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电机及新能源动力总成 万向或参与收购马瑞利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时间:2015-08-03 06:02:10
据外媒报道,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简称“菲克”)正考虑抛售旗下零部件制造商玛涅蒂·马瑞利(Magneti Marelli),包括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万向集团在内的多家企业成为了潜在买家。
记者第一时间尝试采访马瑞利中国区负责人郑显聪,求证出售之事,但被对方秘书告知:“等正式公布相关确切消息时再接受采访。”而另外一位马瑞利中国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郑显聪已经辞去马瑞利中国区CEO的职位,新任CEO是马瑞利车灯系统亚洲总经理杜伯华(Sylvain Dubois)。”
另一方面,万向集团对外宣传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未否认万向将参与对马瑞利的并购,详细的情况或在合适时机向媒体透露。“对马瑞利‘动心’的还有另外一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际合作部主任陈元智向记者透露。
据记者采访到的信息来看,菲克出售马瑞利不过是时间与价格的问题。而万向等中国零部件企业收购胜算有多大,还难以确定。
■促菲克发展功不可没
据统计,2015年世界百强汽车供应商榜单上,马瑞利名列第30位。马瑞利是一家综合性零部件企业,一直被业界认为是菲克集团的优质资产,除了给菲克集团内部的车型配套外,客户几乎涵盖全球所有主流汽车制造商。马瑞利2015年的销售目标是75亿欧元,中国市场占5.3亿欧元。
“汽车电子、车灯、动力传动系统等是马瑞利核心业务。在这些领域,马瑞利拥有宝马、奥迪等国际合作伙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表示。从内部管理水平、成本控制、盈利能力等方面来看,马瑞利在国际市场表现优秀,对菲克集团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2012年开始,外界关于菲克集团要出售马瑞利的消息就没有停止过,多家国际、国内企业对马瑞利已觊觎多时,这也让菲克变得非常谨慎。中国齿轮专业协会秘书长李盛其认为:“马瑞利不仅能够助菲克实现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马瑞利已经成为菲克企业文化与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瑞利中国表现不佳
近年来, 马瑞利在中国市场的成绩虽逐年提升,但相比其他外资零部件企业,马瑞利的表现不算上乘。
目前,马瑞利在中国有7家独资公司,包括车灯、动力、排放、减振器、售后及赛车业务管理团队和研发中心,中国本土客户包括上汽、一汽、东风、奇瑞、比亚迪等。
“与其他大型国际零部件供应商相比,马瑞利进入中国市场晚一些,发展势头相对也弱些。”陈元智认为。
此外,一直让马瑞利引以为傲的动力传动系统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尤为一般。“由于企业的市场发展策略问题,导致马瑞利在中国市场表现的不是很出色。在AMT领域,马瑞利当初选择了与天津夏利合作,但天津夏利近年来销量下滑,给马瑞利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李盛其说。
马瑞利的一家国内供应商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菲克集团发展战略重点放在了美洲、欧洲、中东,忽略了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导致马瑞利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规划也出现了问题。
■缺钱花让菲克变卖家产
出售马瑞利是不是明智之举已经不再重要,缺钱让菲克不得不变卖家产。
在斥资43.5亿美元收购了克莱斯勒100%的股权之后,菲克集团2014年总收入达到了961亿欧元,但全年利润仅有6.32亿欧元,仅是2013年利润的三分之一。而菲克2014~2018年的五年规划总计需要投资约480亿欧元。巨大的资金缺口成了两家公司合并后的主要难题。
“欧洲经济低迷动荡,使菲克在主要市场的销售受到了影响,这给菲克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李盛其表示。菲克想通过脱手马瑞利筹集大量资金支持集团后期发展,给企业做“瘦身”,是一个扭转经营状况的最便捷的方法。
■万向或将参与收购
万向或将成为马瑞利的收购方之一,消息一出便引发汽车圈内人士议论纷纷。
如果万向能够成功收购马瑞利,将是继当年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后海外并购的又一重要案例。这个观点得到了多位受访人士的认同。当然,也有专家指出,马瑞利在全球的资产过于庞大,万向这场“蛇吞象”的收购能否成功还很难说。
依据对万向集团旗下多家子公司负责人以及业内专家的采访来看,万向参与此次收购的可能性较大。万向集团宣传办相关负责人则明确表示,万向是否参与收购至少要半个月之后再做定论。
近几年,万向集团在对外进行兼并收购的意图和思路十分清晰,若参与并购马瑞利,也绝非心血来潮。2011年,万向收购美国专业开发、生产锂电池和能量存储系统的A123系统公司;2014年,万向收购美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菲斯科。这两家公司都是美国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享有盛名的企业。可以看出,万向走的是一条从国外到国内迂回的新能源汽车造车路线。
万向集团在拥有了“核心三电”(电机、电池、电控)之后,要想生产电动车,还需要取得生产资质,而这一难题也即将解决。据悉,此次万向集团选择了与上汽集团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并共同打造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
“收购菲斯科与A123是万向在新能源核心技术上的布局,而收购马瑞利则多半是看重对方在交流电机、新能源动力总成以及传统动力总成核心技术上的优势。”李盛其表示。这样看来,万向考虑收购马瑞利也是基于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而作出的决定。
从目前来看,菲克对马瑞利给出了30亿欧元的估值并不低,对于各方参与竞标收购者来说,能否成功收购就要看给出的价钱是否足够诱人。李盛其认为,如果由多家零部件企业联手参与此次并购,国内零部件将在这场国际并购案件中更有胜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