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广汇能源:积极参与页岩气招标,获取上游资源-天然气-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广汇能源:积极参与页岩气招标,获取上游资源

2012年9月18日,广汇能源发布《关于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疆广汇石油有限公司参与国土资源部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出让事项的公告》,公司授权广汇石油作为唯一投标主体参与国土资源部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出让事项,其授权的投标金额为不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额度(根据经审计的2011年年报,公司净资产约为67.83亿元)。具体投标金额视广汇石油投标的实际金额而定。

此前,国土资源部于2012年9月10日面向发布社会各类投资主体第二轮公开招标出让页岩气探矿权公告。此次招标共推出20个区块(每个投标人最多可投标2个区块),总面积为20002平方公里,分布在重庆(黔江、酉阳东及城口页岩气区块)、贵州(绥阳、岑巩及凤冈1~3页岩气区块)、湖北(来凤咸丰、鹤峰页岩气区块)、湖南(龙山、保靖、花垣、桑植及永顺页岩气区块)、江西(修武盆地页岩气区块)、浙江(临安页岩气区块)、安徽(南陵页岩气区块)、河南(温县、中牟页岩气区块)8个省(市)。

本次招标面向对象要求:注册资本金在人民币3亿元以上,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或与已具有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内资企业和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

 评标将从勘查部署、资金预算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由评标专家组对投标人的勘查实施方案进行评审排序,确定中标人。本次招标出让的探矿权有效期为3年,年均勘查投入应达到每平方公里3万元人民币及以上,钻达目的层的预探井等钻探工程量最低应满足每500平方公里2口。

我们认为,公司参与页岩气招标,再次体现了公司做大做强能源产业的决心,积极获取上游资源。作为LNG分布式能源体系的领跑者,对未来中国能源产业结构变迁有着高度的敏锐性和战略眼光。对招标工作所作出快速反应也体现了公司灵活的管理机制和强大的执行力。我们看好天然气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根据美国的历史经验,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气源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长期看好拥有页岩气资源企业。

2012年2月10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准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疆广汇石油有限公司获得气体矿产勘察资质(乙级),具备独立或合作开发页岩气项目的准入资格。公司积极筹备参与国土资源部第二轮页岩气招标工作。

根据我们近期对公司的实地调研结论,总体是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公司投资价值判断。

与其他企业相比,宏观经济下滑对公司的负面影响低于预期。2012年是公司全面实现产业转型的元年,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起点,主要业务结构已经基本完成全方位进入能源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多元化、一体化的清洁产业链已日渐清晰。同时,公司于2012年上半年完成退出非能源业务,集中资源全力打造纯综合性能源产业,在原有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

公司能源产业链项目扎实推进,产能转化即将进入持续放量阶段。公司在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和资源转换、铁路项目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进展较为顺利。(1)公司煤炭生产和运输已完全具备2000万吨的能力,三季度煤炭销量大幅增长,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压缩中间成本,大幅冲减煤价下跌的影响。

(2)淖柳公路二期进入尾声,可降低运输成本。另外,淖红铁路计划赶在兰新复线之前,即2013年年底完工。(3)哈密煤化工预计四季度进入稳定运行期;(4)吉木乃LNG项目一期项目设备安装完毕,哈国能源部长的造访为中哈天然气管道协议签订提供新的契机。(5)斋桑油气项目已经初步具备生产能力。

虽然部分项目的投产进度可能比计划时间有所延迟,但通过调研发现,我们认为公司的能源产业发展仍处于正常的、积极的轨道中,特别是公司领导对广汇富有远见的战略性规划,整个管理层团结奋发上进、勇敢积极面对困难的精神,公司管理层所拥有的强大执行能力,坚定的步伐和成功的决心是值得信赖的。

 有关公司基本面的详细分析和投资价值判断,敬请参考我们的深度分析报告《广汇股份:立足新疆,走向中亚的高成长综合性能源企业》,以及系列跟踪报告。

综合考虑公司各项业务进度,我们预测公司2012~2014年净利润分别为:13.82亿元、30.39亿元、59.38亿元。折合EPS分别为0.39元、0.87元、1.69元。预计未来4年公司的利润复合增速为65%。继续看好广汇的中长期投资价值,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格区间17.15~17.35元。目前公司处于业绩爆发前的黎明期,短期催化剂关注煤化工投产、中哈天然气管道、页岩气招标等关键事件。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