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携手АК-БАРС集团 中俄研究院10GWh准固态聚合物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签约-焦点-能源财经网-新能源财经门户网站

携手АК-БАРС集团 中俄研究院10GWh准固态聚合物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签约

携手АК-БАРС集团 中俄研究院10GWh准固态聚合物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签约

5月30日上午,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АК-БАРС(阿克-巴尔斯)集团公司与中俄研究院(СПБПУ-科教中心)、俄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СПБПУ )在浙江长兴共同签署10GWh“准固态聚合物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及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推进中俄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产业技术深度合作。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一行受邀出席并见证项目签约。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合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助推作用,开发更安全、更高效的动力电池,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用动力电池系统,携手助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料显示,АК-БАРС集团公司总部位于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在重工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配件、建筑综合体、军舰制造、生产护卫舰、银行、农业综合体、国际贸易、曲棍球队、基金等领域有80多家公司。

圣理工大学(СПБПУ )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类高校始建于1899年,由著名的化学家德·伊·门捷列夫、著名的学者阿·尼·克雷洛夫、阿·斯·波波夫、德·康·车尔诺夫,俄前金融部部长和俄科学技术部部长等著名人士创建并任教。 该校拥有82名俄罗斯科学院士或工程院院士,在材料、焊接、理论和应用力学、自动化控制、能量与电子网络等研究方面都在世界同一领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理工学科在世界曾排名第四,是俄罗斯最好的理工科大学,是世界级著名大学,该校的计算机专业堪称与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媲美,全球具有领先性,是俄罗斯顶尖级别的技术类大学。

中俄研究院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地方政府”+“创新团队”联合在华设立的高规格科技创新平台,是俄-圣理工大学在华首家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分别于2016年和2020年在浙江长兴县画溪新能源小镇创新服务综合体和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设立, 总面积12,000㎡, 围绕新型电池技术、新型功能材料、3D增材制造技术材料、人工智能脑控领域方向展开科学研究和技术转化,集科研教育、分析检测、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教研用于一体综合性科教中心。

中俄研究院拥有一支高效的国际化团队,主要由中俄两国科学技术人员构成,拥有多名国内外专家教授、院士、博士、硕士组成、与国内多家高校创新载体形成联合实验室,涉及新型化学电池、功能材料、智能脑控、增材制造技术与材料领域,团队研发实力强劲,多次承揽国际、国家专项课题,基础扎实经验丰富。

作为俄-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中国)科教中心,近年来,中俄研究院秉承守正创新合作发展的理念,与国内外业界积极展开合作,参与丝路合作项目、多项中俄科技合作项目,已成为中俄科技的一条纽带,推动中俄工业科技产业技术发展。

据中俄研究院院长王庆生介绍,该院开发的“准固态聚合物电池”已经具备诸多突出性能,正加速产业化来完善填补动力电池的不足。同时,该院固态聚合物电池产品技术已与俄罗斯和国内企业达成共识,将于2024年实现量产,产品主要在动力、安全、长寿命、宽温域方向满足动力市场需求,产业化产能设计10GWh,分两期建设,2024年,规划完成1-5GWh建设;2027年推进二期5-10GWh(视市场进度调整),后续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新型泡沫电极和高能材料的完善与应用,将大幅度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

市场前景方面,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显示,基于对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和降本路径的研判,EVTank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10%左右,其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主要为半固态电池。

【责任编辑:肖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