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全球动力电池TOP10:中企二线梯队高增!又一韩企即将让位?
来源:能源财经网 作者:林音 时间:2025-09-04 16:27:09
9月2日,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2025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最新数据。2025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90.7GWh,同比增长35.3%。
从市场份额来看,与2024年1-7月相比,2025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竞争格局出现显著变化,中国企业表现尤为亮眼,而日韩系电池厂商则面临增长压力。其中,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实现了正增长,比亚迪增幅最高,达2%;宁德时代、LGES、中创新航、SK On、松下、三星SDI则出现不同程度地下滑,LGES降幅最高,达2.3%。
从排名变化来看,与2024年1-7月相比,2025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第一梯队竞争格局稳固,三大巨头排名保持不变,二线梯队排名则变动较大。与2025年1-6月相比,2025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TOP10企业排名已趋于稳定,未出现新的位次变动,反映出当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格局正从快速调整期逐步进入阶段性稳定期。
从装车量同比变化来看,2025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TOP10公司中,除了三星SDI以外,其他9家电池公司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蜂巢能源同比增长最高,达97.1%。
中企双巨头领跑!二线梯队高增长破局
中国公司方面,进入2025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阵营的依旧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6家公司装车量总计406.7GWh,市场份额达68.8%,与去年同期65%的市场份额相比,进一步提升。
具体来看,宁德时代持续领跑全球动力电池装机市场,1-7月装车量达221.4GWh,同比增长34%,市场份额为37.5%,牢牢占据全球第一位置。公司客户覆盖广度与深度兼具:国内方面,长安、吉利、赛力斯、小米等主流车企均采用其电池;国际方面,特斯拉、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大众等全球头部车企也将其列为重要供应商。
比亚迪以52.4%的高速增长,装车量达105GWh,稳居全球第二位,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15.8%跃升至17.8%。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电池+整车”垂直整合模式的代表,公司不仅巩固中国本土市场份额,还在海外市场快速拓展,尤其在欧洲市场表现突出——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动力电池装机量达6.9GWh,同比激增260.7%。
尤为亮眼的是,身处中国动力电池第一梯队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2025年1-7月在全球市场依然双强领跑”,两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55.3%,稳稳占据全球市场超五成的份额,凸显了中企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核心地位。
在头部企业稳固优势的同时,中国动力电池二线企业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2025年1-7月,中创新航以26.2GWh的装车量稳居全球第四,同比增长26.1%,市场份额达4.4%;国轩高科以21.1GWh的装车量将市场份额提升至3.6%,稳居全球第七,78%的高同比增速下,其与排名第六的松下已仅差0.3GWh,跻身全球六强的潜力显著;亿纬锂能同样势头迅猛,17.4GWh的装车量支撑其位列全球第九,拥有2.9%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速达87.8%,且与第八位三星SDI的差距缩小至0.3GWh,位次突破近在眼前;蜂巢能源依然是全球TOP10榜单中的“增速黑马”,装车量同比飙升97.1%,达15.6GWh,排名第十位,市场份额提升至2.6%。
一韩企负增长让位在即?松下携北美战略回升
韩国公司方面,电池厂商表现分化,SK On、LGES装车量均实现了增长,三星SDI则同比下滑,三家总计装车量达98.4GWh,市场份额为16.7%。
其中,LGES以56.1GWh的装车量保持全球第三,但同比增速仅为9%,市场份额跌破10%,下滑至9.5%。LGES的电池主要供应特斯拉、雪佛兰、起亚、大众等车企,SNE分析,其整体表现受特斯拉拖累,但其他客户形成支撑,本土及美系车企发力对冲。
SK On装车量24.6GWh,同比增长17.4%,市场份额微降至4.2%,排名第五位。SK On的电池主要配套现代汽车集团、梅赛德斯-奔驰、福特、大众等主流车企,多客户的正向表现共同推动其用量增长。
三星SDI装车量同比下降10.6%至17.7GWh,市场份额从跌至3%,排名第八位。SNE认为,三星SDI核心客户销量放缓,叠加竞品冲击下,公司动力电池用量持续下滑。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三星SDI成为TOP10中唯一陷入负增长的企业,且降幅呈扩大趋势,若此态势延续,其第八名的位置恐难稳固,让位身后的亿纬锂能也并非没有可能。
日本公司方面,松下展现出稳步复苏态势,继在前期实现装车量止跌回升后,1-7月其增长动能持续释放,最终以21.4GWh的装车量、3.6%的市场份额守住全球第六,同比增幅达12.4%。面对美国近期加强对中国产电池及原材料的监管政策,松下正加速重构以北美为核心的供应链,通过降低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扩大本地采购、获取新型原材料等方式,强化电池生产稳定性,为后续北美市场用量回升与市占率维持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非头部的其他类别厂商表现活跃,合计装车量达64.3GWh,以54.7%的高同比增速实现快速扩容,市场份额也攀升至10.9%。这一变化充分展现出中小电池企业也在加速成长。
此外,SNE分析表示,当前,以美国和欧洲为核心的市场正加速推进监管强化与供应链重构,深刻影响全球电池产业格局。在此背景下,电池企业与车企的“产品-产地-材料”策略调整成为关键,通过与车企联合研发、签订原材料长期供应合同、统筹本地化生产时间表等方式,实现补贴获取与现金流优化的双重目标,以适应新一轮产业格局变化。
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1-7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55.4GWh,累计同比增长45.1%。其中,两家头部公司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合计占据了超过66%的市场份额。
与2024年1-7月相比,今年1-7月,国轩高科、因湃电池、吉曜通行、楚能新能源、正力新能、瑞浦兰钧、多氟多、欣旺达、亿纬锂能市场份额实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与2024年1-7月相比,今年1-7月,TOP3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排名保持不变;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排名互换,分别为第4位和第5位;欣旺达和蜂巢能源排名互换,分别为第6位和第7位;瑞浦兰钧、正力新能、多氟多排名保持不变,分别为第8位、第9位、第13位;吉曜通行替代极电新能源,与LG新能源排名互换,分别为第10位和第11位;因湃电池排名由第14位上升至第12位,楚能新能源和远航锦锂新上榜,分别排名第14位和第15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