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孙春胜:昆仑新材正在筹建100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产能-论坛-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孙春胜:昆仑新材正在筹建100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产能

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现场

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现场

能源财经网9月19日讯(陈语 四川遂宁 图文直播)9月18日-20日,“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在四川遂宁召开。本届大会以“锂向新质 智胜未来”为主题,聚焦锂矿资源、液态锂电池、固态电池、钠电池、储能等热点赛道和话题,特邀中国、俄罗斯、印度、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海内外大咖精彩分享,特设新品技术展示、供需资源对接、产业基金专题对接、园区参观等环节,汇聚行业知名院士、专家、产业链上市公司、专精特新企业、国内外投资机构等400+各界人士,共同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上下游供需共振,促进产业创新升级。

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孙春胜

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孙春胜

19日下午,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孙春胜在本次大会固态电池分论坛上作了题为《固态电解质的产学研突破及电池行业技术发展》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固态电解质产业化技术发展、高安全电解质产业化技术发展、发展平台的资源支撑、合作模式等,能源财经网摘选了其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资料显示,2025年,全球新能源产业在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容的双重驱动下进入新周期。电解液作为锂电池核心材料,正面临液态技术迭代、固态电池商业化加速、钠电产业化爆发等多重挑战与机遇。

昆仑新材作为国内较早从事锂电池电解液生产的企业之一,凭借在电解液领域20余年技术积淀与前瞻性布局,也开始向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延伸布局。

固态电解质是实现高安全性、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性能的关键。固态电池的产业化给上游材料带来的最大的市场机会也在于核心的固态电解质。

从不同技术路线来看, 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是目前固态电池三大主要固态电解质。

孙春胜介绍,昆仑新材在固态电解质方面的发展战略是各技术路线齐头并进,重点推进(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及功能膜)的研发。

在固态电池领域,昆仑新材自2020年起便开展固态电解质研发,成果丰硕。

具体来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综合性能优异,兼顾电性能与加工性能,通过电解质的掺杂与改性,能够同时改善电解质以及电解质/锂金属界面的稳定性。

目前,昆仑新材硫化物电解质产品电导率已提升至12mS/cm,接近液态电解液的性能水平。通过优化锂镧锆氧(LLZO)的界面稳定性,该技术已成功适配于高镍三元及硅基负极体系,并已为行业内领军企业送样。

产能方面,孙春胜表示,昆仑新材硫化物电解质生产线现有10吨产能,另有100吨产能筹建中。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在导电性和稳定性方面优势相对明显,昆仑新材NASICON型电解质Li1.3Al0.3Ti1.7(PO4)3实现了55-800nm的纳米级粒径控制,成本相比传统方案降低了30%,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

孙春胜介绍,昆仑新材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现有粉体产能100吨,浆料产能500吨,并计划筹建1000吨粉体,5000吨浆料产能。

另外,昆仑新材还开发了全新锂电池热失控解决方案“ROClyte-GEL2”,一款高品质的半固态凝胶电解质产品,通过选用改良后的聚合单体、原位聚合工艺,帮助电池产品实现了“高能量密度、电池高安全性和出色电化学性能”的兼顾。电芯热失控时,会释放巨量热量,此时,半固态凝胶电解液借助新型聚合单体的热引发作用,迅速转变为完全凝胶态,电解液随之失去流动性,导致锂离子传导受阻,从而有效防止电池失效引发的连锁热失控反应。并且,该方案参考GB/T31484、GB38031测试标准,分别通过针刺、过充放、热箱等多项测试。

“昆仑新材非常注重研发投入,不管是场地、人员、设备等等,还是资源整合,均做了大力支持,目标是跟优质客户做协同开发,共同提升,服务于电池行业。”孙春胜还提到,“ 昆仑新材所采用的合作模式比较开放,可以采用合作开发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委托开发的方式,或者采用定制化的、紧密的长期合作模式,目前与客户的合作开发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以上观点根据论坛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陈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