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2024年中国锂电池行业正极材料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行业榜单-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2024年中国锂电池行业正极材料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

2024年中国锂电池行业正极材料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

【编者按】10月10日,由EVTank、海融网(hirohida.com)、电池网(itdcw.com)、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锂电池行业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行业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2024年中国充电桩运营服务商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2024年中国钠电池行业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正式出炉。

该竞争力榜单于ABEC 2014(第2届电池“达沃斯”)论坛上首次发布,现已连续发布11届。

“不惟一规模、不惟一产能、不惟一体制”是该榜单多年来坚持的重要评价原则。通过产能情况、产销数据、客户结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综合口碑、公司信用、产品品质、技术实力、经营机制、媒体披露等多维度指标构建全面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结合专家评定等定性指标最终筛选出各细分领域产业链十强企业名单。

2024年度的榜单,研究工作组主要对2024年以来中国国内锂电产业链,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新能源乘用车及充电桩运营服务企业等八个细分领域,以及钠电池及固态电池两条新兴技术路线进行了研究与评定,目的主要是从多维度客观评价产业链企业的中长期核心竞争实力,通过数据分析和研究挖掘真正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为地方政府、投资机构、产业链企业、学术机构等筛选合作对象提供参考。

该竞争力榜单主要基于联合发布单位长期对锂电产业链各环节及重点企业的跟踪研究积累、实地走访和电话访谈并结合EVTank内部数据库、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国内外企业数据库、金融终端大数据库、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等渠道。

2024年中国锂电池行业正极材料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

1、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1

企业简介:湖南裕能(301358)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湖南湘潭、广西靖西、四川遂宁、贵州福泉、云南安宁等地布局生产基地,现有产能56万吨/年,其中湘潭6万吨/年,靖西3万吨/年,遂宁12万吨/年,福泉15万吨/年,安宁20万吨/年。公司已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海辰储能、远景动力、瑞浦兰钧、派能科技等知名锂电企业供应商。2024年上半年,公司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30.94万吨,同比增长43.3%。

上榜理由:湖南裕能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龙头企业,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并持续推进一体化布局和海外业务。湖南裕能磷酸铁锂出货量自2020年以来稳居全国第一,2024上半年公司产能利用率达到93.15%。此外,公司持续推进磷矿等矿产资源的一体化产业布局,未来有望进一步降低公司成本。在出海方面,公司设立了裕能(新加坡)公司、计划在西班牙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有望配套海外新起的磷酸铁锂市场,进一步抬升公司盈利水平及全球竞争力。

2、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2

企业简介:容百科技(688005)主要从事多元材料、磷酸锰铁锂材料、钠电材料及多元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雄厚的研发资源与优势,研发人员共540余名,在国内外拥有 450 项注册专利。公司业务覆盖全球,拥有湖北鄂州、湖北仙桃、贵州遵义、浙江余姚、山西临汾,以及韩国、北美、欧洲等基地,已建成高镍产能27万吨/年。公司与全球头部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科技、亿纬锂能、SK on、三星SDI等建立良好合作,并广泛应用于主流车企。公司三元正极材料市场份额连续三年全球第一。2024年上半年,公司三元材料销售量为5.3万吨。

上榜理由:容百科技产品实现多元化布局,同时具有领先的国际布局优势。公司所开发的高镍、超高镍多晶和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配套用于国内外多家客户,同时积极布局磷酸锰铁锂和钠电正极材料,实现产品多元化布局。此外,公司由中韩两支团队共同组建,拥有跨文化、跨地区的企业整合、延伸及完善产业链的能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不断实现开拓,分别在欧美成立子公司,目前公司韩国基地逐步投产,欧洲基地已完成收购,同时与日本、韩国及北美顶尖的锂电客户签订了框架合作、技术合作等协议,向欧美客户的出货也在显著提升,全球布局正在加速落地,未来公司出货有望进一步提升。

3、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3

企业简介:德方纳米(300769)专营纳米级锂电池材料,目前主要产品为纳米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及补锂剂。公司产能主要分布在广东佛山、云南曲靖和四川宜宾,已建成磷酸铁锂产能26.5万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11万吨/年,补锂剂产能5000吨/年。客户方面,公司已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等头部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关系。2024年上半年,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10.58万吨。

上榜理由:领先的研发技术和优异的产品性能为德方纳米打造卓越的竞争优势。技术方面,公司开发了“自热蒸发液相合成法”“非连续石墨烯包覆”“离子掺杂”“纳米化”四大核心技术及“涅甲界面改性”“离子超导”两项技术创新,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开发体系,突破并掌握了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的关键工艺技术,技术优势行业领先。产品方面,公司的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剂(固态和半固态体系)均具有突出的性能优势,市场认可度较高,品牌口碑良好。未来公司应适时推出海外布局计划,提升公司的全球竞争力。客户方面,公司与湖南裕能有较大部分重合,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建议关注企业前沿技术布局和差异化布局。

4、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4

企业简介:常州锂源成立于2021年,是由上市企业龙蟠科技(603906)控股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总部位于江苏常州。公司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目前拥有江苏常州、天津、四川遂宁(在建)、山东鄄城(在建)、湖北襄阳(在建)5个生产基地,现有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25万吨/年,宜春基地和印尼基地即将规模化量产。公司主要客户群体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欣旺达、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力神电池、万向一二三、楚能新能源、LGES等。2024年上半年,公司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为7.45万吨。

上榜理由:常州锂源具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优势,海外布局也稳步推进。常州锂源拥有高功率球形LFP制备、球形LFP密实化等核心技术,以及“S、T、M”系列、“锂能1号”等主打产品,市场认可度较高,品牌口碑良好,在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客户方面,公司更多聚集在二梯队电池企业,量级相对较少,但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与LGES在印尼共同运营的正极材料工厂即将规模化量产,这也是第一家在海外落地规模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工厂的中国企业,并与LGES签署了5年的长期供货协议,未来部分产能得到了锁定,助推公司海外产能进一步拓展,优先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巩固了公司在全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的市场地位。

5、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5

企业简介:万润新能(688275)成立于2010年12月,主要生产动力和储能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产品主要为磷酸铁锂、磷酸铁等。公司已在湖北、山东以及安徽布局了生产基地,现有产能为46.8万吨/年,其中,山东滨州12吨/年磷酸铁锂及24吨/年磷酸铁已进行调试生产,湖北基地“年产10万吨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已建成投产。公司客户涵盖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赣锋锂业、亿纬锂能、融捷股份、万向一二三等知名企业。2024年上半年,公司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为7.8万吨。

上榜理由:万润新能具有前驱体、正极材料一体化的产业链融合优势,同时多元化布局产品以拓宽业务渠道。公司基于磷酸铁核心技术与产能布局,实现了前驱体、正极材料一体化的产业链融合,从而降低了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可控。在产品布局方面,除了磷酸铁锂材料,公司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磷酸锰铁锂等新产品的研发上也有了较大进展,目前第二代高比容量磷酸锰铁锂正处于试生产阶段,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部分型号已实现量产出货。客户方面,公司虽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但与龙头企业的绑定弱于另外两家头部磷酸铁锂材料供应企业。

6、浙江友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6

企业简介:友山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华友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专注于磷酸铁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内蒙古、广西、湖北、云南等地布局了磷酸铁锂产业基地,当前磷酸铁锂产能约50万吨/年,规划到2025年实现140万吨/年。公司客户涵盖了中创新航、宁德时代、特斯拉等。2024年上半年,公司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为5.3万吨。

上榜理由:分割于华友钴业磷酸铁锂业务,友山科技拥有原材料保障的优势和华友控股的资本支持,2023年公司作为一匹黑马入围磷酸铁锂出货量TOP10,且2024上半年出货量仍位于行业第二梯队。为巩固其全产业链布局优势,友山科技在上游与云天化、兴发集团、南氏集团等磷化工和锂矿企业开展合作,同时通过合资建厂、股权合作等多种形式,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锂电产业生态(在内蒙古、广西、云南、湖北布局制造基地和资源再生的闭环产业链),叠加华友钴业的上下游资源优势和客户优势,未来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7、南通瑞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7

企业简介:南通瑞翔成立于2006年,由湖南瑞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金川集团下属控股公司,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生产三元正极材料及锰酸锂,客户涵盖万向集团、SK on、东芝、三星SDI、博世、欣旺达、蜂巢能源、远景能源、亿纬锂能等。公司现有产能20万吨/年,预计“十四五”末产能达45万吨/年。2024年上半年,公司三元材料出货量为4.7万吨。

上榜理由:背靠金川集团,南通瑞翔拥有上游资源保障优势和技术优势。南通瑞翔母公司金川集团是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镍钴生产商,通过垂直一体化的业务模式,布局了从矿产资源到金属产品的完整的产业链,依托金川集团资源和冶炼优势,南通瑞翔形成了从矿产资源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完整的产业链,保障了公司上游材料的供应,加快了公司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和扩产。在技术方面,公司在高功率、单晶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其产品深受客户与市场好评,跻身锂电巨头供应商行列,自2020年进入三元材料出货TOP10队列后,排名稳步提升至第二梯队。

8、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8

企业简介:当升科技(300073)成立于1998年,是中央企业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控股上市公司。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多元材料、钴酸锂、磷酸(锰)铁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固态锂电关键材料等。目前公司拥有多元材料5.1万吨/年,钴酸锂0.3万吨/年,磷酸(锰)铁锂0.2万吨/年,同时公司在欧洲基地规划多元材料20万吨/年,磷酸(锰)铁锂30万吨/年。公司下游客户涵盖LGES、SK on、三星SDI、Murata、大众、现代、戴姆勒、宝马、奔驰、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理想、小鹏、长城、广汽、上汽、兰钧新能源、清陶能源等。2024年上半年,公司三元材料出货量为2万吨,磷酸(锰)铁锂材料出货量为1.3万吨。

上榜理由:上半年当升科技磷酸系产品批量出货,固态电池材料领先布局,下游客户开拓顺利。作为国内首批布局高镍产品的企业之一,当升科技在超高镍NCM/NCA等材料的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前列。在磷酸(锰)铁锂材料领域,当升科技2024年上半年磷酸系产品批量出货,产品销量是2023年全年销量的4倍多,客户方面已与亿纬锂能、清陶能源等动力及储能企业加强合作。在固态电池领域,当升科技同样领先布局,其研发的双相复合固态锂电正极和固态电解质产品,技术指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并且已率先实现装车验证,上半年公司固态电池材料累计出货数百吨,客户方面已顺利导入辉能科技、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等。

9、成都金堂时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9

企业简介:金堂时代是宁德时代(300750)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宁德时代布局核心原材料的主要基地之一,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制、开发和规模化生产。公司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目前,公司拥有磷酸铁锂年产能10万吨,预计未来将成为宁德四川基地磷酸铁锂的主要供应来源。2024上半年,公司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为3.5万吨。

上榜理由:金堂时代背靠宁德时代,拥有稳定的资金、技术、客户等资源保障。9月,金堂时代10MWh储能试点项目开工,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此外,依托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龙头地位带来的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和先进研发技术,公司正极材料出货量快速提升,未来随着宁德时代的产能扩张对正极材料的需求加大,金堂时代产能和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10、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10

企业简介:厦钨新能(688778)是厦门钨业(600549)下属企业,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为高电压钴酸锂、高电压三元材料、高功率三元材料、高镍三元材料、氢能材料等。公司目前拥有海沧、三明、宁德、海璟和雅安等生产基地,总产能达13万吨/年;规划产能合计达33万吨/年。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中创新航、松下、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ATL、SDI、村田、LGES、欣旺达、珠海冠宇、LGC等。2024年上半年,公司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2.63万吨,钴酸锂出货量1.84万吨。

上榜理由:致力于为实现碳中和提供先进材料解决方案,厦钨新能作为钴酸锂行业的领军者,持续巩固其钴酸锂全球市场近50%的份额,稳居行业第一;三元材料出货处于行业第一梯队,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扩大其行业竞争优势;贮氢合金连续保持了16年的国内市场领先地位。同时,厦钨新能积极响应全球化浪潮,于2023年与法国ORANO集团旗下公司携手,合资共建新能源材料工厂,形成贯穿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以及电池回收完整的产业链,助力公司进入欧洲市场,实现中法电池产业链深度整合与合作。依托全球化的产能布局与客户网络,厦钨新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与影响力预计进一步提升。

榜单联合发布机构


【责任编辑:吴辉 肖何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