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投资电动车充电站放开“国家队”较量升级-行业新闻-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投资电动车充电站放开“国家队”较量升级

【导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首先在于它的战略性,需要国家顶层设计、规划,集中战略资源加以支持,同时也需要克服技术瓶颈和产业壁垒,破除体制、机制方面的难题。
 

投资电动车充电站放开“国家队”较量升级

走近上海市曹安公路5387号中石化安亭加油站,10根电动汽车充换电桩矗立在加油站旁边,罩着充电桩的套子上面布满了灰尘,冷冷清清。这里是中石化上海分公司投资上百万元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但从2011年投建以来,鲜有纯电动汽车来此充电。

造成该项目空置的原因,除了嘉定区初期只有8个私人用户购买了纯电动汽车,需求较少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国家电网不给该站的充电桩配置变压器,而没有变压器,即便目前车辆用户增加,该站也没有能力给电动汽车充电,这也正是中石化负责充电基础设施项目人士最为头疼的问题。

不过,这种投建充电站却没有电力供应的现状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得到改变。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在“两会”期间表示:“谁有钱,谁想投资充电基础设施,谁就投”。这对中石化、中国普天等充电桩的充电服务运营商以及北京优科等充电设备制造商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正面的“碰壁”

垄断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五年后,国家电网终于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松口全面放开充换电设施建设。

国家电网放权的背景是,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已刻不容缓。2012年7月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12~2020年)的通知,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欧阳明高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加快充电桩建设刻不容缓,发展新能源汽车最大瓶颈是充电基础设施,没有充电设施,用户就觉得充电不方便。

但是,当前的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竞争氛围并不充分。由于充电基础设施投资额较大并且新能源市场前景的不稳定性,民企很少参与投资。参与投资的企业主要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普天、中国石化(600028,股吧)等“国家队”,也就是说,在充电设施的投资格局上,主要是“国家队”之间的较量。

在“国家队”的较量格局里面,国家电网掌握着话语权,主要体现在增容配电的把关上,有关单位如果需要更大的电容量时,必须向国家电网申请配置变压器进行扩容。

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投建的充换电桩就是一个典型。从2011年在安亭投建充换电站后,中石化上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一直向国家电网下属单位申请配电扩容,最终无果。

2011年年底,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联合嘉定汽车城向科技部提交报告,希望解决其充电设施供电问题,至今亦无音讯。在这个过程中,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新能源项目组相关负责人同时向上海市发改委、经信委等单位反映供电情况,也没有得到相关解决方案。

迂回的“进攻”

与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采取正面申请方式“碰壁”不同,中国普天更多采取了“迂回”的方式,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截至当前,中国普天已经向全国各地社会电动车输出6000多万度电。

中国普天在深圳、北京、上海以及杭州都投资建设了充电站,在深圳的充电站项目也已经实现盈利平衡。“我们此前在上海市内投资的200个充电桩,不管是和嘉定汽车城合作还是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都是通过物业公司等第三方公司的名义向国家电网申请配置变压器。如果以"中国普天"的名义申请配置变压器,国家电网就不会给我们配置,那充电桩建了也是白建。” 中国普天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刚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国家电网放权主要指的是电力增容的放权。听到国家电网的表态,我们很高兴,以后推广充电桩最大的障碍就没有了,以后申请充电桩的建设应该可以光明正大了,如果国家电网真的要放开投资,就没有道理再不批准我们申请配电的报告。”张志刚对记者称。

不仅国家电网、中国普天在积极布局充换电站,北京、上海等地也积极推动充换电站的投资。2月25日,北京市发改委表示,今年将首次大规模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年内完成1000个公用快充桩布局,将在中心城区打造服务半径平均为5公里的充电圈。上海也公布将在2015年年底完成1.3万个充电桩布局。

#p#副标题#e#

从全国来看,根据《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到2015年底,在20个以上示范城市和周边区域建成由40万个充电桩、2000个充换电站构成的网络化供电体系。招商证券发布报告显示,这需要总投资600亿元以上,其中充电设备投资120亿元。

“这么大的投资额,不是一家两家企业能够完成的。大家需要合力,国家电网如果放开增容配备,包括地产开发商等社会投资者也可以进来开展合作。”张志刚表示。

随着国家电网、中国普天、中国石化等充电设施运营商加快充电桩的投资步伐,北京优科等充电设备商的“春天”也即将来临。“如果形成一定的规模,充电桩设备商的价格和服务都会更加优化,这会有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上海嘉定汽车城新能源汽车项目相关负责人丁晓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评论】电动车充电设施:规范标准不可或缺

中国要完成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和充电站建设目标,顶层设计不可缺少。缺少顶层设计也是充电桩投资建设在过去5年推进比较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0年8月18日,16家央企的负责人签署了《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章程》,宣告央企电动车联盟正式揭牌成立。

其中,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公司、长安集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及中国南车团将组成“整车及电驱专业委员会”;中海油、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航工业集团、中航科技集团、中航科工集团将组成电池专业委员会;国家电网[微博]、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南方电网、中石化、中石油、中国保利集团将承担充电与服务专业委员会的职责。

“新能源汽车联盟只是央企单位的联盟,企业老大们开开会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充电接口的问题、电池问题、统一标准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最起码需要以副总理牵头来协调各部委以及下属企业之间的利益。”中石化内部新能源项目板块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为了给我们的充电桩申请变压器配备,我们找了很多部门都协调不了就是个例证。”

其实,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有关部委已经意识到顶层设计的必要性。

“我们如何建立充电设施为消费者创造条件。首先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顶层设计上要加强,在国家层面上研究制定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明确新建和在建的建筑物场所,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备要求是与建筑相关的,老百姓买回车开回去往哪儿停、怎么充电,这都与我们的国家标准相关,所以国家应该制定一些相关的标准政策。同时要加强充电设施的基础标准、技术规范、监管细则的政策法规,规范充电、换电的服务行为。” 科技部技术产业化司副司长陈家昌在2013年9月份举行的天津泰达论坛上表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首先在于它的战略性,需要国家顶层设计、规划,集中战略资源加以支持,同时也需要克服技术瓶颈和产业壁垒,破除体制、机制方面的难题。政府一旦从顶层设计出发考虑推动新能源汽车,那么距离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标准的完善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就不远了。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