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P助力锂电池快速发展 滨州裕能NMP年产能达5万吨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时间:2018-06-26 05:55:46
近年来,发展新能源已成大势所趋,带动锂电产业稳步增长。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74.8Gwh,占全球出货量52.1%。预计2020年和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将分别达到173.2Gwh和274.7Gwh。作为锂电池生产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溶剂,NMP市场深度受益。
N-甲基吡咯烷酮(NMP)具有毒性低、沸点高、溶解力强、稳定性好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线路板、液晶电子、半导体、绝缘材料、石化、高分子、医药、农药等下游行业。随着锂电池行业的迅速发展,NMP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芳纶等领域用量大大增加。NMP对锂电池生产工段的涂布质量、效果及改善锂电池能量密度有一定影响。在配料阶段,作为PVDF溶剂,在一定粘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浆料;在涂布阶段,作为浆料的主要液体载体,有非常好的润湿性和流动性;在涂布烘烤阶段,以稳定的速度从湿膜中挥发,形成孔径、分布均匀的多孔微电极结构。
根据规划,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保有量达500万辆。按30%纯电动汽车(平均每辆汽车锂电池材料约用0.6吨NMP)计算,NMP年需求量约为36万吨,至2020年NMP的总缺口或超20万吨。滨州裕能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滨州裕能)销售总监魏代成对电池网说,受近几年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和新能源产业链全球分工布局的影响,国内NMP生产与需求均在全球占主导地位,近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满足多个下游行业高速发展的需求,国外NMP产品的性价比很难与国内抗衡,国内NMP生产和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滨州裕能成立于2011年,占地10万多㎡,是一家专注于化工新材料和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运营5万吨/年N-甲基吡咯烷酮(NMP)、2万吨/年γ-丁内酯(GBL)和1万吨/年环已胺(CHA)与二环己胺 (DCHA) 联产装置,扩建和新建工程正在规划和筹建当中。魏代成表示,公司根据NMP下游行业多的特点,组建技术型销售团队,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在多元化应用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效果显著。除了目前已经开发出的十几个下游应用行业外,随着公司生产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公司将进一步提高在锂电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目前该领域占公司业务近一半左右。除此之外,公司同时在积极地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在区域优势选择和差异化竞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锂离子电池和微电子半导体行业对有机溶剂的纯度要求非常高,魏代成认为,NMP品质主要受纯度、水分和金属离子等关键指标影响。NMP具有很强的吸湿性,为保障NMP纯度和使用效果,要求其水的含量需要小于0.02%,甚至更低;金属离子等级由传统的PPM级提升至PPB级,甚至是提升到PPT级。所以对NMP生产商的营运水平和质量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产品研发领域,滨州裕能精工细作,始终专注研发和创新,公司自主研发的NMP生产装置是目前国内首套同类型产能最大、技术最优的联合生产装置,率先实现了GBL—NMP生产的规模化、连续化和全程DCS控制。产出的电子级NMP检测纯度≥99.90%,水分≤100ppm,同时能有效控制金属离子和粒度等关键指标,使产品向微电子半导体行业逐步升级,目前公司已经为国内外多个LCD、LED、OLED和微电子半导体生产厂家长期稳定供货。产品远销美国、德国、巴西、中东和亚太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NMP供应商之一。”魏代成称。
“生产优质的产品依托于扎实的企业运营能力和创新意识。”魏代成表示,公司目前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先后被评定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继取得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等体系认证,于2018年2月一次性通过IATF16949:2016质量体系认证,不断夯实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力争成为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首选供应商。
在魏代成看来,NMP市场发展前景机遇与挑战并存。其中,NMP下游应用范围广,涉及锂离子电池、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半导体、高分子、医药等领域,同时在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作为溶解正极材料胶黏剂聚偏氟乙烯(PVDF)、碳纳米管导电浆料(CNT)的扩散液,需求量旺盛带动NMP产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领域国家产业政策、下游客户成本控制以及动力电池产业链不断兼并重组的影响,对NMP生产厂家也带来不小的风险与挑战。
魏代成表示,滨州裕能致力于成为电子化学品、化工新材料领域的优秀企业。接来下将在企业运营、质量管控和创新意识上进一步加强,提高产品稳定性,成为更高端的领域和行业的主要供应商;同时根据下游市场的不同特点在多元化应用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做好区域和差异化优势选择;此外公司还将计划向目前所在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延伸,努力成为所服务领域的首选供应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