阿坝锂辉矿采矿权作为抵押,向中融信托申请2亿元信托贷款。2016年2月,金鑫矿业在贷款到期后无力偿还本息,中融信托一度向法院提请冻结公司资产,并于2017年3月向江油市人民法院提出司法拍卖用于抵押贷款的锂辉矿采矿权证。但由于金鑫矿业原股东李剑南等人对执行拍卖采矿权提出异议申请,上述拍卖请求最终被绵阳法院裁定发回重审。
兴业集团和旗下的兴业矿业接替中融信托入局,不在外界的预料之中。但翻看历史重整案例可以发现,兴业矿业承接债权与财务资助的一系列行为都是“有备而来”。
自2007年《破产法》颁布以来,中国已先后发生过几十场大小不一的破产重整事件。与传统破产清算相比,新《破产法》摒弃了原有的破产与和解制度,重新设置了破产清算、和解程序与破产重整三类程序。
相比破产清算,破产重整状态下的债权人清偿率会得到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在破产重整后,随着债务人的经营状况好转,出资人(股东)的股权价值回升、利益能够得到保障。近年来,破产重整被广泛应用。
根据以往案例,重整方获取控制权的方式不一,包括债权转让、代为清偿债务和债务转移等方式。其中,最常见的受让方式是通过资本公积金定向转增股本。
2018年7月,*ST天化(000912.SZ)实施了重整计划中的公积金转增股本事项。公司拟以9.83亿元资本公积金转增9.83亿股股份。按照重整计划,上述转增股份将部分用于清偿上市公司及子公司债务;剩余股份由重整投资人有条件受让。
与*ST天化不同,*ST众和资本公积金仅为8412万元,转增股本并不足以弥补相关债务。根据会计准则,债权人对公司的债务豁免可计入上市公司其他资本公积金,并在后续实施资本公积金转股本。
而兴业矿业的计划则是——通过豁免对*ST众和的债权,增加资本公积,进而获得上市公司最终控制权。所以,拿到中融信托的对金鑫矿业的债权,在理论上占据了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