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上半年汽车销量增速超预期 新能源汽车还将成倍增长-数据-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上半年汽车销量增速超预期 新能源汽车还将成倍增长

上半年汽车销量增速超预期 新能源汽车还将成倍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7月11日发布的今年6月及上半年汽车产销数据显示,6月汽车产销比上月略有下降,但同比呈现较快增长,增速均超过10%;上半年汽车产销稳定增长,整体增速高于年初6%的增长预期。

7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会)发布了今年6月及上半年的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6月汽车产销比上月略有下降,但同比呈现较快增长,增速均超过10%;上半年汽车产销稳定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明显提升。

根据中汽协会发布的数据,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9万辆和207.1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0.8%和1.0%,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5%和14.6%,高于上年同期10.7和16.9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6月产销率达到101.1%,企业库存继续下降。

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9.2万辆和128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5%和8.1%,高于上年同期3.9和6.7个百分点。中汽协会秘书长助理陈士华指出,今年前6个月,除了2月份外,其他月份销量均高于上年同期,而且从今年前6个月的累计销量增长率来看,各月都有所提升,上半年汽车整体增速高于年初6%的增长预期。

上半年乘用车产销均超千万 小排量车拉动大

6月,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速继续高于汽车总体。中汽协会的数据显示,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7.2万辆和178.4万辆,产量与上月持平,销量比上月下降0.5%;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分别增长11.4%和17.7%,同比继续保持增长,高于汽车总体增速0.9和3.1个百分点。

从今年上半年各月份的乘用车销量变化来看,趋势与乘用车整体类似,除2月销量低于上年同期外,其余月份销量均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尤其是6月份的销量增加更为明显。陈士华指出,去年6月的销量比2014年同比是下降的,基数低也是今年增幅明显的重要因素。

上半年,乘用车产销则均超过1000万辆,具体数据为:上半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09.9万辆和1104.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3%和9.2%,产销量增速分别比上月扩大0.7和1.4个百分点。从各车型销量来看,轿车和交叉型乘用车依然下降,不过轿车销售556.86万辆,同比下降3.91%,降幅比上年同期略有收窄;而交叉型乘用车销售42.38万辆,同比下降32.61%,降幅继续明显扩大。SUV和MPV的销量同比继续增长,SUV继续高速增长,上半年共销售385.01万辆,同比增长44.26%,增幅比上年同期略缓;MPV销量为119.99万辆,同比增长18.06%,增幅比上年同期有所提升。 

6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29.2万辆,比同期增长30.3%,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速12.6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72.4%。陈士华指出,1.6升及以下乘用车的增长对乘用车销量增速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根据统计,上半年1.6升及以下的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了17.35%,而高排量乘用车销量则同比出现下降。1.6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实施以来,对车市拉动作用明显,陈士华希望这一政策能够在今年年底到期后得以延续。中汽协会副秘书长姚杰也表示,中汽协会将积极推动包含1.6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有利于汽车市场的政策施行。 

SUV拉动中国品牌占有率提升 

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高于同期。陈士华指出,6月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SUV的高速增长。数据显示,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1.67万辆,环比下降0.04%,同比增长24.6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2%,占有率比上月提升0.1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 

分车型看,6月中国品牌SUV销量为34.7万辆,同比增长了62.1%,增幅高于SUV整体增速,市场占有率达54.9%,提高了7.2个百分点;MPV的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6月共销售中国品牌MPV14.9万辆,同比增长43.5%,占MPV总销量的87.5%,占有率提升5.1个百分点;不过,中国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17.8%,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8个百分点。 

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高于上年同期,不过增速较上年有所减缓。根据中汽协会的数据,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73.45万辆,同比增长12.78%,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1.79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35个百分点。这其中,依然是受到SUV和MPV的拉动,而轿车市场萎缩明显。上半年,共销售中国品牌轿车105.5万辆,同比下降15.5%,市场占有率下降了2.6个百分点至19%;中国品牌SUV销售217.1万辆,同比大增52.3%,市场份额达56.4%,提高了3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销量为108.5万辆,同比增长21.2%,市场占有率为90.4%,提升2.3个百分点。 

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前十五名企业集团分别为上汽、长安、东风、长城、北汽、吉利、奇瑞、比亚迪、江淮、华晨、广汽、江南、一汽、海马和东南,其中仅比亚迪和一汽的销量低于上年同期。 

在外国品牌中,上半年,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215.68万辆、170万辆、130.48万辆、80.84万辆和30.24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53%、15.40%、11.82%、7.32%和2.74%。与上年同期相比,只有日系乘用车占有率有所提升,其他外国品牌呈一定下降。 

商用车6月销量出现下滑 汽车出口与上年持平 

根据中汽协会的统计,上半年中国品牌商用车销量前十五名企业集团分别为北汽、东风、长安、上汽、江淮、一汽、中汽、华晨、力帆、长城、陕汽、金龙联合、宇通、唐骏欧铃和成都大运,其中北汽、长安、华晨、长城和金龙联合5家企业集团的销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现了下滑。对于这样的结果,陈士华表示,与上年同期相比已有所好转,上年同期大部分商用车企业的销量都在下降,而今年销量前15的企业中出现下滑的只有5家。 

数据显示,上半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9.3万辆和178.7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分别增长了1.5%和1.9%。这其中,货车产销有所增长,客车产销出现下滑。上半年,货车产销153.70万辆和153.36万辆,同比增长3.58%和4.03%;客车产销25.57万辆和25.38万辆,同比下降9.44%和9.48%。 

从6月单月商用车的产销情况看,销量没能延续连续3个月的同比增长。6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6万辆和28.7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5.6%和4%,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量增长5%,而销量下降了1.7%。 

6月的汽车出口量有所回升,主要是乘用车出口的增长。根据中汽协会统计,6月汽车企业出口为6.8万辆,比上月增长21.1%,出口量与上年同期持平。分车型看,乘用车本月出口4.3万辆,比上月增长18.6%,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商用车出口2.5万辆,比上月增长25.6%,比上年同期下降16.9%。不过,从上半年情况看,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上半年,汽车出口31.4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8.5%。其中乘用车出口20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6.5%;商用车出口11.4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33.4%。 

#p#

新能源汽车继续高速增长 产业散乱需重视 

根据中汽协会的统计,6月新能源汽车生产4.5万辆,销售4.4万辆,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07.4%和107.3%。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万辆和3.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6.1%和126.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完成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1.3%和61.8%。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17.7万辆,销售1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5%和126.9%。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4万辆和12.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60.8%和16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3万辆和4.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7.1%和64.2%。 

姚杰认为,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量将继续呈现成倍增长。他指出,从近三年来的新能源汽车月度生产来看,呈现出下半年高于上半年,四季度高于前三季度的规律性变化,因此对于此前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70万辆的预测没有改变。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指导和政策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不过,由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委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的研究分析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受到各方关注,社会投资意愿较强,但盲目发展问题比较突出。研究显示,在政策方面,我国累计已获得生产许可的4000多个新能源汽车车型中,实际投产的车型仅占总数的1/4左右;今年前5月,100多家企业共生产车型超过700个,单车平均产量约为150辆。动力电池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为生产新能源汽车企业配套的动力电池单体企业约200家,系统企业约300家,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不多。“一些地方和企业不具备产业基础,也缺乏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但热衷新建新能源汽车项目和动力电池生产能力,加剧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风险”,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王成指出。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吴卫表示,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他建议,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强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不断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切实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新建新能源汽车项目等不利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象。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