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TOP5企业穿越周期:主基调降本增效 重要议题海外布局
来源:能源财经网 作者:林音 时间:2024-01-26 15:15:29
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
近年来,电池新能源产业从千帆竞发演变到疯狂内卷,新一轮的深度调整周期已然开启。
受电池去库及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化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电池材料环节也阴霾笼罩,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星城)总经理张斌在与电池网交谈时表示:“负极材料下游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同时,叠加负极行业企业扩建产能进入释放期,负极行业进入产能结构性过剩以及竞争加剧阶段。”
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斌
“未来一段时间内,产能结构性过剩以及降本增效将是负极材料行业的主基调,”张斌强调,对此,中科星城已有预估并进行了充分考虑。
处于底部周期,企业究竟该如何发力?提升生产及管理运营效率、紧跟市场有序推进一体化项目建设、产业链协同合作、加大前瞻性研发资源投入、加速全球化布局等方式,或是中科星城寻求新突破的发力路径。
高价库存逐步出清 一体布局优势凸显
资料显示,中科星城成立于2001年5月,是专业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被中科电气(300035)收购,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目前,中科星城已连续8年上榜“中国锂电池行业负极材料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经过多年的奋力追赶,近两年出货量皆排第四,稳居TOP5阵营。
但是,在具有周期性发展属性的电池新能源产业,产能结构性过剩时代已经来临,新一轮残酷竞争与洗牌周期下,负极材料TOP企业也难逃较大成本压力,中科星城亦然。
需要说明的是,负极材料生产周期较长,从原料采购到确认收入的周期接近一个季度,成品定价和成本之间产生错配。从2022年底开始,负极材料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导致相关企业被动累积了高价库存同时又因市场转换迅速面临较大的降价压力。张斌介绍,2022年四季度以及2023年一季度,中科星城谨慎确认了存货减值损失,由此对公司利润带来一定影响。
在降本增效基调下,2023年,中科星城通过加快库存消化速度,恢复库存成本水平,负极材料盈利能力环比修复。中银证券2023年11月分析中科电气的一组研报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中科电气负极材料销售毛利率16.74%,环比增长3.7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4.40%,环比增长4.87个百分点,扭亏为盈。
高价库存逐步出清的同时,中科星城在2023年还通过提升原材料开发能力,寻求高性价比原材料的替代方案来提升成本优势;对负极生产技术、工艺的优化升级,降低负极产线的生产成本,提升负极产线的利用率;稳步推进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提高石墨化自给率和产线绿色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等多维度发力降本增效。
其中,在推进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方面,目前,中科星城规划有湖南长沙、贵州铜仁、贵州贵安、云南曲靖、甘肃兰州、四川眉山、四川雅安七大生产基地,目前,已建成产线产能规模超过20万吨,其中,贵安新区一期年产6.5万吨负极材料项目,2023年下半年处于产能放量阶段。另外,云南曲靖一期5万吨项目正积极推进,相关产线陆续建成投产,其他产能建设项目将按计划结合市场情况及客户需求推进。
“2023年中国锂电池行业负极材料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中,中科星城上榜信息也显示,依托上市公司中科电气,中科星城加快石墨一体化布局,自研新型石墨化炉技术优势明显,随着贵安新区和云南曲靖一体化项目逐步建成,建成后石墨化自给率预计超80%。
此前,万联证券研报也曾预计,随着扩产产能的逐步释放,中科星城的石墨化自供率有望迎来大幅突破,公司产品将更具性价比,从而在市场中拥有更高的竞争力。
下游客户深度绑定 协同效应增添助力
穿越底部周期,中科星城不止在降本增效层面发力,下游朋友圈的深度绑定也是其优势打法之一。
负极材料因为要考虑到与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的适配性,定制化较为明显,电芯厂新进的负极供应商,通常需要较长周期,像消费类电池需6—12个月认证周期,动力电池则需要1—2年认证周期,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产能规模,而且能够维持电芯厂正常需求供给。
作为最早布局锂电负极材料的企业之一,中科星城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瑞浦能源、蜂巢能源、ATL、韩国SK On、LGES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备长远发展的客户基础。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中科星城通过共建负极材料生产基地、相互持股等方式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top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进行产业链协同,负极产品出货确定性强,新建产能消纳得到了有力保障。
除了与下游客户协同,紧密合作,中科星城来自于母公司业务的协同效应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张斌介绍,中科星城负极材料业务与上市公司中科电气的磁电装备业务形成紧密的协同效应,借助磁电装备业务在磁力分选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工程化应用的人才、技术积累,量身定制开发负极材料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装备的同时,又为推进新增负极产能产线建设添加了助力。
技术前瞻紧跟趋势 应用维度持续扩容
负极材料在电池中作为锂离子和电子的载体,起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快充能力等性能。在锂电池产业技术革命风起云涌下,负极材料领域对技术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竞争也日趋激烈。
据介绍,近年来,中科星城研发投入不断增加,2020-2022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到129.78%,2022年研发投入达到1.91亿元,2023年1-9月研发投入达到1.81亿元,同比增长75.61%,占营收比例达到3.65%。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科星城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成果68项(其中发明专利61项),79项正在申请并获得受理的专利(其中74项为发明专利、3项为国际专利)。
“公司一直结合市场和客户需求开发新产品,同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进行相关前瞻性研究,针对未来新能源电池的发展方向进行相关材料的技术和人才储备。”张斌强调,在关键技术、新产品方面,中科星城快充类负极产品包括高压快充以及超充类负极材料产品已成功在客户端得到批量应用,在产品的性能及性价比上得到了市场的较好回馈;公司还在硅基类负极领域持续进行投入,目前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并有产品向客户进行送样测试,性能指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钠离子电池所需的硬碳材料以及其他新型负极材料均有持续进行开发。
前瞻技术不断加持下,中科星城负极材料产品在面对新的应用场景和维度时,也已然敲开大门,储能赛道和海外市场均是如此。
其中,“新能源+储能”近两年来已成大势所趋,张斌表示,储能市场作为又一大潜力市场,其应用领域也是公司锂电负极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公司负极产品已经批量供应于储能项目,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开拓储能市场,提高储能产品占比。
与此同时,中科星城海外市场拓展力度也在持续收获关注。“除韩国SK On外,中科星城在2023年还实现了对LGES的批量供货,由此为公司海外销售带来较大增长。”张斌进一步介绍,当前,随着欧美锂电产业本土化政策的生效,加快推进了国内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出海进程。海外市场作为中科星城的重要战略市场,公司正积极推进海外拓展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锂电负极业务海外销售占比,参与全球化竞争。
结语:
当前,海外布局已成为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穿越周期,破局内卷,实现快速发展的一条新路径,出海步伐也在持续提速,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官宣海外建厂的电池材料项目就已达24个之多。在出海浪潮下,中科星城表示,除了已在国内规划布局的七大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外,海外布局也将是公司接下来考虑的重要议题。
然而,如何在出海浪潮下,成功觅得新增量?张斌透露,未来三年,中科星城在新能源领域,将进一步聚焦资源,立足锂电负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深度参与产业链融合,坚持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力争成为全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先品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