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7万新能源车牌大放送 市场空间将达1000亿元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时间:2015-10-26 08:39:44
北京1.7万新能源车牌大放送
北京官方昨日(25日)表示,新能源汽车指标将不再摇号,直接向所有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人配置。这意味着,本期通过资格审核的17150个新能源汽车指标申请人,将不需要再通过摇号,而直接获得新能源汽车牌照。
新能源摇号政策的取消也将加大刺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受限于摇号政策的新能源汽车,也将获得利好,如北汽新能源、江淮、长安等一系列的车企将从取消摇号政策当中受益。不止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也都在积极推行新能源车鼓励政策。分析认为,未来5至10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重要时期,市场有望出现“井喷”。
不过,从目前来看,充电桩的配套数量依然未能赶上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短期内仍是新能源车推广的最大掣肘。
车主:买新能源车就为占号牌
新能源车单独摇号政策实施以来,指标初期“有求必应”,今年以来愈发“紧俏”。不过,在新一期摇号实施前一天,也就是10月25日,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透露,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为此,北京新能源汽车指标将不进行摇号,直接向所有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人配置,以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也有北京新能源车主认为,现在新能源车普遍存在充电不方便、续航里程不够长等棘手问题,但是摇号却轻而易举。未来,新能源车的弊端都将陆续解决,而摇中指标的概率也许会变得像现在北京市小客车的摇号几率那么小。所以“上上签”是买辆便宜的,先把号占上,等到新能源车发展得完善一些,再用这个号牌去置换一辆好的。
据报道,在一些新能源汽车交流群,这一做法已然是众多新能源车主心照不宣的事情:“我摇上号了,如果不买车,号牌就作废;如果买车,充电问题让我头疼。所以我买了个便宜的,把牌号占上;有一天新能源车没那么多麻烦了,我能换辆好车!”
以车主们心中较便宜的江淮牌iEV4为例,网上信息显示,补贴后的价格也要7万多元。
挑战:充电桩仍是普及关键
很多厂家推出了查询附近的充电桩以及相关参数的APP。
从目前来看,充电桩的配套数量依然未能赶上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短期内仍是新能源车推广的最大掣肘。
#p#虽然清洁能源产品在一线城市更容易被接受,但城市密度较高导致土地资源稀缺,则成为制约充电站铺开建设的障碍,这也就难怪很多人对于充电是否便利仍持观望态度。
截至9月底,北京市累计推广纯电动汽车超过2.3万辆,规模全国第一。截至8月底,北京累计建成充电桩刚刚超过1万个,包括公共专用、私人自用和社会公用充电桩。其中社会公用充电桩累计建成大约3000个。今年力争在六环内建成平均服务半径为5公里的充电网络。不过,考虑到一辆车充满电耗时数小时,服务半径5公里仍然难以令人满意。
中国工信部原总工程师朱宏任2015年10月17日在上海表示,虽然今年实现50万辆新能源车保有量有困难,但2016年会实现。中国政府目前推动充电桩建设的力度非同一般。北京市长王安顺日前在调研中表示:要举全市之力支持新能源车发展。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预计,“到2020年国内充电桩(站)市场规模将超10000亿元。”
政策:新能源汽车扶持特权多多
新能源车产业发展很大程度是与政策的稳步推进有着必然联系。
除了北京1.7万新能源车牌大放送,在上海,浦东新闻办日前正式公布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新办法:个人消费者补贴金额由之前的2万元/辆变为1万元/辆,但新增公共领域消费者购车补贴1.5万元/辆,对符合条件的充电桩也给予补贴。个人消费者、公共服务领域消费者补贴政策有效期为2015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公共服务领域充换电设施企业补贴政策有效期至2016年12月31日。在深圳,深圳市政府规定,无论是新能源车辆购置、使用,还是充电设备投资,可获得一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财政补贴。资金补贴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与使用;充电设备建设;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回收;市政府批准的其它项目。
各地的未来政策动向更要看国家层面的风往哪儿吹。国务院会议决定,完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支持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汽车等研发。从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
根据国家相关部委的规定,除购车补贴之外,新能源车型可以享受免购置税、车船税的税收减免政策。另外,新能源车型还能够享受出行的“特权”。北京针对纯电动汽车已经推出了不限行的政策,随着接下来免过路费和免停车费政策加入,那么利好政策将进一步刺激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并且让消费者一定程度接受新能源车型在充电、续航里程上的局限。
投资:市场空间将达1000亿元
10月22日,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紧迫任务,也是推动绿色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在政策的助推和市场启动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其中不乏众多上市公司。
资本大举进入的背后是充电桩概念在资本市场的被追捧,以及这个行业未来的预期高回报。佐思产研的分析师袁淞表示,目前全国充电桩的保有量仅为5-8万个,按照国家能源局的计划,到2020年将达到500万个,如果按照直流桩每个5万元,交流桩每个1万元的价格计算,彼时的市场空间将达到1000亿元。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拉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能源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能源财经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