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科途:明年隔膜产能将急速扩张 公司正积极接触资本市场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时间:2018-12-10 07:22:36
2018年,动力电池隔膜价格出现大幅下降,导致隔膜行业的业态出现较大变化,不少企业被迫退出市场。尽管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仍旧不断吸引着各路资本强势介入,隔膜领域“新秀”不断涌现,为行业注入新的血液。
蓝科途销售总监李勇
而青岛蓝科途膜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科途”)可谓异军突起。日前,蓝科途销售总监李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家刚刚成立两年的隔膜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以及研发能力,将在明年实现产能大规模扩张,同时,公司在积极接触资本市场,接力资本市场。
从设备厂商转型隔膜生产 具备先天优势
资料显示,蓝科途成立于2016年,是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湿法锂电池隔膜的工艺研发、制品生产和销售服务。
在隔膜价格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蓝科途今年的整体发展状况较为理想。“隔膜材料较为特殊,在电池里面是比较重要的核心材料之一,需要比较长的测试周期,像大公司可能需要半年左右的测试周期。而目前几乎国内所有的一线电池厂,蓝科途均已经开始进入测试状态,在部分电池厂已经进入一个小批量的试制状态,预计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初的时候就会进入一个批量应用的状态。基本上所有的电池厂都大约是这样的步调,而蓝科途的进程应该是比较快的。”李勇表示。
而蓝科途能快速在竞争激烈的隔膜市场站稳脚步,主要依托于集团所特有的技术优势。蓝科途的母公司为中科华联。而中科华联主营业务为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整套生产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可为客户提供整条自动化生产线解决方案,涵盖后续的设备安装、调试、技术培训及售后维护、技术指导等全方位服务。
“从目前来看,从整车厂到整个电池产业链都有一个明确的要求,那就是降成本。这对别的隔膜生产企业可能是一个挑战,但对蓝科途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机会,因为母公司中科本身自己是做设备公司隔膜产线做的比较多,现在国内企业再大的产能可能也没有超过十条线的,但是我们公司在全国做过20多条线,所以对整个隔膜的生产流程及情况来说,蓝科途是非常了解熟悉的,积累的丰富经验,让我们对成本的控制有信心。”李勇称。
因此,尽管隔膜价格在不断下降,但蓝科途具备的先天优势让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将更为到位。李勇向记者坦言,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进入高利润发展之后,会回归到正常的利润区间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积极接触资本市场
在今年隔膜行业整体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蓝科途按照既定目标稳定发展,这让外界对蓝科途2019年的表现充满期待。值得注意的是,蓝科途明年隔膜产能的急速扩张,将为公司业绩提供保障。
据悉,目前蓝科途在当下的产能已经达到年产1.5亿平的水平。而公司的山西基地及青岛基地后续产线将从春节前后开始陆续安装,可能在明年三、四月份之后,会以每个月一条线的速度来进行投产,据此计算,到明年年底,蓝科途的产能将至少会达到5亿到6亿平的水平。
李勇表示,2019年,公司产能方面会再继续扩张,形成比较集中的规模化生产。在产能提升的情况下,明年将继续跟进一些大厂,同时在公司销售方面也会同期来进行完善。
“蓝科途会和国内的一线大厂形成一个战略合作,公司的产能比较大,这是公司的重要砝码。因为,目前国内隔膜行业呈现‘整体过剩,但产能分散’的态势。从电池厂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可以找到一家批量、稳定供货的隔膜供应商。而想要达到稳定供货,隔膜企业的强大产能是前提。因此,目前蓝科途在谈一些战略性的合作,公司可以起码保证一个稳定的供货能力。这样的战略合作,既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又有利于降低蓝科途的生产成本,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李勇称。
当然,在产能不断提速的同时,蓝科途也在时刻加码技术研发的投入。据悉,公司目前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180余人研发团队,获得了多项锂电PE隔膜高端装备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公司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专业院校积极展开合作,全力推动新材料新技术工艺及装备的研发,推动系能源产业发展,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