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锂电隔膜产能利用率超90%!蓝科途安徽及四川基地年内或投产-公司-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锂电隔膜产能利用率超90%!蓝科途安徽及四川基地年内或投产


青岛蓝科途膜材料有限公司

能源财经网5月15日讯(常青 广东深圳报道)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同比增长28.6%,达到227.5亿平方米,其中湿法隔膜出货量达到174.9亿平方米,干法隔膜出货量达到52.6亿平方米。

EVTank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隔膜企业出货量TOP10的门槛由2023年的3亿平方米提升至2024年的4亿平方米,其中青岛蓝科途膜材料有限公司(简称:蓝科途)凭借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连续多年跻身隔膜行业出货量前十。

“今年一季度,隔膜市场竞争依然比较激烈,公司依托于超薄高强膜的高端产品战略订单稳定,产能利用率一直保持在高位,预计全年产能利用率都将维持在高位。”蓝科途销售总监李勇在CIBF 2025年期间对电池网表示。

 青岛蓝科途膜材料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波

青岛蓝科途膜材料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勇

出货量攀升 产能加速释放

从供应端来看,今年一季度隔膜市场保持热度,下游电芯企业整体排产处于较高水平,对隔膜需求旺盛,隔膜企业开工率得以保障,隔膜材料产量持续走高。

据悉,蓝科途主要从事湿法锂电池隔膜的工艺研发、制品生产和销售服务,在功能性锂电复合隔膜方向可提供超改性陶瓷涂覆隔膜、油性PVDF涂覆隔膜、新型芳纶涂覆隔膜等产品,产品具备厚度均匀性好、热收缩率小、拉伸强度高、耐穿刺、产品质量稳定、性能指标一致性好等优点,可实现3-20μm量产,在3C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能量存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作为国内湿法锂电隔膜领域的新锐企业,蓝科途的产能扩张步伐始终与市场需求保持同频共振。

“目前,公司已投产的山东青岛、山西运城两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0亿平方米,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李勇介绍道,安徽蚌埠基地目前正处于调试阶段,计划于本月正式投产;四川宜宾基地也正在加速建设中,预计将于今年年底进行投产,届时蓝科途的国内产能版图将进一步扩大。

产能高效落地的背后,是蓝科途“设备+工艺”深度融合的独特优势,依托母公司中科华联自主设计制造的隔膜产线,公司实现了从工厂规划、设备调试到工艺优化的全流程协同,显著缩短了扩产周期。

蓝科途隔膜系列产品

蓝科途隔膜系列产品

此外,蓝科途目前海外的扩产计划也正在积极推进中,公司将根据市场动态和政策环境灵活调整节奏,目标是建立覆盖主要新能源市场的供应链网络。

值得关注的是,鉴于当前部分隔膜企业产能仍有较多盈余,市场仍存在抢量情况,或出现以价换量现象,锂电隔膜企业正经历产能过剩与价格跳水的双重考验。

对此,李勇坦言,近几年隔膜整体市场新增产能较多,价格下滑,但是公司近年来营收以及利润逐逆势稳步上升,取得了一些成绩,和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主流一线电芯企业已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

李勇强调,产能过剩不仅仅是隔膜行业,而是整个新能源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整个行业去协同面对,每一个环节都做好质量提升。随着终端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新能源产品相较于传统产品的市场占比逐步扩大,这样就可以扩大销售产出,提升总体的产能利用率。

“另一方面,产能过剩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在竞争中具备核心创新能力、优秀生产能力的企业,会凭借自身的优势逐步将落后技术路线、落后产能淘汰出市场,最终市场会实现螺旋上升态势。”

超薄高强度 创新产品争先

电池网注意到,近期发布的新国标,堪称史上最严苛的动力电池安全标准,以热扩散防护、底部碰撞安全、快充循环后安全三大维度为核心,新增多项严苛测试与要求,将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改为强制性要求。

在锂电池朝着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快充性能发展的趋势下,隔膜的技术创新成为电芯升级的关键。

在李勇看来,锂电池隔膜的技术迭代方向一定是从电芯的需求出发的,电芯要求高安全高续航,快充等,对隔膜要的要求就是超薄,高强度,高透气,而这恰恰就是蓝科途高强度超薄隔膜具备的特性。

蓝科途隔膜系列产品

据了解,蓝科途以“超薄高强度”为核心突破口,隔膜的穿刺比强度做到100gf/μm,5微米隔膜穿刺强度达到500gf以上。

“超薄高强度隔膜已经在国内龙头电芯上批量应用,近期热销的现象级新能源车用的就是公司的5微米隔膜产品。”李勇讲道。

此外,蓝科途还在推进开发湿法pp项目,结合pp材质优势以及热致相分离的工艺优势,实现湿法pp基膜高耐热超薄高强度的特性,可对标湿法pe+ccs的方案,有着耐高温提升安全性等特性。

据悉,基于现有材料体系,湿法隔膜的原材料最常用的是PE(聚乙烯),干法隔膜最常用的原材料是PP(聚丙烯),二者性能各有千秋。

为提升高温力学性能以及降低成本,蓝科途自研生产装备,立项开发了湿法PP隔膜,湿法加工下,PP隔膜在兼具强度、薄度的优势的同时,孔隙率也更加均匀。目前该产品已进入客户测试阶段,并收获小批量订单。

电池网注意到,蓝科途母公司中科华联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高分子新材料装备以及工艺的研发推广工作,在新材料开发、先进工艺、装配制造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在隔膜设备领域从铸片到整个拉伸过程有完整的知识产权,为蓝科途在隔膜领域的工艺、材料等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随着近两年隔膜市场竞争的加剧,隔膜生产愈发的向精益化变化,逐步变为“从市场要利润到向内部管理来要利润”。

在降本方面,李勇讲道,蓝科途的优势在于自主的设备设计制造能力,工厂规划建设与设备工艺的高度结合,在工厂建设阶段就已做好相关能量的耦合回收减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材料端,蓝科途也同国内相关企业开始推进国产原材料的开发验证,目前已经在前期量产准备阶段。

结语:

从产能扩张到技术突破,从成本优化到全球布局,蓝科途以自主设备研发为矛,以超薄高强膜为盾,为企业自身构筑了技术护城河,未来,随着扩建产能及新产品放量,蓝科途有望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中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责任编辑:常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