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蓝海转向红海?电池新能源细分赛道投融资困局如何破解?-焦点-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蓝海转向红海?电池新能源细分赛道投融资困局如何破解?

ABEC 2024 | 第11届中国(广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现场

ABEC 2024 | 第11届中国(广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现场

电池“达沃斯”-能源财经网11月22日讯(陈语 张倩 广州南沙 图文直播)11月13日-16日,全球电池新能源行业盛会——ABEC 2024 | 第11届中国(广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达沃斯”(ABEC)组委会主办,电池网、海融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电池百人会联合主办,来自全球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界500+嘉宾出席盛会,围绕“顺势周期 破局向新——大时代下电池新能源产业的中国力量”这一年度主题,在交流与分享中,掀起头脑风暴,点亮思维,实现价值对话与精准对接。

在电池新能源赛道上,我国已领跑全球,形成了技术创新、产业布局、供应链构建、产业生态等多方位的优势。但随着市场走向成熟,除了动力与储能市场竞争白热化,各细分赛道也逐渐从蓝海转向红海,投融资也进入平台期,新材料新技术发展机遇与风险难以把握,如何破局?

15日下午,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总裁裴锋、无锡盘古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明祥、北京希倍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杨道均、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雷宝荣等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家代表受邀参加本次峰会的头脑风暴D互动环节,就“蓝海转向红海?电池新能源细分赛道投融资困局如何破解?”话题展开讨论。本场互动由天奇远鹏(青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冠名支持,能源财经网节选了部分互动嘉宾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蓝海转向红海?电池新能源细分赛道投融资困局如何破解?

主持人(上海铭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高兵):各位嘉宾下午好,我来自于上海铭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大宗交易等服务,也是希望借着电池“达沃斯”的平台跟各位企业的老总有机会共同合作。

我们今天的主题主要是行业从蓝海进入到红海,怎么样破局?投融资现在也遇到了一个平台。我统计了一下,公开获得的融资企业只有34个案例,主要集中在正负极材料、硫化物固态电池、钠电池、超充电池、大圆柱电池等领域。但我们也观察到,整个行业发生了积极变化,包括机器人、低空飞行等新的应用场景已经出现了。而且从企业端也可以发现,很多之前想要半途进场的企业,也已经终止了,整个行业中游的企业一直在加强产业链的掌控。今年很多IPO搁浅的案例,主要原因就在于前景不可预测,业绩无法满足上市标准。从投行那边了解到,即便转向到香港上市或者并购,也是很少数的。

回到今天互动的环节,怎么样破局的问题。首先邀请一下裴总,关于进入到投融资的平台期,怎么样从红海里面突破出来?您刚才讲过,让充电像加油一样快,企业端是如何破局的?

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总裁裴锋

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总裁裴锋

裴锋:感谢主持人的提问。巨湾技研专注超快充电池,它本身就是差异化的产品。巨湾技研不做普通的动力电池,就聚焦在超快充,让充电像加油一样快。因为我们是广汽孵化出来的,算是国企混改的项目,现在第五年,逐渐度过了初创期,产品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在这个阶段,行业竞争比较激烈,普通的产能是过剩的。所以,做差异化产品算是一个出路。

当然了,我们做超快充也不是这几年的事情,我们从2014年就开始谋划做超快充,直到产品在2021年量产,期间跨过了7年时间。也就是说,我们从2014年就开始锚定充电要快、动力电池要像油箱一样轻,做高能量密度的电池,还有把充电生态进行升级,今天的充电生态效率太低,要把它升级到充电站像加油站一样的高效便捷。正是因为我们一直从2014年坚守这些理念,在2021年产品量产,现在覆盖了乘用车、重卡、飞行器,还有高端的电摩、船舶,也在推进我们的超快充电池。只要移动的东西都要电动化,只要是电动的东西,都有快充的需求,所以我们也算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高技术、高效能,就是走的差异化这条路线。

主持人:咱们融资的情况怎么样,现在缺不缺钱?

裴锋:在企业成长阶段,毫无疑问一直是需要资金的。当然,不同阶段获取资金的方式有些差异化。我们作为混改的样板,在早期也是有好几轮的融资,也是都顺利融资了。在现阶段,我们处于产品规模上量的阶段,下一个阶段肯定是要不断打磨自己的产品利润,在这个阶段也要通过降本增效解决各种问题。当然了,我们市场也在等待一些变化,在合适的时候再启动融资。

主持人:像巨湾技研这样的公司符合我们的“审美”,首先有强大的产业背景,从广汽那边孵化过来,核心的高管在技术上又专注于某个赛道做到极致,这都是符合投资的理念。

第二位想请一下盘古新能源的胡总,公司的口号是“以盘古之力,铸品质电池”,也有强强联合,您是怎么看未来企业的破局问题?

无锡盘古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明祥

无锡盘古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明祥

胡明祥:所谓新质生产力,企业是最艰难的,因为技术是新的,但应用实际是老的,不可能凭空创造一种应用,必然面临着与老生产力的竞争,成本优势没有,怎么办?对我们来讲,第一,不能太发散,我们公司才成立两年,我们发现钠电除了有几个领域不能用,好像每个领域都能用,所以这时候要想明白,有些市场是你的,有些不属于你。虽然我们在钠电储能领域做了很多技术储备,同时也和很多企业达成了一些合作,但是当前的示范项目跟我们几乎都没有参与,这个就属于我们认为眼下不属于我们的市场。

盘古新能源还是先从小规模的实验开始,选了两个细分赛道,一个是属于前景很广阔,但是多而杂的低速车领域,乱世出英雄,就会有机会。第二个是启停,对于倍率有要求,一方面把技术能力提升起来,另一方面也是把市场化的能力搞起来。这是我们为了破局所做的动作,但是能不能破局也不是靠我们一家,一半靠努力,一半靠运气。

主持人:多问一句,您说专注于某一个方向,你们跟龙头企业达成合作的话,类似这样的布局,主要着力点在哪里?

胡明祥:我觉得像我们这种小小的行业,不应该内耗内卷,应该联合起来,因为本身就没有蛋糕,所以跟龙头企业的合作,本身是为了互补,它们聚焦于相对较大的储能,甚至更大的动力,我们就做小的,是有一些互补的。我们在两周年的时候还成立了钠电产业联盟,所有新的产品都会遇到一个鸡和蛋的问题,不管是先产鸡还是先产蛋,总要有牺牲,一个人牺牲是不足以成势的,所以就一群人去做。

主持人:现在看起来,您觉得方向在哪里?

胡明祥:我们觉得最有机会的还是低速车和启停。

主持人:方向很明确,专注于在这一点上做突破。

胡明祥:对,我们把车、电、柜和BMS控制器都拉通。

主持人:非常明确。下一个问题请教一下希倍的杨博士,记得您之前在无锡的钠电峰会上也强调,技术创新是最大的降本措施,以您16年的行业经验跟我们分享一下,在行业面临这个瓶颈的情况下,企业端是如何突破的?

北京希倍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杨道均

北京希倍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杨道均

杨道均:上次7月份也是参加于总在无锡组织的钠电生态圈的会议,我就讲到了技术创新降本。今天谈到如何破局,我觉得从三个方面来讲。

第一个是成本,这是避不开的,发展钠电池,大家关心的是便不便宜,跟锂电池比是什么状态。碳酸锂目前是8万元/吨,钠电便宜吗?这里面有两个点,一是随着这几年钠电产业链的逐渐形成,成本有大幅度下降,比如硬碳,早期是用进口的10万元/吨,现在国产的做到三万多四万一吨;电解液之前6万元/吨,现在3万多元/吨,整个产业链逐渐形成,才会有大幅度下降。我们是做电芯产品的公司,面临的是终端的车厂客户,成本压力是需要传递到上游,所以整个钠电产业链材料供应商成本再压一压,一起抱团先把产品推出来,把市场打开。

从技术的角度讲,大家一直讲成本,都是用元除以瓦时,分母是能量。当能量密度很低的时候,同样一块电池,分母小,算起来就会很高。因此要降低成本,就需要技术创新,需要不断提高比能量。希倍动力在开发无负极钠电池,可以大幅度提升钠电池的比能量。公司开发了一款25Ah电池,比能量达到230Wh/kg以上,目前已经在中汽研做了第三方认证,是这个领域第三方认证的最大容量最高比能量的钠电池,而且低温性能非常好,正在不断迭代寿命,它的成本很低,比铁锂更便宜,BOM成本可以做到两毛钱。

第二个方面是场景,我非常认同裴总和胡总讲的场景,选择什么赛道、什么场景合适。钠电相比锂电来讲劣势很明显,所以在产品推广方面,要专注于扬长避短,基于钠电的长处发挥它的特点。希倍动力的战略就是扬长避短,专注于高功率的钠电开发,我们的产品面向大的商用车、工程机械、非道路车辆,包括储调频等。这个领域的客户对大功率、超低温都有非常强的诉求,目前已经在三一自卸车上完成了将近一万公里的整车路试,同时与中联重科、徐工、柳工等都签了合作。

第三个方面是安全,低的成本、好的场景,还有一个是产品必须安全。一个产品不管多便宜、性能多好,不安全也是推广不起来的。行业发展很快,也呼吁钠电同行们,一个新的技术路线推向市场,需要更多人的帮助和支持,这就需要我们在关注成本和性能的同时,更要把安全性做得更高,这样才不会导致一个产业或者一个行业在发展初期被扼杀。

主持人:您觉得以后钠电这个行业会卷得很厉害吗?

杨道均:会的。有锂电的前车之鉴,钠电肯定会更卷。

主持人:您也发现很多友商切入到这个赛道是吗?

杨道均:是的,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细分场景赛道。

主持人:好。下面请教一下新日的雷总工,因为咱们是上市公司,就读了一下咱们的财报,发现压力也是挺大的,研发费用每年有非常高的投入。您怎么看这个破局的问题?尤其是作为上市公司。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雷宝荣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雷宝荣

雷宝荣:电动车行业,在国民经济里面是很小的行业,但是它又是老百姓用得最多的,比如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都有几个亿,但是效果并不一定很明显,因为这跟电动行业的特点有关。电动车行业,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和迭代,快则三个月,慢则一年。而一个汽车从原来的迭代十年二十年,到现在基本控制在十年、五年。

我们不断投入研发,研发什么呢?第一,三电系统的安全性。第二,电池的匹配性。第三,产品的美观度。从2002年进入到电动车行业,大概二十多年前,我一开始看这个产品,惨不忍睹,因为它是从自行车转变过来的,在上面装个电瓶,装个电机,到目前发展到可以跟燃油摩托车甚至新能源车功能和性能相媲美的一个小小的产品,它的研发费用是很大的。

首先,它的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小小的电动车,它把汽车上的智能化都用上了。北斗定位、通信、三电互认,汽车上都不一定有,还有随机监控。为什么?转来转去还是安全。电动车自己的体量小,但是它的容量很大,老百姓离不开。2022年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论坛,推演未来电动车到底有多大的市场,这几年发展下来看,电动车的保有达到6亿甚至7亿。因为电动车越来越细化,通过新标准以后,可能又要投入更多的研发资金。新的标准里面分了几类:一个是安全防火性能,对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新型材料应用。原来的车架子是钢结构的,现在是镁合金的、铝合金的、碳元素的,还有碳纳米材料的,做出来了十万块,没市场,但是要不要去验证呢?需要!所以我们在不停探索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新的应用、新的匹配。转了一圈转过来,还是今天开会的主题,新能源电池。

锂电池的大量应用应该是2015年开始,从两块多、三块多到一块多,卷到现在是几毛钱。实际上大家有没有赚钱呢?有些企业可能赚了点钱,但是相信大多数是不赚钱的。就跟电动车一样,最高峰的时候,大家都冲过去了,闭着眼睛,一辆车挣几百块钱,卖下来挣10%、30%的利润,所以最高峰的时候,电动车厂家2700多家。

但是,由于粗制滥造,老百姓使用场景、环境和效果都不好,对电动车多有诟病。后期国家也有整顿,从之前的2000多家,压缩到现在的1000多家。现在还是不满足,转来转去,锂电池进来了。锂电池进来好不好呢?同样的重量比能量很高,续航里程也很好,价格也很好。但电池包括电芯、控制系统、BMS系统、PACK等等,组合下来就这么多,一度电大概一千块钱,低的八九百,高的一千二。

实际上我们车厂也希望很低,我2004年开始接触,2005年我们用了锂电池,当时是锰酸锂,后来用了磷酸铁锂的,三元电池也用了,都交了学费。交在哪里?安全性和可靠性、耐用性这三个指标,我们当时接受它的原因,比能量很好,温度适宜也很好,最后给装进去了,最终我们不得不为之买单。所以,锂电池行业不要一味卷价格。

过去两年,钠电跟锂电打价格战,碳酸锂价格突然下跌,对钠电带来很大压力。但是,在之前碳酸锂还没有下降,钠电冲击的时候,有几个大牌,价格就拉得很低,大家一哄而上,最后一验证,诸多问题。这说明什么?我们开发一个产品,要有科学的态度,实实在在地验证,价格对用户来说不是最大的杀伤力,最重要的是安全性和可靠性。当时我记得在2008年、2009年推锂电池的时候,我从东城骑到西城,在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骑着电动车给他们讲,他们说很好,老百姓也觉得很好,人家问我一句话“安全不安全?”因为那时候出现过问题,骑着骑着车就冒烟了,充着充着电就着火了。所以锂电池在电动车行业,安全性就尤为重要。

转来转去,国家推锂电,现在又要求把原来五千多万的锂电池收回,换成更好的铅酸。但是,在市场监管和应急部门召集我们专家组开会时,我们也客观地讲了,锂电我们也做了很多试验,现在大家卷价格,就拿低劣产品冲击市场,冲击的结果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我也在这儿呼吁,动力电池比能量都差不多了,核心问题是把安全性做好,安全性和可靠性做好以后,价格一分价钱一分货。我们出口到国外的时候,也用了国内几个头部企业的锂电池,我们要求也很高,一瓦时干到两块钱,没有关系,但是一定要保证安全。安全是锂电行业第一个要素。第二个是可靠性,第三个是价格。卷,相互之间卷,是在同一个技术等级的情况下,同一个工艺状况下,大家挖内功,自己的管理能力、供应链体系和管控能力,能不能降低成本,这才是卷的核心,而不是一味拿价格去打,到最后肯定把自己卷进去。

主持人:您这边用钠电的比例有多少?

雷宝荣:我们刚刚推钠电的时候,是最早试的,后来几个头部企业也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投放了一批产品。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特别好的反馈。所以我这里又要说一句,我们做电池厂的,做电芯的做电芯,做PACK的做PACK,做BMS的做BMS,到最后用到了整车厂,出问题的时候人家不会说你的电池厂,会说整车厂。回过头来,我们肯定会把板子打到供应链上去,那BMS说是PACK的问题,PACK的说电芯的问题。我参加了这么多会议,我相信电芯水平都可以,但是我们缺乏一个验证。验证什么?组合一致性,这就是电池厂要做得最重要的工作。为什么电动汽车慢慢自己都要建电池厂呢?因为确实用别的电池出了很多问题,包括电动车行业,我们也有锂电池厂、PACK厂,因为我们在PACK中也发现了问题,我们就找正规的能做PACK、能做BMS的,给我们做整组的电池,我有问题就找你,不会找别人。包括国家的产业政策,不知道你们闻到这个风向没有,锂电池的行业规范管理2024版,这里面可能会加进去,电芯厂出电池包,把PACK和BMS可能要纳入电芯厂的整体范围内。因为市场上出现很多问题,政府无法监管。好的电芯主机厂用了,差的电芯卖给了小的、地下的PACK工厂和手工作坊,它们也是没有任何标识的。

我们要做这个事情,国家的政策方向是我们第一要关注的。第二,所有关注到人民财产、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时,安全放在第一位。

主持人:非常感谢雷总,非常详细。

再问一下裴总,因为您这边有广汽的背景,从您当时独立出来的考量,是不是也担心有主机厂的背景,是不是在市场化方面会面临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或者说出来以后在融资上或者客户结构上可能更自由?这是不是也是一种破局的方式?

裴锋:当时国家鼓励国有企业做混合所有制改革,我们公司成立有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在主机厂里面有很多前瞻技术的团队,我本人当时是广汽研究院先导技术部的部长,后来也做过新能源部的部长,有非常多的新技术必须经受市场化的考验才能茁壮成长。你能经受住就能活下来,如果经受不住,就会挂掉,就是这个规律。

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做超快充电池的团队就做了这个样板。成立之后,确实要完完整整走自己的路,要经受住考验。当然了,广汽会给我们最大的背书,就是市场的背书。我们的产品会先在广汽体系内打磨成熟,当然今天已经成熟了。所以我们现在也已经走出去,包括也有非常多的广汽之外的客户,甚至像重卡,基本上国内主流的重卡主机厂都有合作,包括飞行器、海外市场,也都在做。

当然了,早期我们会主打高端一点的路线。因为我们本来走的是三元路线,超快充比普通的三元还会贵一点点,贵得不多,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只贵了5%-8%,所以一台车就贵几千块钱。好的东西当然是有需求的,所以我们早期都是比较高端的车。但相信以后是标配,也会慢慢往下沉。

主持人:非常感谢今天跟四位老总的分享,最主要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核心技术,一个是安全性。如果没有核心技术支撑,纯粹靠低价、低质,没有安全性的保障,肯定是要被市场淘汰的。我们也发现很多半路想切入的企业,也在打退堂鼓。这对于行业来说,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通过这次交流,我总结一下。首先是技术突破和创新能力,包括一些先进的布局。当然还有一个健康的财务和雄厚的资本,这是必要条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穿越周期的能力,才能有持续扩大的经营实力。

(以上观点根据论坛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陈语 张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