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锂电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拜访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行业新闻-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锂电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拜访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锂电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拜访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锂电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拜访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电池杂志-中国电池网7月27日讯(肖何 陈语 青海西宁报道)7月26日下午,由中国电池网(微号:mybattery)、电池百人会(CBHA)和锂电“达沃斯”(ABEC)组委会主办的'2016赢在趋势——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在青海西宁考察调研,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以下简称“青海盐湖所”)科技处处长孙庆国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化学分析测试中心和科技展厅,了解了青海盐湖研究所概况、主要科研工作、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和支撑平台建设、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随后与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元博士、青海盐湖所李法强博士、青海锂业公司总工程师李健等进行了交流、座谈。锂电“达沃斯”论坛/电池百人会秘书长、中国电池网创始人/董事长于清教、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秘书长张江峰、湖南宁乡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主任刘颖、湖南长沙宁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招商合作局局长向成承等出席调研参观活动并参与讨论。于清教对今年11月在湖南长沙举办第4届锂电“达沃斯”论坛的筹备情况进行介绍、并就加强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的双方合作达成一致意见。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相关领导与调研团一行座谈交流

据孙庆国处长介绍,青海盐湖所创建于1965年3月,在我国著名化学家柳大纲院士和著名地质学家袁见齐院士的带领下开始了柴达木聚宝盆的系列勘察与研究,迄今为止依然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盐湖研究的科研机构。青海盐湖所分别于1981和1997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无机化学、地球化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专业,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地球化学三个理学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和化学工程一个工学硕士学位培养专业,以及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工程三个工程硕士学位培养专业,有化学、地质学两个专业的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青海盐湖所已经形成了盐湖地质学、盐湖地球化学、盐湖相化学与溶液化学、盐湖无机化学、盐湖分析化学、盐湖材料化学、盐湖化工等完备的学科体系。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青海盐湖所科技展厅展品

目前,青海盐湖所拥有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盐湖数据中心等研究单元,拥有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中试基地、盐湖化学分析测试中心、盐湖资源环境信息中心等重要支撑部门。青海盐湖所主办国内盐湖领域核心学术期刊《盐湖研究》,是青海省化学会的挂靠单位和理事长单位。

青海盐湖所立足世界盐湖科学和技术前沿,以解决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与持续利用的重大科技问题为主攻方向,面向国家对农业钾肥,以及锂、硼、镁等重要原材料高端产品的战略需求,面向我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从事盐湖资源与化学、盐湖成因与演化,以及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基础、应用基础和技术研发等研究工作, 200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取得的重大科技贡献包括:(1)基本完成了我国盐湖资源的调查与评价;(2)奠定了我国盐湖地质和盐湖化学的理论体系;(3)为青藏铁路成功跨越盐湖做出了基础性贡献;(4)奠定了我国钾肥工业的技术基础;(5)开创了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的科学方法与成熟技术;(6)为我国企业首次在境外开发钾矿资源提供成套技术。

千吨级高纯氯化锂

“盐湖卤水提取千吨级高纯氯化锂技术及示范工程”课题

2016年1月,全球首条“千吨级高纯氯化锂”实现生产线全线贯通。该条生产线是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盐湖卤水若干战略性元素提取”的子课题之一“盐湖卤水提取千吨级高纯氯化锂技术及示范工程”,由青海盐湖所和上海有机化学所共同承担,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最终目标是建成4N级高纯氯化锂产品的千吨级生产线。

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之一的青海盐湖所,早在1987年就采用A-1416萃取体系完成了从盐湖卤水中分离提取硼酸的中试,并在“七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大柴旦湖水硼酸、氯化锂中试”中被采用,产品质量、产量、成本达到设计要求。近五年来,面对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卤水提锂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所存在的技术瓶颈,青海盐湖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合进行技术创新和攻关,合作研发出一套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新萃取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