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需求热引海内外聚焦:中企频发力 韩企拟入局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作者:肖何 时间:2023-08-18 17:14:09
在国内动力电池领域,自2021年7月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超越三元电池以来,至今一直保持领先优势。近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84.4GWh,累计同比增长37.3%。其中,68%以上的装车量由磷酸铁锂电池贡献,且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增速也远超三元电池。此外,今年1-7月,我国储能电池累计销量达35.5GWh,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量达35.2GWh。
从全球市场来看,研究机构EVTank的数据也显示,自2022年以来,在全球锂电池出货量中,储能电池增速已赶超动力电池。而处于安全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目前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磷酸铁锂电池已成为主流技术路线。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期多家国内外企业接连传出磷酸铁锂电池领域布局动态。
中企频发力
中企方面,8月16日,在推出4C麒麟电池之后,宁德时代再次突破磷酸铁锂材料体系的性能边界,推出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神行,开创性地实现超快充、长续航和高安全兼得,大幅度减少大众补能焦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福特汽车正式宣布投资35亿美元,在美国密歇根州Marshall建设一座磷酸铁锂电池工厂。这是美国首个由汽车制造商全资拥有的电池工厂,将为福特电动车产品引入磷酸铁锂电池方案。宁德时代将为福特磷酸铁锂电池工厂的生产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持。
8月3日,国产电脑品牌宏碁集团发布消息,储能在太阳光电与风电等绿能的发展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为强化储能产业上下游布局,宏碁集团董事会决议通过以每股新台币30元、不超过13,000,000股的额度,预计取得磷酸锂铁电芯大厂长利科技约11%股权。长利科技成立于2009年,拥有磷酸铁锂电芯丰富的研发及制造经验,且持续开发出与储能系统、电动汽车相关的产品。
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从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企业来看,中国企业仍然占据六席,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以及欣旺达,总市占率高达62.6%。
电池网梳理发现,从技术路线方面来看,上述企业中,比亚迪主攻磷酸铁锂电池。8月9日,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早在2002年,我们就认准了磷酸铁锂的技术路线,开始了研发和应用。十八年来,我们从未放弃这一技术路线,一直寻找新的突破口;坚持研发,才有了2020年刀片电池的推出。刀片电池不但突破了续航里程的瓶颈,还解决了困扰新能源发展的电池安全问题。正是因为刀片电池,磷酸铁锂重新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
剩余5家企业中,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中创新航则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并行。在今年1-7月,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磷酸铁锂装车量均高于各自三元电池的装车量。其中,今年6月,亿纬锂能连续两天获两家美国企业方形磷酸铁锂电池订单,共计23.389GWh。今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在新能源物流车领域配套的动力电池类型超99%为磷酸铁锂电池。
韩企拟入局
在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企业中,除了上述6家中国企业,日韩企业中,LG新能源市占率相比去年同期持平,松下、SK on、三星SDI上半年市占率均同比下降。
作为唯一一家进入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的日本公司,2023年3月,松下电池子公司松下能源首席技术官渡边庄一郎在接受日媒采访时表示,不打算开发磷酸铁锂电池,因为“在价格方面与中国企业竞争非常困难”。
韩企方面,此前韩系电池企业一直青睐三元电池,最近一两年,也开始频传布局意向。
据韩媒8月17日报道,消息人士称,三星SDI计划在韩国蔚山厂建造一条磷酸铁锂电池产线,这也是韩国首条磷酸铁锂电池产线。三星SDI正与蔚山市政府讨论建设事宜,目前尚不确定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是用于电动汽车还是储能系统。
今年3月,LG新能源表示,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7.2万亿韩元(约合55亿美元)建设一个大型电池制造园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需求,其中包括一座磷酸铁锂电池工厂,年产能为16GWh。
此前,LG新能源曾表示已经计划在储能系统(ESS)市场上引入磷酸铁锂电池。
今年1月,SK On的一位高管表示,该公司计划在2025年前生产一种新的磷酸铁锂电动汽车电池,为车企提供低成本动力电池。
结语:目前,动力型磷酸铁锂价格已跌至9万元/吨以下,随着成本优势的凸显,今年以来,已有不少海外车企宣布加入磷酸铁锂阵营,随着车企降本压力的加大,以及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量,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已进入高增长周期,全球电池行业市场格局或迎来新一轮重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