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通过资金管理办法 年内实现2600辆新能源车上路?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时间:2015-09-14 00:35:53
9月10日,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资金管理部门职责、补助范围、补助标准、补助流程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内容。其中,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最高达车价70%。而且,市民也不必担心“无处充电”,以后小区、医院、学校、公园、广场停车场都会配套有充电桩。
尽管有了丰厚的补贴标准,加上政府在硬件设施上也有了一系列的推进举措,但目前东莞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认知度还有待提升。根据东莞市发改局的统计数据,全市新能源车保有量仅400多辆,其中300多辆为公交车,剩余的多数也是企业购置的新能源车,私家车中的新能源车非常少。
市场反应
顾客关注电动车甚至高过普通车
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指出,推广应用期间,凡私人用户在东莞市购买国家补贴范围内的新能源乘用车,并在东莞市登记使用的,均按国家补助标准给予等额补贴。也就是说,符合条件的购车者在享受国家补贴的基础上,还能享受与国家标准等额的地方补贴。
记者近日采访了莞太路和寮步汽车城几家有新能源车在售的车行,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车行的两款新能源车不断有市民前来咨询,现场前来看车的市民也表示,会考虑购买新能源车。
消费者李敏认为,新能源车比较省一点,也环保一点。补贴新标准出来后会往这方面考虑。
一家丰田车行的销售经理严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新能源车引起了东莞市民比较广泛的关注,尤其最近几天以来,混动车型、纯电动车型的关注度甚至超过了普通燃油车,预计未来购买的消费者会逐年增加。
有企业一次下单10辆
除了各大主流汽车品牌纷纷推出的新能源车广泛受到消费者关注之外,带有东莞本土色彩的新能源车近期也出现在东莞市面上。
投资高达25亿元的康美特宏远汽车项目,自去年在麻涌奠基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近期该项目的成果之一——一款纯电动的小客车终于面世了。近日记者终于见识到了该小客车的真面目。从动力操控、制作工艺以及各项配置上来说,该车型在市场上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包括驾驶座共十个座位的该车辆,售价减去双重补贴之后,消费者仅需要花费10万元左右。不仅如此,每公里耗电费用大约为0.3元。
参加试驾活动的来自各行各业的消费者均表示,这辆车性价比较高,已经有不少企业用户下了订单,毕竟10人的小客车有这样低的价格和低能耗,对于企业来说还是非常省的。一位来自常平的一家连锁物流公司的负责人彭先生在试驾当天就订了10辆该车型。彭先生告诉记者,对于物流公司来说,车辆成本非常重要,虽然说现在充电桩设施还不是很到位,但是相信各级政府接下来对于充电桩设施会有大力度的推进建设,如果等到设施都建好了,恐怕也没有这么低的车价了。
记者了解到,双重补贴标准出台之后,东莞不少企业对于新能源车都非常感兴趣,近期企业订单有了不小的增加。
市场挑战
充电桩少且未对私家车开放
2015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动力电池、充电设施、动力总成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终将受益。目前充电不方便是我国电动汽车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到2015年底,全国计划建成的充电站数量达到1549个、充电桩24万个。因此,2015年将成为开启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的元年。
据了解,目前东莞针对新能源车的公共充电设施非常少,只在万江、东城有充电桩,这些充电桩暂未开放给私家车使用。根据《意见》,各单位、镇街(园区)要根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计划,加快推进充换电设施建设,确保形成与推广应用需求相适应的充换电设施网络。到2015年底,全市初步建成适应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的充换电设施。《意见》提出,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具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0%,新建住宅的停车位应100%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安装条件。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公园、广场等机构或设施的公共停车场和汽车4S店要配备安装一定数量的充换电设施;有条件的加油站、加气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安装一定数量的充换电设施;繁华商务区、大型商场要逐步开设具备标准充电服务的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居民小区停车场要根据业主需求主动或配合安装充电设施。新建快递物流园区要根据实际需求规划建设相应的充换电设施,具备条件的现有快递物流园区,要根据实际需求加快建设完善充换电设施。充分利用路灯网络、咪表停车位、桥下空间等资源布局建设充电桩。
如何获得企业和个人的认可?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东莞设定的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全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600辆以上,保证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推广应用任务。从目前全市新能源车的数量来看,今年年底要完成上述任务并非易事。东莞早在2010年就以正式文件确定了电动汽车产业线路。然而截至目前,根据市发改局的统计数据,全市新能源车保有量仅仅400多辆,其中300多辆为公交车,剩余的多是企业购置的新能源车,私家车中的新能源车非常少。
汽车专家张志勇认为,想大幅增加新能源车的销量,在企业这一块应该多结合企业的需求做一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让企业买车后用车更加顺畅,比如物流运输中,如果碰上急着送货但车没电的情况,厂商如何来做好对接,让车企更加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这方面的口碑对于打开企业这一块市场非常重要。而对于私家车主来说,新能源车还需要从品牌推广上下功夫,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以获取更多消费者的信任,私家车比起企业用车来说,车对于车主身份的象征意义会更大。
相关
车企助力充电设施建设
为了力促新能源车的大力发展,除了各地政府纷纷对充电桩的建设出台一系政策之外,记者留意到,车企也加入到推进新能源车的基础设施工作中。
9月7日,宝马发布“BMW创新出行服务中国战略”,而作为此战略的首个项目BMW——即时充电TM(ChargeNow)也宣布正式启动,成为国内首家为电动车保驾护航的车企。
宝马对中国市场可谓虎视眈眈,引入多款新能源车型,形成了丰富的新能源车产品阵列。其中包括3款纯电动BMW i3、插电式混合动力跑车BMW i8、BMW品牌旗下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豪华商务车型BMW 530Le;而BMW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SAV车型BMW X5 40e也将于年内上市。未来,所有宝马车系均将提供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供消费者选择。
宝马深知,完善的充电网络将是新能源车成功推广的关键要素,因而此次启动的公共充电服务项目“即时充电TM”将更加巩固宝马在新能源领域地位。据悉,宝马将在全国建设公共充电网络即时充电TM(ChargeNow),为宝马的新能源车客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公共充电服务。
用户通过BMW车载互联驾驶系统、“BMW i远程控制”APP,或“BMW即时充电TM”APP,或登录即时充电TM网站,可找到距离最近的充电桩,并了解充电桩的实时使用状态。使用即时充电TM卡,可以实现充电服务的自动计费和扣费功能。即时充电TM卡可在即时充电TM网站快速、方便地充值。为鼓励电动出行,所有BMW新能源车客户均可通过BMW客服中心或经销商获得一张即时充电TM卡。
根据规划,截至2015年底,宝马将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建设500个即时充电TM充电桩;到2016年底,这一数字将翻倍,至超过1000个即时充电TM充电桩,覆盖更多城市。在正式引入BMW i之前,宝马通过MINI E、Active E项目就已经开始了与能源公司、房地产企业和物业管理公司的积极沟通,在经销商、商务、商业区和社区等区域设立或协助客户安装充电桩。家用充电方面,对购买BMW i车型和BMW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客户,宝马还提供充电墙盒及免费的充电墙盒基础安装服务。目前,包括东莞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的BMW经销商启动了BMW i品牌车型的销售及售后服务,还将不断有经销商加入到这一行列当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