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德股份电解铜箔年产能达14.5万吨 预计高端锂电铜箔需求增长迅猛
来源:能源财经网 作者:常青 时间:2025-04-23 16:11:41
能源财经网4月23日讯(常青 广东惠州报道)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3C产品,到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锂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势,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的“香饽饽”,推动着全球能源革命迈向新高度。
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545.1GWh,同比增长28.5%。EVTank预计,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1899.3GWh和5127.3GWh。
在锂电池的“心脏”部位,锂电铜箔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锂电池负极集流体,承载着汇聚电子、传输电流的重任,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随着电池向高能量密度、轻薄化方向发展,锂电铜箔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已然成为新能源产业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其技术迭代与产能布局,深刻影响着整个电池行业的发展进程。
总产能已达14.5万吨/年 规划及在建产能15.5万吨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团(广东站)一行到访联合铜箔
4月19日上午,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团(广东站)一行到访诺德股份(600110)子公司惠州联合铜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联合铜箔),与诺德股份总裁陈郁弼、联合铜箔总经理万新领等相关领导交流座谈,实地调研参观生产工厂。
陈郁弼讲道,诺德股份是国内首家自主研发并生产电解铜箔的新材料高科技企业,公司成立于1989年,源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创建的企业,1997年在上海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旗下拥有四大电解铜箔生产基地,其中,联合铜箔成立于广东惠州,为诺德股份全资子公司,被业界誉为“锂电铜箔行业的黄埔军校”,主要生产各类高端超薄锂电铜箔、超厚铜箔等。
“在国内,诺德股份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知名大型锂电企业建立了多年稳定的合作关系,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陈郁弼介绍道,在国际上,公司也与LGES、SKI、MORROW等国际知名锂电池企业建立稳定业务合作关系,在全球市场中也占有较高份额。
能源财经网注意到,4月21日晚间,诺德股份公告称,公司全资孙公司深圳百嘉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百嘉达”)与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简称“天合储能”)签订了《采购合同》,合同约定2025年天合储能向百嘉达采购4.5微米铜箔,合同金额约2亿元。
同日,百嘉达还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蜂巢能源”)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将在产品供销、委托加工等方面进行长期稳定合作。未来3年,蜂巢能源预计向百嘉达采购5万吨锂电铜箔,具体订购数量将根据市场需求和项目进展确定,双方将定期协商调整。
取得一系列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企业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据悉,诺德股份核心产品为自主研发的3-8微米锂电铜箔、适用于固态/半固态锂电池的多孔铜箔、超厚铜箔、5G通讯用高频高速标准铜箔,公司拥有两百多项技术专利,参与制定六项国家和地区电解铜箔标准。
据了解,诺德股份的电解铜箔总产能2024年已达到14.5万吨/年,规划及在建产能15.5万吨,旗下产能全部具备3-8微米高端锂电铜箔产品的生产能力。
由于全球锂电产业高速发展,各大锂电厂家均在大力扩产,依据各大机构的市场预测,未来全球高端锂电铜箔市场将长期面临结构性供给失衡的状况。诺德股份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在全球范围内扩建新的生产基地,产能将继续保持在行业头部。
“预计未来五年,全球高端锂电铜箔需求量的年均复合增速约为25%,市场需求增长迅猛。由于高精度铜箔生产设备技术长期受日本垄断,国产替代设备的精度水平和产能有限,造成目前的铜箔高端生产设备订单周期已拉长至2.5-3年,因此未来3-5年铜箔行业释放的有效产能将相当有限。而诺德股份早在2020年已提前锁定未来5年高端生产设备的长期采购订单,为将来的项目扩建提供有力保障。”陈郁弼强调。
铜箔行业进入“强者恒强”阶段 成本优化等策略保持竞争优势
从整个锂电铜箔行业现状来看,前些年行业的高利润吸引众多企业纷纷扩产,致使产能阶段性过剩,市场竞争异常激烈。2024年,多家锂电铜箔上市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反映出行业整体盈利困境。需求端虽因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存在持续需求,但受宏观经济环境、消费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增长速度不及预期。
并且,铜价波动也给行业带来极大不确定性,海通证券此前研报指出,行业目前已进入成本支撑阶段,企业盈利承压,随着产能逐渐出清,供需关系改善,整体产能出清或将持续至2025年。
“铜是生产电解铜箔的主要原材料,铜价上涨会直接增加生产成本,同时,铜价波动叠加行业产能扩张,可能使短期利润承压。”陈郁弼表示,在锂电铜箔行业结构性过剩的背景下,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差异化竞争、成本优化等策略保持竞争优势,并在成本控制方面积累了有效经验。
在成本控制方面,诺德股份产品定价采用“铜价+加工费”模式,将铜价波动传导至下游客户,减少原材料涨价对利润的直接冲击;采用弹性采购与库存管理,避免高价囤货,减少资金占用,动态调整库存水平,降低仓储成本;引入智能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并进行国产设备替代进口(如阴极辊),降低设备采购和维护成本;引入新供应商,增强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
“铜箔行业已进入“强者恒强”阶段,头部企业应通过技术壁垒和规模优势巩固地位。”在陈郁弼看来,未来5年,行业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高端化:高性能铜箔占比提升,低端产能加速出清。
二是全球化:国内企业出海(如东南亚建厂),规避贸易壁垒。
三是融合化:与下游电池、PCB厂商形成“铜箔-终端”一体化生态。
目前,随着电池企业出海潮的来袭,诺德股份也在配合电池厂积极布局海外业务,目前公司已在欧洲比利时拥有办事处;印尼合作设厂处于商务接洽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诺德股份复合集流体采用纯干法路线,与跨界公司相比,公司在集流体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强大的销售团队。目前复合集流体一期已经建成,一条复合集流体量产型安装调试完成,正处于试生产阶段。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行】
2025年,由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ABEC、海融网、电池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发起并举办的“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行”活动迎来了第12个年头。
12年来,调研采访团走遍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研采访两百余家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大学机构等。新一届调研采访行活动,我们依旧将坚守初心,通过对国内外电池相关化工、电池材料、智能装备行业、电芯制造、新能源车、储能等产业链企业的系统调研,深入了解企业产业布局与未来发展方向,就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整合、资本对接等建议;推动调研企业品牌形象的推广,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相关调研报告与数据分析等;洞察行业真相,反馈行业声音,报道典型案例,传播正能量,与全产业链企业共同努力,助力中国继续保持电池新能源强劲发展势头,创领绿色能源新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