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电池百人会·半岛约局:共话电池新能源行业风向 探寻合作共赢新机遇-头条-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电池百人会·半岛约局:共话电池新能源行业风向 探寻合作共赢新机遇

“电池百人会·半岛约局”2023年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约局系列活动(青岛站)

“电池百人会·半岛约局”2023年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约局系列活动(青岛站)

1月6日下午,由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微号:CBHA100)、中国电池网(微号:mybattery)联合主办“电池百人会·半岛约局”2023年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约局系列活动(青岛站)在海融网山东总部圆满落幕。来自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装备、充电桩等产业链企业代表以及基金投行代表相约山东青岛,就“面对新能源赛道的快速发展,企业如何抓住机遇”“面对危机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企业的干法、心法与活法”“在各美其美的同时如何美美与共,如何相互赋能”等热点话题,共议电池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合作共赢新机遇。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介绍,“约局”系列活动已在青岛、深圳、南京、北京、新乡、杭州等城市成功举办,每次锁定一个城市和一个核心主题;与行业企业家当面悟道,深入交流技术与行业热点、焦点话题;通过座谈交流、学习参观、加强上中下游之间产业整合、投资重组,约政策之局、约市场之局、约公司之局、约智慧之局、约人脉之局。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

交流座谈会上,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首先分析了青岛地区新能源产业链现状,介绍了参会企业的发展情况,讲解了海融网互联网+六大平台情况,回顾了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历程,展望了未来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

于清教分析称,疫情三年来,各行业发展都面临比较困难的处境,但是对于电池新能源来说,却正是高速发展的三年。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680万辆到720万辆,这意味着我国将提前实现25%的渗透率。预计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到900万辆。

在电池方面,于清教预估,2022年,锂电池装机量可以达到约600GWh,其所带来的产值高达6000亿元,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才千万辆级别,可见这一市场未来将有更大增长潜力。

青岛蓝科途膜材料有限公司/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继朝

青岛蓝科途膜材料有限公司/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继朝

中科华联副董事长陈继朝表示,三年疫情以来,中科华联也正处于转型发展期。隔膜行业作为重资产项目,每条产线投资约2-3亿元。而想要与电池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基本需要10条产线以上的规模,投资规模较大。中科华联能够走出困境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产品的持续研发与创新,二是行业市场需求的持续上升。

在产品研发方面,尤其在隔膜的厚度和强度上,中科华联一直追求的是超薄、超高强的特性。面对这样一对矛盾点,公司在不懈的坚持下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正是因为中科华联抓住了对生产设备及硬件的创新,才实现了产品品质的跨越,最终赢得了客户的认可与信赖,建立了自身品牌的竞争优势。

北汽新能源青岛基地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庆洲

北汽新能源青岛基地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庆洲

“新能源汽车在三电、智能驾驶座舱、车联网等方面的发展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很高的价值。但是,如何引导好资源配置,享受到电池新能源的红利,对于政府来说是一场考验。2018年前后,北汽新能源青岛基地的产能占比北汽集团高达80%左右。”北汽新能源青岛基地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庆洲坦言,面对疫情的冲击,产能下降,资金不足等问题,公司也遇到了发展瓶颈。

对此,王庆洲认为,困境之下,如何用好人才,管理好企业的发展,是企业生存下去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企业的发展方面,王庆洲认为,企业切忌一味追求发展规模,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做好主业的生产发展。在提高效率方面,企业可以向内求,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根据相关产业的政策引导,做出切实可行的生产计划。

青岛凯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艳

青岛凯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艳

“凯能科技目前在新能源行业专注于磷酸铁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回收利用。余热回收可以在不增加任何能源消耗的前提下再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青岛凯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艳表示,“公司在余热回收领域深耕20余年,拥有了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公司前期与德方纳米有着深度合作,下一步目标成为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企业的合作伙伴。”

青岛联合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同鑫

青岛联合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同鑫

青岛联合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同鑫表示,在换电站建设方面,他认为要有针对性。“可以先从物流车的换电做起,然后再是出租车和网约车,最后才是私家车。按照车辆的行驶路线来依次布局,这样才能够高效完善换电网络,节省建设资金。”

在换电技术方面,联合汽车抛弃了上下及左右更换电池的方案,更专注于前后方向更换电池。通过合作车企设计生产实验,把之前占地规模大、投资规模高的换电站,改为空间更小、成本更低的柜式换电站。按照现在的建设方案,项目投资规模将从500万/个,大大缩减至20万/个。

根据规划,联合汽车2023年将在青岛市区布设200个换电站,年底前在山东省内其他15个地市以独家合作商模式布设1500个换电站,并在山东境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布设300个换电站,总共2000个换电站,建立起山东境内换电网络,为城配物流车提供便捷换电服务,力争成为行业内布设换电站数量最多的企业。

刘同鑫坚信,面对新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加之受到疫情的冲击影响,只有坚持自己从事的行业,坚定自身的信念,最终才会走向成功。

山东金科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邢延超

山东金科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邢延超

山东金科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邢延超介绍,目前金科力主业还是以铅酸电池正负极添加剂的生产制造为主,新能源电池方面涉及碳材料、燃料电池催化剂等材料。公司拥有自己的电池研发中心,致力于先进电池及相关材料技术研究。2022年,公司凭借研发优势获得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目前金科力产品出口额占比达到20%左右,远销至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邢延超表示,一路走来,金科力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坚持。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坚持到最后,才会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营销总监王嫔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营销总监王嫔

本次约局活动上,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营销总监王嫔介绍,特锐德(300001)于2004年创立,2009年上市成为创业板第一股,到现在为止员工有8000人,公司主要从事高端箱式电力设备制造、汽车充电生态网、新能源微网三大领域,是中国电力产品技术标准参与者和制定者,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箱式电力设备研发生产基地。

特锐德预装式变电站设备主要应用于企业在新工业园建设的过程中,目前已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保证了高标准的产品质量和设计,同时依托于快速配送式建站模式,实现了由现场“建”变电站到“买”变电站的转变,凭借“快、小、精、省、活”深受市场认可。

青岛海鑫达不锈钢容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宗伟

青岛海鑫达不锈钢容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宗伟

“海鑫达主要为国内外生产高纯度电子原料及高纯度化学试剂的企业提供配套专用不锈钢容器,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在锂电池方面,公司主要作为电解液、六氟磷酸锂及各种添加剂等储存容器的生产,是山东省首家出口危险货物不锈钢闭口包装容器的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青岛海鑫达不锈钢容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宗伟介绍,“三年来,受疫情的影响,公司在日本与韩国方面的销售损失较大。尽管如此,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依然保持在3.5亿左右。2022年5月份海鑫达在山东青岛即墨扩建了分公司,相信在新一年里公司会有更好的发展。”

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胡远辉

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胡远辉

科捷智能(688455)于2015年在山东青岛成立,2022年9月正式在科创板上市。作为一家自有核心技术与产品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科捷智能主要业务横跨智能物流、智能仓储、智能工厂三大板块,目前已在国内外多行业交付了500+大型集成类项目。”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胡远辉表示。

2022年下半年,科捷智能正式开启新能源板块的业务布局,成立了专注锂电、储能、光伏等领域的新能源事业部,当前客户包括多个锂电行业上下游头部知名企业。科捷智能也是业内较早在海外市场取得规模收入的中国品牌,目前出口海外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30%,产值达20亿左右,正契合了中国新能源行业产业链的出海大势。

相信在高效定制的自动化非标设备与智能化软件系统的基础上,科捷智能定将为新能源行业客户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强势支撑。

结语:

经历了疫情三年,电池新能源产业链遭遇了各种挑战,也让不少企业开始重新思考干法、心法与活法,如今能够活下来的企业都是伟大的。正如著名教育家李叔同所言:“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只要坚定信念,最终必然实现所求。

【责任编辑:夏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