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电池“华东极”崛起
来源:能源财经网 作者:林音 旭东 时间:2025-04-14 15:33:57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团(安徽站)一行到访蚌埠弗迪
能源财经网4月14日讯(林音 旭东 安徽蚌埠报道)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正逐步成为交通领域的主流趋势。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其产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备受瞩目。比亚迪电池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立足新能源产业,深耕电池领域近三十载,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与丰富的行业经验,在电池技术、品质、智能制造、生产效率等方面堪称业界翘楚。
4月7日下午,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团(安徽站)一行到访蚌埠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蚌埠弗迪”),与相关领导交流座谈,实地调研参观生产工厂,探寻比亚迪电池在电池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密码。
蚌埠弗迪厂长刘维玉
立足华东,打造战略关键据点
“经过四年发展,工厂在产品质量、成本利润等方面已做到极致优化。”蚌埠弗迪厂长刘维玉表示。
据介绍,蚌埠弗迪现有员工1800余人,项目规划了4条生产线,已于2021年全部建成投产,产品主要供应给比亚迪整车基地。
作为比亚迪集团旗下专注于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和销售的子公司,蚌埠弗迪在比亚迪电池产业的宏伟版图中,承担着重要的生产任务,源源不断地为新能源汽车输送关键 “心脏”—— 刀片电池,有力地支撑了比亚迪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业务拓展,成为比亚迪在华东地区稳固且关键的产业据点。
追溯来看, 2020年,比亚迪电池推出刀片电池,该产品具备高安全、长寿命和高续航等特点,且不含镍和钴等昂贵金属,通过了行业内最为严格的单体电池针刺试验,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以一己之力将磷酸铁锂电池重新拉回行业发展正道,目前已搭载新能源汽车超1000万辆。
另外,比亚迪在年报中提到,刀片电池技术自2020年7月开始逐步应用于比亚迪品牌、腾势品牌、方程豹品牌、仰望品牌全系纯电动车型及插电混动车型。2024年,公司刀片电池装机量近200GWh。
从另外一组数据来看,当前,比亚迪电池业务运营足迹已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持续为全球消费者提供绿色技术和产品,真正实现了“中国技术,全球共享”。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数据,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1051.2GWh,同比增长21.5%。其中,比亚迪依靠集团新能源汽车的带动,其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二。
进入2025年,比亚迪电池业务表现依旧强劲,仅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累计装机总量就达约52.553GWh。
协同创新,探索技术升级路径
比亚迪电池装机量的不断突破背后是持续地研发投入。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达542亿元,同比增长36%,远超同期净利润。在2011年-2024年的14年间,比亚迪有13年的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
刘维玉表示,蚌埠弗迪主要负责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会与集团总部的动力电池开发中心紧密合作来实现新技术的研发和引入。蚌埠弗迪将在集团的统一规划下,适时引入新技术,以保持公司产品的先进性和竞争力。
面对当前层出不穷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比亚迪在多个前沿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
在超充电池领域,3月17日,比亚迪全新推出闪充电池。这款电池从正极到负极,全方位构建起超高速离子通道,将电池内阻降低50%,充电电流做到1000A,充电倍率达到10C。在超高电压和超大电流加持下,“闪充电池”让充电功率正式迈入“兆瓦时代”,实现充电功率1兆瓦(1000kW),达到全球量产最快充电速度——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
着眼未来,布局新兴应用领域
展望未来,蚌埠弗迪始终认为,电池新能源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机遇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多元化应用、智能化生产、市场全球化和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其中,技术创新和进步的需求归根结底来源于应用市场的多元拓展与深度变革。当前,低空经济迅猛发展,人形机器人备受关注……不断拓展的下游场景正为电池应用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浙商证券此前发布研报称,2025年是低空经济规模化落地元年,长期看,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将助力宏观经济复苏,同时在中外新兴产业竞争中也极具战略意义。低空基建、低空制造及低空运营均具备发展空间。
高盛此前也曾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达15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万亿元),而2025年作为量产元年,全球市场有望突破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0亿元)。
今年以来,随着低空和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的拓展与落地,相关电池企业入局动态不断。据悉,作为行业领导者,比亚迪在积极研发各种电池技术的同时,也在拓展更多应用领域,并已在这些新兴领域进行一些探索和布局。
除了新兴领域,全球市场份额也一直是电池企业不断追求的。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在交流中也指出,在电池新能源产业市场竞争下,企业都想搞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而电池产品市场的竞争主要还是要看安全、性价比、成本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谁做得更好。
显而易见,比亚迪电池在上述方面已领跑行业。
蚌埠弗迪计划经理、厂长办公室经理周浩介绍,比亚迪电池从矿产资源开发到材料研发制造、工艺开发、电芯研发制造、零部件设计制造、地面设计制造、电池包设计制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全产业链都有布局,并设有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同时将数字融入电池开发制造的每一个阶段,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成本越降越低,安全越升越高。
结语:
包括蚌埠弗迪在内,当前,比亚迪电池在电池新能源领域已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实力,并积极深挖潜力。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市场布局的不断优化,其有望在行业内书写更为辉煌的成绩,为全球绿色能源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行】
2025年,由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ABEC、海融网、电池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发起并举办的“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行”活动迎来了第12个年头。
12年来,调研采访团走遍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研采访两百余家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大学机构等。新一届调研采访行活动,我们依旧将坚守初心,通过对国内外电池相关化工、电池材料、智能装备行业、电芯制造、新能源车、储能等产业链企业的系统调研,深入了解企业产业布局与未来发展方向,就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整合、资本对接等建议;推动调研企业品牌形象的推广,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相关调研报告与数据分析等;洞察行业真相,反馈行业声音,报道典型案例,传播正能量,与全产业链企业共同努力,助力中国继续保持电池新能源强劲发展势头,创领绿色能源新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